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游戏

游戏产业全球火热,是宝藏还是陷阱?巨头们为何趋之若鹜?

2024-08-26游戏

在当今的数字时代,游戏产业就如同一场汹涌澎湃的风暴,席卷全球,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它仿佛是一个神秘的宝藏,引得众多巨头纷纷投身其中,展开一场激烈的角逐。那游戏产业究竟为何具有如此惊人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探寻其中的奥秘。

一、游戏产业的庞大规模与巨大吸引力

游戏产业的全球规模高达 2400 亿美元,这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它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磁场,牢牢吸引着各方力量。要知道,这个规模相当于电影产业和音乐产业加起来再乘以二。而且,游戏产业还在以每年超过 10%的速度持续增长,犹如一颗不断膨胀的气球,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如果你仔细观察全球市值最高的 10 个科技公司,会发现其中有 7 个都与游戏紧密相关。这些巨头们纷纷加速布局游戏领域,究竟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赚钱吗?这背后必然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二、传统游戏机巨头的辉煌与挑战

二三十年前的游戏市场相对单纯,开发商负责开发游戏,发行商将游戏发行到各大平台,三者各自独立又相互合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游开发商逐渐陷入困境。开发成本越来越高,周期也越来越长,使得他们难以独立生存。而中下游的大发行商和平台则凭借靠近用户的资本优势,一点一点吞并了上游开发商,行业开始纵向整合。

索尼、任天堂和微软这传统游戏机三巨头顺势崛起。早期,基本上是索尼和任天堂的天下。回顾全球历史上最畅销的游戏机排名前十名,几乎被这两家公司包揽。想当年,任天堂的 Game Boy、索尼的 PS2 那可是风靡全球。如果你拿着一个 Game Boy 去学校,那简直就拥有了无上的话语权,可以轻松横扫全班的零食。

索尼围绕着自己的游戏机打造了一个强大的生态圈。它特别爱签各种形式的独家,以此巩固自己在游戏圈的老大地位。不得不承认,索尼的很多游戏确实非常出色,这也让它能够维持住这个生态圈。当市场占有率达到一定程度,内容也足够丰富时,索尼推出了 PlayStation Plus 订阅服务。玩家每个月只需交十几美元的会员费,就可以畅玩几百个游戏。这种会员制就像是为索尼构建了一条更宽的护城河,极大地增加了用户的粘性。

如今,全球各大游戏平台,如微软、任天堂、苹果、谷歌、英伟达、Epic 等,全都推出了自己的订阅服务。这已然成为当下游戏平台的主战场。就好像自从 Netflix 的流媒体订阅制称霸全球后,消费者也逐渐接受了这种每月定时扣款的形式,方便又快捷。

三、手游崛起与腾讯的成功之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游戏设备开始向手机迁移。在历史上,各种不同的游戏设备带来的收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 2000 年初开始,移动设备,也就是手机的收益开始呈指数级增长,而游戏机的市场份额虽然依旧坚挺,但明显有所下降。如今,手机市场、PC 市场和游戏机市场的收益比例大概是 2:1:1,手机占据了半壁江山,且这个趋势还在持续扩大。

在这波手游崛起的浪潮中,产生了许多风靡全球的手机游戏。其中,腾讯成为了最大的赢家,也是现在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早在手游之前的 PC 时代,2009 年的时候,腾讯就已经是国内游戏收入最高的公司了。

互联网刚兴起时,最火的是像魔兽世界那种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韩国和中国在这波浪潮中迅速崛起。腾讯并非中国最早的游戏厂商,早年从韩国引进【凯旋】时还遭遇了惨败。之后,腾讯转变策略,将重心放在休闲竞技品类上,推出了【穿越火线】【地下城与勇士】【QQ 飞车】【QQ 炫舞】,被称为「四大名著」。后来又扶持代理【英雄联盟】,成为了中国的游戏一哥。

智能手机时代,腾讯的商业化做得非常成功。它成功的关键原因之一得益于其在全球范围内又早又猛的收购策略。腾讯从十多年前就开始投资很多游戏公司,其中有很多工作室都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当属 2008 年入局的【英雄联盟】背后的拳头游戏。腾讯还投资了【部落冲突】背后的 Supercell、40%控股了 Epic 等。早在 2013 年手游刚开始兴起的时候,腾讯就已经有 10 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标的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帮助腾讯快速启动手游项目的探索,为海外运营铺路;另一方面,作为战略股东,腾讯可以相对更容易地把海外表现好的游戏本土化引进到国内。

四、游戏商业模式的演变

十几年来,游戏产业不仅设备向手机迁移,商业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2010 年之前,大部分游戏公司的盈利模式基本上是零售,做好一个光盘卖给玩家,就像一锤子买卖。但一个游戏 IP 如果维护得好,寿命可能长达几十年之久。所以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大量成本去调整、优化、推陈出新,才能让它经久不衰。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最好能产生持续不断的现金流,才能支持和保护游戏的可玩性,最大化利用好这个 IP。

后来,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收费模式。比如按游戏时长收费、靠广告收费。像【魔兽世界】这种用户粘性非常强的游戏,甚至会多管齐下,玩家每月要交月费才能玩,游戏里还有各种拓展包也需要花钱购买。

腾讯、网易、米哈游等中国游戏厂商采取的内购模式是近 10 年来最成功的一种。玩家可以免费下载游戏,绝大部分内容也可以免费玩,大大增加了玩家基数。如果想提升游戏体验,比如购买皮肤、道具、解锁地图等,就需要收费。【英雄联盟】上线之前,拳头游戏就想采取这种内购模式,但当时风险很大。腾讯在 2008 年投了拳头 800 万美元,直到 2015 年完成全资控股,助力【英雄联盟】成为全球最成功的游戏之一。内购模式把玩家的体验和商家的收入平衡得很好。2022 年,消费者在苹果手机 App Store 里的花销有三分之二都花在了游戏上,其中 98%是花在游戏内购上,只有 2%是直接买游戏。这种模式也被称为「游戏即服务」(GaaS),是现在游戏行业的主流商业模式之一。

五、Epic 的成功与游戏引擎的潜力

腾讯投资的众多公司中,Epic 非常值得一提。Epic 旗下最有名的游戏是【堡垒之夜】,它的战术竞技模式(吃鸡模式)非常成功,保持着每年 50 亿美元以上的收入,为 Epic 贡献了 95%以上的收入。

但 Epic 的看家本领是游戏引擎。游戏引擎就像是在游戏领域里卖铲子的人。它里面有一些提前编好的组件,开发者可以直接调用,比如设置一棵树、一片草的位置和材质等。游戏引擎相当于为开发者构建了一个基本的世界设定,让他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创作剧本。

Unity 和 Epic 的 Unreal 虚幻引擎是全球两大王牌引擎,撑起了大部分游戏的开发。虽然目前从变现能力上看,游戏引擎的收入还比较低,但它潜力巨大。因为它不仅渲染非常真实,而且关键在于实时渲染。以前很多电影特效虽然逼真,但可能要花几个小时渲染一帧画面。而游戏引擎的实时渲染能力打开了很多新的可能性,比如电影和电视的特效拍摄。最近有一种新玩法,在拍电影时,演员四周布满一圈 LED 屏幕,屏幕上的内容根据摄像头的移动实时渲染,只渲染摄像头能拍到的地方,这样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演员身上的光影也会更自然。【曼达洛人】【西部世界】等都大量用到了虚幻引擎的这种手法拍摄。此外,航空航天领域也开始使用游戏引擎,如南航用腾讯的游戏引擎为飞行员做模拟驾驶场景训练。随着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融合越来越紧密,游戏引擎的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泛。2012 年,腾讯花 3.3 亿美元收购了 Epic40%的股权,到 2020 年,索尼花 2.5 亿美元只买到了 1.4%,Epic 的估值在 8 年里翻了 20 多倍。前两年元宇宙火的时候,Unity 的股价也大幅上涨,市值一度超过 500 亿美元,虽然当时它还在持续亏钱,但这也说明了市场对游戏引擎的看重。

六、微软的布局与云游戏的未来

游戏产业的另一大巨头微软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在收购动视暴雪之后,微软的收入超过了索尼,仅次于腾讯。微软早期靠着 Xbox 游戏机起家,但 Xbox 的业务和微软其他办公业务相对割裂独立。曾经有一段时间传言比尔盖茨想卖掉 Xbox 业务,但在纳德拉的强烈建议下保留了下来。之后,微软不但没有边缘化游戏业务,反而越发重视。

微软花大价钱收购动视暴雪,一方面是为了拓展 IP 和影响力,各大游戏厂商都在搞订阅制,而订阅制很看重库里的 IP,像【使命召唤】这样的大 IP 能增强微软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微软也看到了游戏机市场份额在走下坡路,希望在移动端,尤其是手游市场有所作为。同时,游戏对 AI 训练也非常重要,OpenAI 创始成员都说游戏推动了 ChatGPT 的诞生。

微软还在筹划一步大棋,它要做综合性游戏服务,也就是云游戏。游戏对设备要求极高,如果能把大量计算部署在云端,再实时传输到玩家设备上,就能降低对设备的要求,还能实现跨设备游玩。微软的订阅服务 Xbox Game Pass Ultimate 虽然叫 Xbox 订阅,但在电脑和手机上打开网页也能玩游戏。不过,云游戏目前技术还处于早期阶段,效果一般。2022 年,全球云游戏市场只有 24 亿美元,占整个游戏产业的比例仅为 1%点几。微软认为云游戏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主流,市场五年内可能会翻 5 到 10 倍。虽然不确定微软到底有几成把握,但云游戏确实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向,因为它能与微软的云业务产生协同作用。索尼的 PS5 也推出了云游戏业务,其云服务提供商是微软的 Azure 云。亚马逊也推出了云游戏订阅业务 Luna。目前,英伟达的云游戏业务 GFN 拿到了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全球已有超过千万的订阅用户,在尚不成熟的云游戏市场中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虽然英伟达占领了云游戏市场,但它背后用的云是亚马逊的 AWS。所以,只要云游戏发展得好,微软和亚马逊都是背后的大赢家。而英伟达作为 GPU 供应商,也是背后的背后的大赢家。在游戏产业中,英伟达从 1993 年开始专注于卖显卡,现在显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还有 40%以上。 随着显卡不断推动算力优化,英伟达成为了 AI 领域的巨头,市值超过万亿,跻身全球前十的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