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数码

意式美学逻辑:简评意大利RF Giglio书架箱

2024-02-05数码

感谢昌业音响论坛「neo5566」朋友详尽图文分享!

趁着年前快递还在运营,就在上周从昌业音箱淘宝店自购了一对RF Giglio书架箱。作为一名平凡的打工人兼音乐爱好者,喜欢HIFI已有数十年头,自己的第一对启蒙音箱就是从昌业购得的AE100 2010i Edition,从此开始自己的爱乐之旅。这些年前前后后玩了一些入门级的箱子,包括卓丽星座2号,达尼欧典MKII,达尼皇太子SE特别版,丹拿40周年和魔雷KIT 3(国内声韵制造),目前仅留下了魔雷KIT3,不得不说这对国内用魔雷高低音单体组装的书架箱的素质表现真不错,声音风格和丹拿40周年很像,音染很低,做工也还不错,在目前自己的器材系统中可以达到9成丹拿40周年的水准,「声价比」很高。

为何选择RF Giglio?一方面自己刚搬了新家,想购入一对新的音箱,再则弥补一下之前没能下决心购入的遗憾。其实早些年前就比较关注Rosso Fiorentino品牌,觉得RF是一个比较有调性的厂家,旗下音箱产品充满了自己的设计语言和美学逻辑,更重要的是其品牌虽定位HI-END,但入门产品却售价亲民。然而这个品牌并没有过多的promotion来扩大品牌影响力,在国内也算是比较冷门,玩家的直接反馈感觉也不太多,所以轮到自己下手时总会犹豫再三,目前看来这种心态其实不太对。

最近花时间研究了一下RF品牌,多次的国外TAS获奖和一些媒体的好评也给了自己一些客观的信心,本来一开始准备购入威望系列Pienza , 但因目前没有自己喜欢木纹饰面版本而遗憾作罢,最终选择了多年前心水已久的Giglio。可能因为是产品定位,售价有些许重叠的原因,目前在RF品牌主页上貌似 classic系列中的Giglio已经找不到了,这个经典系列目前仅有落地箱Elba的介绍,书架箱仅从威望系列的Pienza开始,所以在确认昌业还有一些Giglio库存的情况下就果断购入,现在觉得这个选择真对!

之前对意大利品牌音箱的印象是有文化底蕴,声音有味道,做工精美,但自己在购入卓丽星座2号后觉得在细节上还有一些地方需要完善,特别是网罩和网罩固定孔垫的做工实在不敢恭维,接线柱位置的铭牌固定工艺也有些粗错,当时甚至一度怀疑自己买了假货,因此自己这次对购买的RF Giglio在细节做工上没有报很大期望。但在收到物流包裹拆开包装并把音箱放到脚架的那一刻,自己由衷地对RF的制作工艺表示敬佩,产品的完成度很高,而且无论是板材的拼接,皮革的贴合,实木皮的打磨,哑光漆的喷涂,还有磁吸网罩的做工,在细节上都没有翻车,几乎看不到一点瑕疵,这里要对工厂的严谨和质量把控点个赞,这些其实都是需要成本的。另外还发现一处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在产品手册的最后一页手写产品序列号位置盖有一处钢印,感觉像是一种自信的品牌承诺,仪式感拉满。

从音箱最重要的扬声器单体上看,Giglio音箱上使用的高低音单体是RF找Scanspeak订制的,自己按照外观和一些技术参数找到了原型(猜测属于Discover系列,而且18W低音单体的技术参数上显示做导向式的箱体容积推荐是29升,用Giglio的箱体三围尺寸计算正好也是29升)。另外这枚D2604的高音单体貌似ProAC在T10密闭箱以及DB1上也有出现,自己猜测声音风格的走向应该是偏味道的而非素质,后面得用不同的音乐题材作品来确认一下这个假设。

目前自己的入门级前端系统为,音源:everSOLO A6数播,Rotel RCD630 CD机,功放:音乐之旅 ECI-6 MKII合并机,钟神JA-1前级+Audiolab 8300XP纯后级,斯巴克MT-12N(EL84EH管)小胆机。后面几天会花点时间看看Giglio在不同前端设备以及音乐题材上的综合表现。

人声曲目篇:

今天着重听了一些自己比较喜欢和熟悉的人声作品专辑,即使在Giglio刚开声阶段的初始状态,自己还是很明显地感受到了这对书架箱的一些声底性格与特点。总的来说,与自己之前听过的几对偏中性的音箱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Giglio的人声口型会显得更大一些,声场的纵深度会更强一些,声底的整体回放会更宽厚一些。但自己觉得这种特性并不是把中频做的特别突出而换来的,从不同类型的人声专辑回放来看,Giglio的三频其实还蛮均衡的,但就是感觉到人声部分有一种特别的醇厚,是一种类似天鹅绒般的柔美,没有刺激性,也没有浓的或糊得化不开。或许这就是Giglio初始状态的模样,抑或是和拥有同样醇厚声音走向的音乐之旅ECI-6 MKII功放勾兑后出来的醇厚plus版。

这些特性可以很明显地在人声作品专辑Clair Marlo--【Let It Go】,Diana Panton--【Blue】以及Carol Kidd--【All My Tomorrows】中找到答案。不得不说这张SACD版【Let It Go】的录音做的真是不错,整张专辑无论是人声还是器乐的透明度极高,在专辑第二首【Lonely Nights】中可以感受到几乎纯黑的背景,乐器和人声悬浮在音乐画面中,音箱早已隐身而不见,感觉棒极了。而在罗玧宣的这张【Lento】慢爵士专辑中,歌手的情感表现则真实地被刻画和展现出来,特别是第三首【Hurt】,那种锥心之痛的情感和嗓音表现,Giglio毫无隐晦,真切地把专辑歌手想表达的情感婉婉道来。此外,这张专辑的录音也非常厉害,人声和器乐部分都刻画地非常饱满和真实,歌曲混音也没有刻意突出人声或器乐,总的来说就是极为平衡。

在用音乐之旅ECI-6 MKII推动Giglio欣赏了一些曲目后,赶紧连上斯巴克的小胆机MT-12N (EL84 EH管版本)试试感觉。其实也不用多想,3000不到的价格搭配1万多的音箱确实没有多少烧友会这样做,但实际出来的声音可以说是令人惊喜,虽然在大动态乐器场面上的全面性上没法和音乐之旅的ECI-6 MKII相媲美,但回放小乐器人声作品时,仅有12W的MT-12N让Giglio唱出了同样的美感,完全没有价格上那种悬殊感。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Giglio对功放不是那种挑剔的另类,而且适用性确实很广。

器乐曲目篇:

今晚抽空用器乐类的多张专辑曲目考验了一下Giglio,让自己又进一步加深了对这对书架箱的印象。自己平时欣赏音乐还是以古典音乐和一些跨界音乐为主,每年也会去武汉当地的琴台音乐厅听上几次现场音乐会,自己对」正确和真实「的声音有一定自我感官上的判断标准,自己喜欢的器乐类声音是一种宽厚,润泽且平衡的回放感受。之前听人声作品时就觉得Giglio具备这种特质,现在聆听一些大编制的交响或管弦乐就更加印证了这一点,即使是一些钢琴奏明曲的回放,Giglio发出的声音也不会让你觉得单薄,反而有一种润泽的感受。小提琴类的协奏或独奏就更不用说了,我觉得还原这类弦乐作品就是意大利音箱品牌的天然优势,无论是弓弦的摩擦声还是琴腔的共鸣声,Giglio还原的都极为准确和真实,声场定位以及扬声器的离轴响应都很优秀,闭上眼睛,前方仿佛就是演奏的舞台。

不过实话实说,受限于扬声器物理尺寸和箱体容积大小,Giglio在大编制交响乐上的演绎是没法和一些重型书架箱或大型落地箱相比的,我个人感觉缺乏的是一些30hz-40hz低频段的氛围感和权威感,除非配一个优质的低音炮,否则这物理条件上的鸿沟是没法填补的。但Giglio在性能参数上给予的50Hz低频下潜是充满了一定质量和规模感的,只要功放的推动力和控制力足够,这50Hz的低频下潜已足够胜任95%以上绝大多数类型的音乐作品了,更何况厂家标注的只是-3db。总的听下来,Giglio在器乐类作品的还原表现既不是小家碧玉般的精细内敛,也不是豪迈粗犷般的能量十足,它只是像RF品牌所定义的那样,优雅地重现真实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