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宠物

闲暇笔记

2024-04-20宠物

戴上胶皮手套,打开兔笼子。哦,忘了说,孙子非得要养两只兔子,说是要观察小动物生长过程。培养孩子观察能力,是大事,买。网上下单,兔笼、饮水壶、饲草、宠物饲料----一大堆下来,花了几百元钞票,也不觉得心疼。两个孙子还真喜欢上这两只兔子了,每天放学回来抚摸、喂养,还给兔子洗澡,梳理毛发。高兴是高兴了,倒是给我找了个「工作」。每天得负责清理兔笼,打扫卫生,更换水壶的水,又要切好红萝卜,定时喂兔草。一通忙乎下来,得用半个小时。

这是个周五,天气很好,感觉到春天的温暖和煦。 照样还是忙乎兔子的事,冲洗底盘,擦洗笼子,清理粪便,饮水壶灌满-----抬起腰,忽然感到有些费力了,哦,不经意间,老了。目光转向窗外,楼前一溜银杏树已是满树翠绿,心中暗想:像一棵树该多好啊,冬天枯寂,春天又繁茂茁壮,看不出衰老的意思。可我却是一去不可返,离繁茂茁长越来越远,心情不禁一阵黯然。果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感叹时光不居,岁月无情啊。

转身到卫生间洗手,对镜自顾,一片惊愕:的确是「老态龙钟」,岂止是斑驳陆离!迎来送往数十年,尊卑荣辱都是这张脸,过日子难免推拉伸挡,烟熏火燎,久经冲刷,这张脸早已沟壑纵横,分不清哪里自心的阴暗,何处是岁月的留痕。看着看着,想起一次回老家,街头碰见乡人,见我大惊,啊咋老得这么快?下意识地摸摸脸庞,嘿嘿,哂笑一下,自我解脱说该老就老呗。再想不愿再凑热闹,不管什么酒局饭局一律婉言谢绝,不刷朋友圈,不串门,不访友,不逛公园,不跳舞,这些都是老人该有的特征。在家也不愿多说话,只是看着老伴忙里忙外,一种被遗弃的感觉缠绕在心头。形象老了,怕给人笑话,精神老了,感触神经麻木了,真像蜷缩在一角的老鹌鹑。

「细细想来,其实老就是老了,该撒手时就撒手,这才是真潇洒。既然不是玛格丽·杜拉,就不要奢望有人会对你说:‘我爱你年轻时候的你,但是,我更爱你备受岁月摧残的斑驳面容。’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脚下没有高枝可站,腰里又没有硬通货来挺,趁早不要奢想谁会有耐心细细认读你的精神容颜!」

「常识是,顺应造化,不与容貌衰朽抗争,更不和内在的枯萎较劲。任它自在舒卷,这才是安贫乐贱不惧老的人间正道。」

静坐书桌前,慢啜香茶,浏览报纸。倏然间读到上面两段文字。顿感字里行间慢慢浸出丝丝温暖,又如聆听哲人睿语,惊恐、忧虑、无奈的心绪渐渐抚平。恰在此时,好,儿子发来短信:「多达观,少烦恼,知天命,乐逍遥」。暗揣摩儿子信息的意思,似乎他已看出我焦虑的神情,是在规劝老爸我呀。愕然,体悟,羞涩。不该让儿子担心哟。

窗外,春风拂煦,树枝轻摆,鸟雀啁啾,安然静好。就想了,要做个爽朗的老人,干净的老人,快活的老人,夕阳也有光,要把最后的一束光化作带给孩子们的吉祥的祝愿:繁华之外,定有净土;所有美好,如约而至。(2024、3、29、记)

你知道钱理群吧?他可是大学教授、学者、鲁迅研究专家。他竟然住进养老院了,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在一次养老沙龙会上,钱理群作主题发言。发言中他提出了老人要回归童年。有那么大名望的人竟然心里住着一个孩子。老来再现赤子之心,有赤子之情,做赤子之事,不亦乐乎?

这是读晚报一则短文时随意写来的文字。短文中有一段写得十分贴心:「活了一大把年纪这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想来想去,无从索解,只是感觉当下的每一天,过得还不算空虚,还总有些思考,有一些表达,才能称之为人的生活吧。」

能够思考,能够表达,就是人的生活。或许这也就是人生的意义了。细细一想,可不是吗!不糊涂、不懒惰,习惯自然地去思考,体悟、表达,心里就会太阳高照,和风细雨,不至于荒草满地。咱不是大家或者大师,更不能算文化人儿,只是书读得多了,又喜好信笔涂鸦,在心里对自己说是个文化人儿,不敢在人面前称道,那是害羞的事。暗地里学着做文化人,用文化人的品行、言行要求自己,鼓励自己,横竖给自己摆出文化人的气派;置于众人面前,谦逊地声称咱就是货真价实的老百姓。这样好,既不会漂浮半空而没根没底,也不至于埋在土里毫无生气。

一直认为好思考是件坏事,是多虑。仔细琢磨,思考不等于多虑,善于思考对老年人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大好事呢。不过需要注意:思考的目的要清晰,思考的问题要实际,思考的度要适可。

爱思考的人永远不老! (2024、3、31、记)

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天午睡醒后,脑子里竟是一片空白,呆坐在床上愣会神儿。无聊也就会趁这缝隙偷偷钻进心里,短暂的烦躁总要蹦跶一会。好在只是一会儿,等我洗把脸,泡好茶,开始看报的功课,无聊和烦躁也就溜之大吉。

常常是整个下午都处于亢奋状态。读报,做笔记,写感受。不时地被一篇文章,一段文字所感动,此时,仿佛我已走出家门,遇见许多的美好和惊奇。听到伟大的、普通的,闪光的、暗淡的诸多各式各样的人生故事,也好似与智者、愚者、国王圣君、平民百姓亲切交谈,偌大的世界全展现于我掌。就说今天读【新民晚报】,在一篇【在无法传递的经验中共鸣】里有这样一段文字,竟然与我的心境同频振动:

「当我陷入书作危机时,我就告诉自己,好好珍视那份不被外界扰乱的场域,从内心深处,扪心叩问,从最想写的东西开始写起,或许一切会在实践中豁然开朗。至于是否成功,那根本不是我所决定的,也不是我所追求的。我唯一能决定和追求的,就是对得起自己的内心。」

就是这段文字,激起我内心的澎湃。一个被称作老人的人,一个有着安逸舒适生活的人,一个想做「铜豌豆」的人,依然沉浸于读书之乐,陶醉于书写之美,既不想成名,也不欲出书,无非是图得内心的丰满与充实,好像僧人面壁禅定,就是保存一颗单纯清净以免除一切人生困惑的心境。

这样不好吗?好,是世界上的最好!(2024、4、2、记)

奇怪,这几日,心绪好像坐在过山车上,一会儿高高升起,一会儿又急速降低。又好似夏日的天空,一会儿风和日丽,转眼就乌云满天。总之感觉心里不安稳。不由得自我怀疑招惹了抑郁症。

这是退休后的最难熬的一段。

还想在社会上多蹦跶一阵子,凑个红火热闹。抬起脚竟然无处可放,逡巡许久,最终只得悻悻收回,留一声长叹息在心里——无着无落的尴尬不时跑来亲昵着;读书好吧?可是读书有时也未必能化解心中块垒,反倒越是读书越感到渺茫,自己想的与现实的鸿沟愈加开裂,几乎要被淹没与翻滚着焦躁、苦闷、自卑的浊流之中;我不知道当年苏轼面对「渐不为人知」反而喜悦至极,那该有多大的心胸和格局呀;我从黄土地里钻出来,苦巴苦业拥有这样的生活,按理该知足常乐了,就是乐不起来,也许是打小就有的个人样来是抵抗和不屈心依然还在驱使着我自找苦吃;就是这驱使,使得我时常恍惚,时常迷茫,时常遗失时常找不到北。

「尽力让满足的日子多于不满足的日子,人会快乐起来的。」、

一语化解万重困。人生之北,就在心底,原本很好,非得叫自己虚幻成不好,傻啦?(2024、4、7、记)

「我的卧室和书房是在一起的。这自然而然使得我每晚临睡前,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对面的一排排书,多一些关注和凝视。久而久之,这些书便成了我居住其间最大的满足和慰藉。」

这段文字恰好满足了我酝酿于心的,且急于表达的一种心意:是的,我不是文化人,也不做专业研究,从未想过靠这些书换来体面和荣耀。我没有书房,卧室兼书房,还是孙子们在家的「游乐场」。不过并不影响我的看书写字。书桌上堆满书,床头列着书,窗台也是书籍聚会。老伴总爱嘟囔,花钱不说,屋子乱哄哄的。我的退休生活大部分就是在这「乱哄哄」的「游乐场」里度过的。一台电脑,一部打印机,烟缸、茶杯、台灯-----乐在其中,满足在其中,陶醉在其中。读书人不孤单,对了。清人张潮【幽梦录】里有「案头有山水」,此话不假。再延伸想,就记起阿来【西高地行记】里的一段话:

「这个世界本就是权力与物质财富至上,在当今时代更是变本加厉。但我坚信,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并不是权力与财富的延续和继承,而是因为文化,那些真正作为人在生活的人,由他们所创造与文化所传承的文化。我不自认高贵,但我认为可以因此从权力与财富那里夺回一点骄傲。」

特别给力的一段文字,非得说读书图啥,我就把阿来的话重复说给你听:「以此从权力与财富那里夺回一点骄傲。」是的,我的读书就是为了能使自己的思想一直处于清醒理智状态,使自己的认识始终保持清晰合理准确,使自己的生活行云流水,云舒云卷。(2024、4、8、记 )

韩国电影【江边旅馆】上了年纪 诗人英焕来到冰封的江边一家空荡荡的旅馆,计划邀请两个儿子来看望自己,然后死去。倒不是他已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只是隐约感觉到属于自己的时代已经结束——这是一篇影评文章里的文字。

面对这段文字,我愣神许久-----(2024、4、8、记)

读写一则

午后,情绪活跃,精神亢奋,这样的最好心境,从早晨开始且持续了一天,难得啊。午后读报,读格非【登春台】的创作访谈,再次把我激越的心情推至更阔大的境地。

「以浩渺哲思探索多种情感命题」——格非凝视现代人的情感变迁,探索了亲子关系、两性关系,尽我与故我的关系(评论者言)

哦,作家是人类命运的解剖师,是人类情感问题的治愈者,是人类文明的拂照者。揭示人的命运之奥秘,揭开必然与偶然的秘密,了不起呀。我想,一个人不能只是陷入自我的狭小之中,而应关注普罗大众的命运变化。关注人,人的情感,人的命运,才是根本。

把我缩小,放大「人之为人」,思考普遍与个别,历史与现代,必然与偶然,顺境与逆境,高贵与卑微,贫穷与富有,痛苦与欢乐,幸福与苦恼------一切有关人的命题最后归结到「人性」,那么,你的读书境界与写作视域才会敏锐,尖锐,通达,深刻。

呵呵呵,忽然通透了。如果像过去那样,眼睛仅盯眼皮子下面一小块,思维在小城区域游走,精神呆滞于那么几个人,那么点事,真是画地为牢,自我拘囿。羞赧呀,羞赧!

人的精神高度决定思维的高度,人的思维视野决定看世界的广度。我虽然身居小城,但是也要放眼人类。只有这样,生活才能广阔辽远,人生才能丰富多彩。(2024、4、9、记)

心情大好,是因为读并抄录了一首小诗:

一声颤栗的呻吟

来自一块被碾碎的石头

我蹲下身,抚摸着它的孤独

默然无语。凸凹是它们的选择吗

大地如此厚重,车轮鞭痕不均

我左手诗歌,右手铁铲

把每一块路石——一一放平

放平——哦,放平。我在心中只供奉着我的那块石头。

午后,竟是特别的安宁静谧,任思绪优雅飞舞,颇具雅兴地擦洗属于我的这块老顽石。啊,老顽石,从乡野沟峁走来,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栉风沐雨,在苦苦追寻里滚过,在一马平川上跳跃过,在腥风血雨里淬炼过,待到车碾马踏不满道道痕迹,终于可以平静地微笑了,终于可以慢慢构想,悠然自得地去雕刻这块自己的山头了。(2024、4、10、记)

肖复兴,大作家。他出了本新书叫【天坛新六十记】

肖复兴退休后,空闲时间,他常到天坛,起初并不为写文章,只是画画,散散心,消磨时光。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每画画,就有人看着他画,又有人和他说话。不管画的是亭子、小桥、古建、树林,还是天坛中的游人、情侣、跳舞人、唱歌人,尽管大家不相识,却渴望交流。互相聊天。当心中发生一点点感动,便记录下来,成为一篇小短文。——在天坛画画的人类观察者(北京晚报)

肖复兴出新书的消息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就是有情有义有心人成就人生事。原本是散心、消磨时间,偏又爱好画画、喜写文章,无意之中,做成有意之事。这老前辈真行啊。看看人家,唉——一声长叹!

想我也一直也是喜写文章的,也特意出门去走访古村落,走走看看,心里也有小感动,也涂鸦成文十几篇了。可是我的心里总像堵着一块石头般,不畅快,不疏朗,不洒脱,写出的文字也显得疙哩疙瘩,别别扭扭,一点也不美观。仔细想来,还是对人生、对生活只是局限于个人意念上的理解,缺乏人生大格局,大情怀,大视野。不好意思说,还是有那么一点「出人头地」的所谓「理想」。难怪写出的短文逼仄,格调低下,情感单调,贫乏。

既然喜欢和爱好,要真喜欢爱好。咋办?

热爱生活吧!以普通人的情感去理解庸常的生活,进而发现最朴实的生活之美;放开心扉吧!摆脱狭隘的自我意识,多看多想生活里的积极阳光的人和事;观察思考「大人类」吧!细心体察人间的美好、不幸、艰难、慈善、邪恶,以仁义之心,写仁义之文。宗旨是写出人间美好,写出万物有情,写出日新月异,写出点滴温暖。

看来我得多和人交流,多出去看看,多发现值得去写的素材才是啊。比如,要使「乡野笔记」付诸实践,提高探访古村落的写作水平,以更加宽厚的笔调继续写好「走访县城系列」。也或开始写过往记忆,陈年老事-----

大言不惭地说,保不准哪天我也出本书呢,不是没这个可能。例如我的「古村探访笔记」完全有理由出本书啊。晚年生命有所寄托,余生日子多些雅趣,时时刻刻让一颗心沉醉于兴趣、爱好和喜欢里,于己有益,于人有益,于社会有益。(2024、4、10、记)

有人说文字疗饥但不饱腹,还有人说艺术浪漫却没根。反正这世界上的话里里外外,前前后后都可以按着自己的心思说。不是有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话吗,那就公说公的,婆说婆的。

「过去的世界还在继续,而新的生活已拽着你径自向前了」「竭尽全力去做一个渺小的人」 ——格非【登春台】与读者见面了,读来是一种享受。

探幽过往,是否能真正看透真相,放下,放不下?【我该走了吗】 ,有人从中看到了和解。

就爱读这样的文字。(2024、4、11记)

最近喜欢上了走访县城,就是乐意到周边县城转转看看,观赏文物古迹,寻觅历史遗迹,参观博物馆、图书馆,还特别留意县城的各式各样的公园,自然也要一睹县城的城容城貌以及新变化。看完了,想一想,把心里的感受写出来,还真是美滋滋的啊。由此也就特别留意这类文章。

【燕赵晚报】「文旅时空」版刊发一篇「长安行」的游记文章,因为所爱,心同意合,便饶有兴趣地仔细读了这篇深度游记,竟获得很多启发: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美通常在陌生而又遥远的地方。当我 漫步曲江池畔,望着一方碧水感慨万千。「曾在的将永在」诗意长安,盛世长安,已在我心里了。

发自内心的文字——开篇就以饱满的激情把自己的内在思绪和情感泼墨般洒向读者。(写游记要紧的是先声夺人,有个好的开头。)

作者写看渭河时运用历史知识、古诗文来做底衬,无形中增加了游记文章的底气和厚度。走访县城也要注意利用这个「小技巧」。不妨抄录些语段品味品味:

欲扬先抑,借一大爷的口说出渭河没啥景致,在几乎返回时,想起王维笔下的「渭城朝雨浥轻尘」的渭河,李白笔下的「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的渭河,杜牧笔下的「渭流涨腻,弃脂水也」。此生只来一次,不管它多不起眼,总得看一眼吧!我想,此时读着也会迷醉古诗词里的渭河,同作者一样,总得看一眼吧。

见到渭河了,该怎样写呢?

「这就是崔颢笔下‘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的渭水,白居易笔下‘渭水如镜色,中有鲤与鲂’的渭水。贾岛笔下‘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渭水。」

利用古诗词写渭河,没啥景致,映衬出古意只能留存心底的感慨。

作者还写了灞河,同样是古今结合,相互映照,发出感慨。最后写的是写曲江池遗址公园,倒是值得一读。我还没有观览过遗址公园,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也还做一借鉴。

「一池曲江水,半部全唐诗」新科进士中榜,皇帝赏赐「雁塔题名」后,相邀曲江池畔,饮酒庆贺,杯盘水转,曲水流觞,「曲江流饮,名扬天下,乃长安八大景之一。」

接下来,沿着历史上的曲江写了诗人与曲江,文字深厚,典故恰当。最后结尾:「如今长安不再,诗犹在,曲江犹在。当我漫步曲江池畔,望这一方碧水,感慨万千,曾在的将永在,诗意长安,盛世长安,已在我心里了。」

此篇「长安行」写了渭河、灞桥、曲江池遗址,没有现实景物的描写可渲染,只是抒发怀古之情,借用名诗名句来表现眼前景物。似乎写古多,写现在少。有些老套路的嫌疑。(2024、4、12、记)

早上翻书:

「钟声响了,从这一个教堂到另一个教堂,钟声相应------克利斯朵夫不知过了多少时间。等到抬起头,钟声已止,夕阳已下。克利斯朵夫被眼泪苏解了,精神被冲洗过了,听见心头像泉水似的涌出一阙音乐眼望着一钩新月溜上天空。」

对,就是看到了这段话!

从阳台玻璃望着碧蓝的天空,那段话化成水滴,带着清脆和朝气氤氲在我的周围。耳畔仿佛回响着·罗兰那铿锵有力的话语:

「他常常觉得很悲哀,但那是普通的哀伤,不致妨碍他的生活了。是的,非活下去不可!他失去了世界上最爱的人,受着忧苦的侵蚀,心中存在着思念,可是有那么一股丰满那么专横的生命力,便是在哀伤的语言中也会爆发-------」

哦,好似那股丰满专横的生命力突然降临我的头上。我在心里喃喃自语——

我绝对没有理由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变得低沉忧苦,没有,绝对没有!若是允许它的存在,那就是对生命的亵渎,是纯粹的妄自菲薄,硬是把原本健壮饱满活泼的生命套上乞丐的招牌,那么,你就是天下最大的懦夫。

看吧——生活的大河依然是浩浩荡荡,从未有任何人敢对你表示丝毫的轻蔑。没有,从来没有的!况且,这个世界上找不到完美,万万不要把自己仅有的一点不完美供奉给这个社会或任何一个人,而是要明白:都一样,谁也奈何不了谁。

豁然开朗——我所追慕的那个,近前细看,原来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其污烂不堪、愁闷忧苦却比我还多呢。别他们笑得那样灿烂,也是强迫自己不至于露出内心的哀愁罢了。既然没有忧苦不乐的理由,何必装出多愁善感的样子呢?记住;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让我谄媚仰视讨好的人了。在这个「平视的时代」,一切都在自己的手中,在自己炽热的精神里,不乞求,不自贬,不怀疑,带着雷声疾雨往前走!

--------对自己说完这些话。心窗洞开,金色的阳光哗啦一下灌满了胸腔。哦,带着孩子们,一路狂奔! (2024、4、13、记)

读报,得知一消息: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镇一村,有位村民眼中的「新乡贤」——今年60岁的摄影师学松。7年前,他带着50余万张照片,在村里办起一家博物馆,吸引游人纷至沓来。近日,又网购了刘亮程的新书【大地上的家乡】,是因为刘亮程在菜籽村办了个「木垒学院」,此书就是他在书院的真实记录及感悟。

两件事,有同一个信息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和生活。在这个洪荒蛮横的世界上,能寻觅到如此和心顺意,益己益人的生活,可谓「世上高人」。康学松、刘亮程所做的事,即使自己内心的情愿,也在做事的过程中收获快乐与生命感悟。美哉。美哉!仰慕之余,自然多了些自我比照,脑海里的问号拉着越来越长——我们该如何选择晚年的生活。

不必遵从别人的意愿去安排自己的生活,更不贪图虚名和所谓的时尚而跟风跑,必须是出自自己内心喜欢的需求,是那种热爱着,快乐着,喜欢着,甘心情愿地去尝试的生活。这才叫真正的生活。尤其是将近或已至桑榆之年者,更需要在这上面动点脑子。就想了,我喜欢的探访古村镇,走访县城的事,就挺好的。生命已获安顿,不必再奔波仕途、弄潮商海,也不必挺立潮头,试图做个佼佼者。口袋里的银毫子使得生活无虞。最好的就是喜欢什么做点什么。做与不做,在我,成与不成,在天定,只要获得快乐,充实、有趣,顺便也能给社会带来点益处,何乐而不为呢?(2024、4、16、记)

还真不知道会有人羡慕我的。

早饭后,天气晴朗,微风习习。蓦然有出去走走的想法,这才记起自探访东尖山古村后,也已一月有余,不能半途而废,探访古村镇的瘾就一旦被勾引,就非得成行不可。选好了要去的古村井陉胡仁村,做了探访功课,收拾停当,驱车出城,就像飞出笼子的鸟儿,一路向西,啊,大山啊,古村啊,我又来了!

我徜徉在胡仁村的街道,沟梁,山峁,仔细寻觅存留于民居、古物、老宅及角角落落的遗迹,凑到村人跟前,闲聊村子的掌故,打听今昔故事------

叮咚——手机维信提醒,打开浏览,是昵称为「看远,看透,看淡」的网友在询问我在干啥?

我当即回复:「在井陉大深山里转古村呢,」

觉着还有话要说,就接着发:「看看书报,转转古村落,写点小文章,平凡而愉悦着。」也许是心情喜悦,又来了几句「浪漫」的话「快乐来自自己内心,我就是我的存在。祝好,多联系。」

竟然想不到这位网友大发感慨,发来一连串的语言,我把它转换成文字:挺好!退休之后是第二人生的开始,怎么去安排,怎么更有意义,余生怎么度过,挺羡慕你的生活呢。出去走走,看看山水不错呀。我希望孩子结婚后也像你一样,真的很羡慕的。

哎呀,还有人真的羡慕我哪!

呵呵,心头顿生「沾沾自喜」骄傲感。

人这一生,什么样的道路都得走过,什么样的事也得遇见,悲喜交加,高地上下,顺逆起伏,荣耀沉寂,只有坎坎坷坷都走过,酸甜苦辣皆尝遍,所有的经过值得回忆,才是真正的人生、圆满的人生。朋友的「恭维」着实让人心里舒服。

「一丝微风勉强把他们的名字吹入耳中」,想起维吉尔说过的话,就更加感到自己的晚年生活还真是蛮不错的哟。不希望自己的名字勉强吹进人们的耳中,不贪求大富大贵,不奢望大红大紫,但求平安和顺,自由自在,花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独自行走,独自看风景,悠悠然哉!假如让我穿越,是不会向后,也不去,只活在当下。门铃声响,快递送来购买的刘亮程写的新书【大地上的家乡】。第一篇的文字紧紧把我的心揪住:

「我要在一山沟的鸡鸣声;里,再睡一觉。布谷鸟、雀子、邻家往小河对岸的大喊声,都吵闹不醒。满山坡「喳喳」疯长的红豆草、野油菜、麦苗和葵花吵不醒。山梁呼噜噜长个子。在我傍着她的均匀鼾声里,有一匹马和小半群绵羊,打山边走过,行到半坡拐弯处,一只羊突然回过头,对着我半开的窗户,咩咩咩叫,仿佛叫它前走失的羔子。

我就在那时睁开眼,看见我被一只羊叫醒的另一世界,我跟着它翻过了山梁。」——【草籽沟的早晨】

想起大山坳里,偏僻而古朴的胡仁村,一个站在高崖上的老年行者,默默不语的群山、沟壑、鸡笼、羊圈、老宅,以及独有的那种心念,此时此刻,都融化在这篇文字里了。(2024、4、18、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