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北京,养黄雀可以说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这种小小的羽毛生物,曾经在老北京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那时的纨绔子弟和退休老人,都会视养黄雀为一种雅兴和乐趣。他们不仅喜欢欣赏黄雀活泼可爱的模样,更是将养护黄雀当成一门高雅的艺术在钻研。
围绕着如何选购、饲养和调教黄雀, 老北京人可谓是讲究得很 。现在这些传统文化风俗已经渐渐没落,人们对养黄雀的爱好也随之减弱,但回顾这段别具一格的历史,还是让人感慨万千。
黄就黄,雀就雀,黄雀顾名思义就是身着金黄色羽毛的一种小鸟。 它们身材娇小玲珑,全身羽毛整洁有致,间杂着点点黑色斑点,格外生动有趣。雄鸟和雌鸟在外表上也有所区别,雄鸟头顶有黑羽,雌鸟则为灰绿色斑纹,十分好辨。
黄雀属于群居性鸟类,在非繁殖季节常结伙而行,繁殖时节才会成对单独活动。它们生活在林木环境中,饮食以嫩芽、昆虫和浆果为主,每年能产2窝,每窝4-6枚卵。除了活泼可爱的外表,黄雀清脆悦耳的鸣啭声也是它们被人喜爱的重要原因。
正是这种小小的生灵,竟然曾成为老北京人最为钟情的"宠物"之一。人们在闲暇时光里,最喜欢提着鸟笼在街头遛鸟。有时还会三五成群,边遛鸟边交流养鸟心得。不过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养鸟人",对于选购、饲养、调教黄雀等环节都有一番严格的讲究。
首先在选购上,北京人都很挑剔。 他们会细细打量黄雀的外形,看它的羽毛是否光泽盈盈、眼神是否有神、步伐是否矫健有力。在他们看来,一只品相优秀的黄雀才配得上被人饲养。不仅如此,他们还会仔细聆听黄雀的鸣啭声,判断它的唱功是否了得。只有长相出众、歌喉动人的黄雀,才算是上品。
其次在饲养方面,老北京人也是讲究得很。 他们会精心准备各种食物,包括种子、果实和昆虫等,确保黄雀能获得营养均衡的饮食。当时有些富贵人家为了让笼中黄雀吃得好,每月甚至要花费十几两的银子,这笔钱可以养一个佣人了。他们还会格外重视鸟笼的卫生,保证给黄雀一个整洁舒适的栖息环境。
最为讲究的,当属对黄雀的调教环节了。 老北京人养黄雀,自然不只是把它关在笼子里欣赏而已,他们还希望黄雀能学会各种动听的鸣啭声。为此,他们会耐心播放其他鸟儿的啭声给黄雀听,亲自模仿这些声音示范给黄雀学习,并以食物等奖励不断鼓励黄雀的模仿尝试。如果黄雀有出色的表现,主人们也会格外嘉奖夸赞。
不过调教黄雀除了耐心,还需要相当的智慧。 很多人不知道,那时的北京人是有意识地控制黄雀接触其他鸟儿的叫声的。他们生怕自家黄雀的唱腔被"污染",就不会教出纯正动人的鸣唱来。
比如在茶馆里,是有严格规矩的:黄雀只能摆在桌上,而画眉鸟则要挂在廊上,百灵鸟在屋里。这就是为了防止不同鸟儿之间互相"学唱"。可见,调教黄雀不单单需要耐心,还需要相当的智慧和用心。
如此看来,过去的老北京人对于养黄雀确实是讲究得很。可以说,这已不只是一种生活爱好,更是一种文化内涵十足的艺术活动了。除了欣赏黄雀可爱的外表,他们更热衷于鉴赏黄雀悦耳动人的啭声。
为此,他们精心调教培养,精挑细选,只为了能聆听到最动听纯正的鸟鸣。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养黄雀的爱好也成为了一种阶层象征,能充分展示主人的品味和生活修养。
那么现在,随着时代的变迁,北京这一古老的养黄雀文化还留存着吗?
答案是微乎其微了。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类过度开发自然等原因,如今黄雀在北京已经非常难见。它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种群数量骤减。同时,为了保护野生动物,也出台了相关法规,禁止或严格限制了人们私自饲养黄雀等行为。
不过也不是说现在完全看不到有人养黄雀了。仍有一些钟情于传统文化的北京人,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会饲养少量的黄雀。但他们的目的已经不同于从前那种追求雅趣或者阔绰生活的初衷了。如今挚爱养黄雀的人,更多是出于对这种传统文化的热衷和怀旧情节。他们希望能为这种古老的养鸟习俗保留最后的一点火种。
不过整体而言,随着时代变迁和环境恶化,那种纯粹追求艺术化、极尽讲究之能事的养黄雀文化,在当代北京已经式微太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已然转变,黄雀也不再只是供人驻足欣赏和调教的单纯宠物,它们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何维护黄雀等野生动物的生存权益,才应该成为我们现在更应思考的问题。
过去老北京人养黄雀的讲究确实很多,包括挑选品相、注重饲养、细致调教等等。他们将这一爱好发扬光大,几乎成就了一种文化符号。但如今这种纯粹的雅兴和追求已经渐渐失传,人们对于黄雀更多的是呼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也许未来有一天,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下,养黄雀的文化能获得一定程度的传承和发扬,但已不可能还原老北京那种讲究到了木已成虚的地步。倒不如期望人类能从中汲取生态保护的智慧,给予黄雀以及所有动植物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