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宠物

如果不是爱动物的人 真的没办法工作下去

2024-02-24宠物

■林兆铭(右二)和同事抬起陆龟,垫上医疗无菌垫,就可以给陆龟做手术了。

■陆龟手术完成后,林师傅为它包扎。

■它叫「十一」,是林师傅从出壳一直喂养到大的一只亚马逊鹦鹉,它的兄弟姐妹已经被送到省救护中心。

■赤狐是犬科类动物,林师傅给它的每一块苹果都被它藏了起来。

■这只老猴子满脸红斑并不是因为受伤或者生病,是正常的老年斑。

■小鹦鹉人工饲养非常辛苦,每两个小时要喂一次专属奶粉。

■被老虎夹夹断腿的猕猴子,因为曾经受过人类的伤害,所以十几年来都对林师傅呲牙咧嘴,一副要咬人的样子。

一年又一年,救护中心的笼舍越来越多,被送来的野生动物种类也越来越多

「我看到这些动物就觉得它们很可怜,你看这只老猴子,已经老得满脸老年斑了,生活质量也不高,跟我们人一样的,老了以后都很难。」林兆铭是广州市野生动物植物保护管理办救助中心的饲养员,他告诉记者,每次看到这只弯腰曲背、行动不便还长满红色老年斑的老猴子,都会让他想起自己已逝的老父亲,他把希望照顾父亲的情感都放在了这只老猴子身上。

又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林兆铭起床后就开始逐个笼舍巡查动物们的情况,他的工作与其说是巡查,其实更像是照顾和生活,因为这些被救助的动物就像他的家人一样。广州市野生动物植物保护管理办救护中心地处钟落潭,因为离市区较远,林兆铭的家又在顺德,一两个月才回一次家。所以这个山头就可以说是林师傅的家,从2011年开始,从当时三十几岁到现在,十几年的时间他一直住在这个645亩大的山头里。救护中心刚成立的时候,大山里没有网络,没有信号,林师傅早上巡查完笼舍就会下到村子里买几份报纸,这是他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他笑着说:「那个时候如果不是这几份报纸,每天对着动物,我可能都已经不会讲话了。」

采访这天,林师傅的任务是为一只被老鼠咬伤的亚达伯拉陆龟做手术。一大早,医疗团队来到了乌龟救护室。这是一场棘手的手术,打开伤口部位检查,发现已经有一些坏死的肌肉组织,必须马上切除坏死部分,几人合力将40多斤的陆龟抬起,简单垫上医疗无菌垫,切除、上药、包扎……一场手术下来一个多小时。手术过程中,记者能清晰地听到陆龟发出的「叹息」声,它一定很疼吧。团队里的池炳威笑着对乌龟说:「忍着点啊,这样你才能活下来。」池炳威是保护管理办的科长,他表示救护中心的医疗条件现在并不好,还拿不到麻药的资质,在建的救护中心会在2025年启用,到时候相应的医疗设备都会完善。他说:「以后有了麻药的资质,相信这些动物就不会那么记恨我们了。」

由池科长带队,林师傅主要负责守护,整个团队仅6人组成,目前救护中心滞留动物700多只,十几年来他们救助过的动物上百万只, 一年又一年,救护中心的笼舍越来越多,被送来的野生动物种类也越来越多,救助难度也越来越高。

遇到野生动物,很多市民会先拨打110找到警方,警方再通知各区收容站收取,送到这里来。具备野外生存能力的本地物种,就放归自然;受伤比较严重,已经不具备野外生存能力的,就在站点养老。

有意思的是,一次海关罚没了一批80多只鹦鹉蛋,因为只是蛋状,海关工作人员不能判断是什么级别的保护动物,所以将蛋送来林师傅这里,林师傅最终用孵化机孵出了60多只亚马逊鹦鹉,这些刚出壳的小鹦鹉就像刚出生的小孩一样,林师傅要每两个小时给它们喂一次专属奶粉,60多只小鹦鹉全部喝完以后,两个小时已经过去了,来不及休息片刻,便马上要再喂一轮;就这样三个月,直到这些小鹦鹉会自己吃东西后,才送去了省救护中心。因为离别时太过不舍,留下一只小鹦鹉陪伴他,并给它取名「十一」,就这样「十一」成为这里唯一没有野性的动物,也是唯一养在林师傅房间里的动物。

在这里,林师傅还经常会遇到危险。他告诉记者,两三年前,这里有一条收容回来的大蟒蛇,一天在他打扫笼舍的时候,这条蟒蛇藏在高处,从天而降,一口咬住了林师傅的额头,经验丰富的他用两秒的速度将蛇口撬开,才得以保命。他说:「蟒蛇的力气是很大的,如果我再慢两秒,被它缠住了,我可能就没得救了。」

如此艰难、如此孤独、如此危险、如此难以割舍。到底是什么推动着他们前行呢?池科长说:「我们在这里工作,条件艰苦,也不能创造任何利益,如果不是为了情怀,如果不是爱动物的人,真的没办法工作下去。」最后记者问了林师傅一个问题:「你会想念家人吗?」林师傅说:「没有办法啊,救助这些动物没人在这里不行的,所以这里就是我的家。」

【小贴士】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广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提示市民:

如遇到野生动物救助及违法举报可以有三种途径联系:

●报警电话 110

●广州市政府服务热线 12345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值班热线 83825643

■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策划

■新快报记者 郗慧晶/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