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外一名饲养人在木匠的帮助下,自己动手改建室外鸟舍的博客。
最初的室外鸟舍设计
在设计前鸟舍做了大量的功课后,决定直接选用泥地作为鸟舍地面不做任何地板的铺设,整个鸟舍的主要材料就是木板和不锈钢丝网,保证最大的视野宽度和日照程度。
(图)最初鸟舍的正门设计
关于鸟舍的一些信息如下:
经验之谈
最开始的两年这个鸟舍的表现超出了预期,与此同时也发现一部分可以改进的地方。
空气门帘开关
这是当时最错误的一个设计。通常气阀开关用于双门系统,就是鸟笼有两道门,第一道门进去并关闭后再进第二道门,更好防止鹦鹉逃逸。但由于自家后院面积的限制,这位博主最后只做了单门设计,第二道「隐性门」是用铝条锁扣做的门帘,以为会有用。
当时为了确保好用,还问了一帮子养鸟的朋友,他们也表达了赞同,觉得这是个好设计。
有了门帘以后,打开第一道门需要站在帘子和大门的中间,关上外门,再掀开铝条。每次进去时候鹦鹉们都会刻意避开铝条门帘,当时就以为这样奏效了。
直到有一天,进门时候没发现有只鸟已经走进了门帘和大门的区域,距离大门很近,关上门时候那只鸟已经飞得影子都不见了。
花了很久博主在意识到鹦鹉不是飞进那块儿地方的而是走过去的,而且一旦进入门帘和大门的区域后,鹦鹉就很难再想办法走回去,它们会被困在这个地方,在丝网上爬来爬去。
自从那只鸟飞丢后,就经常发现有鸟在那块区域晃悠,每次进去都需要用一根小木棍再把它们赶回鸟舍里面。
因此后面改进了这个设计缺陷,直接设计了双门系统,在侧面加了一道门,同时也增加了整个鸟舍的面积和活动空间。
鸟舍顶部下陷
最开始的鸟舍顶部是在一米八高度的鸟笼上铺2厘米粗细的木结构架子。由于铺设面积比较大,是预料到一部分下陷的可能性。当时希望尽可能让自然光线能够进入到鸟舍内。
两年后,发现鸟舍顶部有块地方下陷了5-8厘米,有点影响到人进去后的头顶空间,容易头碰到。另外也很担心整个结构不稳当,虽然说是找了靠谱木匠的。
最终给鸟舍加上了2 ✖ ️4厘米粗细的支撑顶,但四周的墙面还是选用2 ✖ ️2厘米粗细的尺寸,做轻量设计。
大概在鸟舍建成18个月后,博主接到了一个大规模的救助活动,涉及到多个鸟类品种,其中自己也领养了一只玫瑰鹦鹉。最开始为玄凤鹦鹉建造的鸟舍如今入住7个不同品种的鸟类。躲避屋对它们来说太小了,只有一个大主间。同时发现,有些鸟喜欢霸占着小屋子不让别的鸟进来。
最开始那个设计的另一个缺点是,它和繁殖箱长得太像,容易诱发鹦鹉产蛋。
改进后的设计,躲避屋正面没门,开放式空间,避免圈养鹦鹉们筑窝下蛋。由于正面没门有点冷,背面装了一些加热垫片用于保暖。躲避屋的面积是先前的两倍,共开五个隔间,这样既可以让不同品种的鸟类互相交际认识,也保障领地意识强的鸟单独能有一间。
这个设计目前为止非常成功,不同品种的鸟都能在里面进食且做到互相不打扰。
丝网尺寸
整个鸟舍用1.59毫米不锈钢丝网片,1.3厘米的孔距,刚好能够防止掠食动物进来,其实1.27毫米的也能用,更轻,价格也更便宜,能便宜上40%,从外面看视野也更好。但缺点是没法儿挂住扣在丝网上的站架。
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后面会解释,总体来说就算用更细的那种也没问题,这是长期下来会发现买站架不方面。如果你也在设计室外鸟舍,更建议使用细款,但别把它缺点给忘了。
栖木站棍
不同品种的鸟类生活在一起难免会起争端,需要为它们准备足够多的空间防止互相争抢食物,水源和睡觉点。为了解决这问题,在鸟舍木框架上做了一个栖木站棍。
这个决定后面导致了一个小小的设计缺陷,栖木站架之间的角度太小,过于接近,很容易让站在不同站棍上的鸟打架。同时,清晰起来很困难,成为了一种负担。
由于屋顶半覆盖和下雨的关系,大部分的鸟会集中呆在能避雨的地方,加剧了争端。
寻求他人帮助
鸟舍最开始的设计都是由博主一个人完成的。大部分的工作都做得相当出色,但有时候,就是需要第二个人来提供批判性的一件。在鸟舍翻新的时候,博主选择和一位木匠一同完成这项工作,是个非常正确的决定。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支付起聘请他人来帮忙的价格,也可以退而求其次,找领居家孩子来帮忙。
一个关于建造鸟舍的小贴士。
在建造任何结构建筑物的时候推荐使用各种类型的水平仪,无论是走线还是水管都推荐使用水平测量工具,不然事后会特别纠结于那「不那么」完美的线条感。
有人来帮忙测量更好。
考虑买一扇门
如果不是木匠的话,还是在装好门框后买一扇现成的门。如果是第一次接触做门的木工活,直接买一扇真的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做门很难,只有诚实的木工会说出真相。
最糟糕的是门做好了发现用不了,有鸟的情况下修门不是什么好主意。
草药和植物
在原始鸟舍所有设计细节中最成功的是在地上种植草药和其他植物。博主饲养了很多在地面觅食的澳洲鸟类,但这个设计对别的鸟类品种也适用。
当只有五只玄凤鹦鹉的时候,每个月买点新的植物还能跟上鹦鹉破坏的速度,但当红腰鹦鹉和草科鹦鹉那些入住以后,一天就能干完一片绿植,再去购买新植物成本变得吃不消。每天看着死去的植物也颇为懊恼。
在新鸟舍中,我萌生了一个新的主意,在鸟舍中央空地上开辟一个小田铺,在里面种植铺地植物。
在鸟舍的外围可以看到其他生长着的植物,这些都是在鸟舍中被破坏得差不多的,在完全被糟蹋掉前移栽到外面的。如果没有及时把这些植物拯救出来,就会在田铺里撒上种子。也试过在鸟舍里面将植物放在盘子里或者放在夹子上,但发现它们更喜欢长在土里的那些。
站架
落地站架不需要固定在鸟舍四周丝网上。只要满足以下条件就能装好:
最后汇总以上条件,设计出了一款颇为满意的站架。
在将这个站架上下都分别固定在笼舍顶部和底部后,就有了一根牢固的垂直站架,摆放位置在鸟笼的正中心,远离周边的丝网。因为笼舍四周的丝网上还可以挂别的玩具、碘钙石和镜子等玩意儿。整个安装只用到了以下几样东西:
水源和电力设备
最开始的鸟舍也不带流动水源或电力设施的,因为这些都属于额外开销,那会儿觉得没必要,但使用的两年内对最初的设计做了很多更改:
重新设计了鸟舍躲避屋,加了加热垫。
正夏时候安装电风扇驱赶蚊虫。
厌倦了总是拖着电线拿着软管去那边洗笼子,最终安装了流水设备。
观赏性
最初的鸟舍不是为了观赏设计的,并没有观鸟的计划。现在主意变了,喜欢在院子里搬个椅子看它们。如果院子里有天然庇荫的场所可以让你观赏这些鸟类,把鸟舍设计成更容易观看的样子是场双赢,鸟也能看到周围的环境,你也能看到鸟。
泥地还是碎石地
最初的设计是保留一部分泥地,设计一部分碎石地方便人走进去,并不打算种任何东西。
几年之后逐渐发现泥地的缺点。
首先,鹦鹉总是把自己弄脏。最开始还以为是鸟出了什么问题,后面发现是它们在地上走时候会弄得一身泥。因为地上给它们专门种植的,用于啃食的植物需要浇水,让地面变湿,鸟走过就容易弄脏羽毛。
其次是鹦鹉经常经过的地方粪便堆积,单纯通过喷水清洗只会把泥浆溅的到处都是。如果在泥地上铺一层石子可以有效防止清洗时候的泥土飞溅问题。
另外,有了石子的铺垫,土地排水效果更好,更加干燥,也不容易把鸟弄脏。
因此在新鸟舍中,准备了5-7厘米厚的小石子铺垫在土地上,即使鹦鹉在地上走来走去也不会把自己弄脏。
资料来源:
AVIARY 2.0, 13/08/2019
作者:1981年就开始饲养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