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数码

聊聊达音科的「川」,多维度冒尖的声音……

2024-02-11数码

已经记不清「川」从首次亮相再到最终发布隔了多久,从头到尾这「两个端点」的版本,相差是巨大的。记得最开始「川」的工程样机还是略低调的磨砂材质,现在则变为从头亮到尾的纯镜面了。而声音,也是由最开始的「两头翘」,慢慢打磨转为现在的「浑然大气」,总之最终量产版很是惊艳,完全对得起达音科在这条旗舰型号所耗的精力。

我知道达音科在定价策略上向来都很神秘,当我还在尽量保守得去盘算「川」该是一万大几的定价时,他们已经把8999的定价打在公屏上了??且在本月20号之前参加晒单活动还送条ALPHA 3 Silver...,此时忍不住想手动艾特下官方来参与。

一圈四铁四静电,共计9颗单元。在这个价位段来说还是足够抢眼的配置,但个人感觉达音科对多单元以及非动圈单元的调制;如果按照「家族式」调音风格来说的话会有那么些「不稳定」,就像之前的两圈四铁的VULKAN、平板单元的TALOS一样,虽然很惊艳,但总觉得在某些小点上缺种娴熟,当然也有我非常满意的多单元型号,比如SA6系列。总之,包括单圈系列的禅Pro、隼Ultra、ALPHA 3、Titans在内,有了这些「综合实力」强悍的型号在前,作为9单元架构的旗舰塞川更是备受瞩目,压力也是成倍的涨。尽管很信任这个品牌,但到了这种即将要体验重磅新品的时刻,内心还是有些忐忑的....

当然在拿到正式包装之前也听了一耳朵最终定版的调音,当时第一印象就是「这股劲儿就对咯!」。很难想象的是,达音科能把川的早期工程样机身上那种全频极强的能量爆发给「原汁原味」的保留了下来,且现在听起来毫无「发冲」、「刺激」、「不协调」等瑕疵。听起来,它的完成度并不逊色于禅Pro,并且在不同音乐的兼容性和「诠释能力」要明显强于禅Pro,这很旗舰。这次的川带来的那种「节奏爽感」和「解析爽感」非常炸裂,当然纵向带来深邃特性也注定川的中频人声会比禅Pro稍远,宏观对比的话,也不算凹陷,大概处在一个适中、能凸显良好立体感的均衡型中频。

先说说这条耳塞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个点吧。首先在动态方面应该是多年来我在万元价位听过的最猛的一条,暂时想不到这个价位能与之硬钢动态的了....。相信大家都清楚或了解所谓的「动态」是什么,简单干脆的说就是强弱音的转换与上下限,例如汉斯季默的一些电影原声常常在超大气势氛围中突然戛然而止转换到微妙、静谧的氛围中,带来的情绪起伏很大,而好的声音动态就可以更好的传递这种情绪。概括性的讲,川就是万元价位中可以淋漓尽致诠释这种能力的塞子,没有之一。

其次,川带来的「音浪感」令人深刻,感受到它的低频振动幅度极为明显,层层递进扑面而来,气势十足。就像DUCATI V4的声浪一般,现场听的话,从老远就能听到直击地面的那种空气震颤,这种比喻不知道烧友能否get到。川也正是因为这种下潜极深、厚度高泛音足的低频造就了本身强烈的「气势」,好玩的是它没有「干吼不动」,低频形体大的同时,它是能灵动自如的,当然啦这对前端的推力和控制力有着偏高的下限要求,这段时间内我先后在小尾巴、播放器、台机等各类设备上进行了测试,结论是川有点遇强则强,多数迷你型设备推出来大概是厚声向的,上了部分播放器和台式设备以后,又是厚声飘逸向的,瞬态回应更快速且信息量更凸显。

然后呢,这货的背景又黑又深,在前两个特性作为前提下,它理应是「肉感十足」的状态了,但在这种特性下还能拥有能充分「安静下去」的背景,这是令我未曾想到的。我所指的并不是说在一首动静分明的歌曲下能有很漆黑安静的背景,而是在绝大多数钢琴演奏、弦乐独奏、民谣等低频占比小的曲目下,也仍然可以获得「延展佳、通透感足」的听感。这就涉及到单元论了,4颗静电单元看来不是吃素的,静电味儿还是挺上头的,当然还是建议搭配图中的这个原套或者E套之类的,不然对于电音党来说听久了还是会稍显乏累,并不是指多刺激,而是全频段扑面而来的信息量在长时发挥后你会不自觉的想换个曲风休息下,而我则会放心大胆的去选择一些hufi套装来尽情折腾。

以上三段描述是我先想到的最突出的特性优势。剩下的,来说说它做的相对还不错的点。


都说得中频者得天下,从更广的视角来看,川的中频人声属于那种带点「密实劲儿」的中性派,口型来的没有禅Pro那么大,结像相对来说是更偏「立体」的,如果我是纯听人声的话,可能更喜欢禅Pro多一点。但川的中频好在哪儿呢?我认为它在录音室场景下和在现场乐场景下的「适应性」更强一些,例如乌蝇哥、梁博等歌手那「自带混响」的现场演唱就展现的很恰当。在女声演绎上,川会有些偏一丝丝的甜味儿,有明显的细腻质感,当然在厚度上做了一定克制,我猜测是为了在流行曲目上更好的「分离」出中频段采取的措施,想象一下如果量大浑厚的低频遇到厚实饱满的中频,那么它的特色一定很鲜明,但弊端是平衡性肯定有所衰减,而作为旗舰定位的川还是要更好的照顾到大局,总之这个中频调的,就属于音色均衡、口型不算太大、细节多质感好的密实型中频。

高频同中频一样,同样有着可轻松感知的清甜,但高频所带来的能量释放会让人感觉更彻底,没有刻意压制。如果是对比早期工程机,那么在个人印象中现在的川能把结像形体做的更完整更可控,而不是早期工程机那样能量很突出但缺乏控制力的薄细型高频。现在听起来咋说呢,大概就是你能知道静电单元在尽情的工作但相比传统动圈也不会觉得有「拼凑感」,丝滑还是有的,完全不飘。川对琴弦的拨动、钢琴的段落音等能展现器乐「实」感的地方,就表达的很透彻。高频总体特征是灵动、彻底、延展佳、刚性足的,当然信息量就更不用说了,与其说是有越级能力倒不如说是能完全越级,高频给我带来的惊喜程度并不亚于低频。当然同低频一样,也是需要一个控制力佳的前端来尽量支撑起高频框架,反之...就会觉得听摇滚、电音等曲目时有轻微「发散」现象,在前端方面我选择搭配的是KANN Ultra、R8二代这两。

声音大概就是这样,以下简短的聊聊川的外在。首先配件阵容就无需多言了,开箱开到手软...。比较喜欢的是这次的收纳包,长的很特别,内壁全是绒毛保护。

其次这次的配线属于那种一看就不便宜的定制款,说是基于磐Pro的特调版本,白色的线身还是很养眼的,就是不知道长时间使用会不会发黄。线材同样是配备了Q-LOCK PLUS系统的可换插头,包括五金件在内看得出也是为了匹配而单独开模定制。

这个腔体在当初发布的时候,我觉得很简单。实际拿到手里一琢磨就知道并不普通,川这个镜面工艺做的要比绝大多数镜面腔体更丝滑温润,虽是金属镜面,但观感并不「生硬」,再加上造型设计,有种流淌状的效果。据说川是首款采用904L不锈钢外壳的耳机,嗯看起来确实要比普通金属材质高级一些。关于佩戴没啥问题,腔体虽然有一定重量但它对耳廓卡的紧密,有点像SA6系列的佩戴体验,稳固,被动隔音好。

我对这条耳塞的最终观点很直接。尽管在旗舰级别中,川也是一条「价格下限」和「综合声音上限」能形成巨大反差的高性价比型号。也是这个价位中极少数的;不需要有什么「入手前的设想」来干涉自己购买果断性的旗舰,对于这条维度拉满的耳机,我给出的建议是你不用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基本到手以后都能从自己喜欢的曲风下,轻易Get到对应的听音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