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游戏

刷爆全网的「悟空」,是一只「福建猴」?「齐天大圣」在福建 比【西游记】还要早两百年

2024-09-26游戏

「头戴凤翅紫金冠,身穿黄金锁子甲。脚踏藕丝步云履,手拿如意金箍棒。」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昨日正式上线,多个相关词条也登上微博热搜。

一双火眼金睛辨真假,一个筋斗云就是十万八千里,七十二变,变化多端……国人心中的顶流偶像,齐天大圣孙悟空当之无愧。你是否知道,「齐天大圣」在福建的出现,其实比明朝吴承恩的【西游记】早200年!

建隆 漫画

孙悟空是个

「混血儿」?

吴承恩著【西游记】第一回中,孙悟空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专家考证,「东胜神洲」即今天的江苏省连云港。有学者认为,【西游记】中许多神话人物、景观,都可在江苏连云港的云台山上找到痕迹。

不过,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考古工作者曾在境内的宝山主峰,发现一处始建于元末明初时期的孙悟空兄弟合葬神墓,由此指出齐天大圣原是福建人。

孙悟空来自印度?

学界对于孙悟空原型的猜测极多,其中包括两种神。

第一种是印度「神猴」哈奴曼。

胡适、陈寅恪力倡此说。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中提出孙悟空形象来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哈奴曼,认为「哈奴曼是猴行者的根本」。

【罗摩衍那】中记有哈奴曼事迹,他能一个跟头飞出印度,且能大能小,被鹰神吞后,身材矮小的哈奴曼突变巨人,鹰神同步变大,哈奴曼又瞬间变小,从鹰耳中逃走。但书中只是随笔一提,形象干瘪,远远无法与孙悟空匹敌。

鲁迅说孙悟空「国产」的

第二种是无支祁。

1923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出,孙悟空形象出自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无支祁。

无支祁出自【山海经】,即:「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曰无支奇(无支祁)。」无支祁貌如猿猴,因反抗权威,被大禹锁于桐柏山井下,有「大闹天宫」的意味。

季羡林曾在【〈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1978)等学术论著中都表达过孙悟空形象基本上是从印度【罗摩衍那】中借鉴来的观点。

不过,季羡林在提出「外来说」时并没有彻底否定鲁迅「本土说」的观点,而是认为既要承认孙悟空与哈奴曼等猴子的关系,又要承认中国作者在孙悟空身上的发展和创新,孙悟空是印度神猴与中国的无支祁结合的产物。

泉州开元寺内

也有「猴行者」

还有学者认为,孙悟空的「籍贯」是福建泉州。

日本学者中野美代子认为,【罗摩衍那】故事很有可能是从海路传到泉州,再传到全国的。泉州开元寺内有两座建于南宋时的石塔,西边是仁寿塔,塔的四层有猴形人雕像,头戴金箍,左上方刻「猴行者」三字。

大圣文化

从山里向海远播

福建民间自古就有「山尊大圣、海祭妈祖」的习俗。早在唐朝,齐天大圣的信仰就已在福建地区形成了民间普遍的信仰习俗,特别是闽北、福州、莆田及周边地区早在唐末宋初就已经有多处奉祀齐天大圣的齐天宫。

而闽北的顺昌,是大圣信俗文化的发祥地,被海内外大圣信众共同尊拜为「大圣祖地」。大圣文化在顺昌可追溯的历史遗存,比【西游记】还要早至少200年。

灵猴「封神」

据【闽都别记】第138回记载,古时福州城市乡村,都建有丹霞大圣的庙宇,而且庙宇的名字就叫作「齐天府」,俗称为「猴王庙」,目前最古老的物证,是位于闽安镇廻龙桥东头的圣王庙。廻龙桥建于唐末,圣王庙当有千年的历史了。

顺昌的齐天大圣信俗,是由最初的猴神崇拜不断演化而来,早在【西游记】成书和孙悟空形象出现之前,已经在民间传承了数百年。

在顺昌各地,供奉齐天大圣形象的神庙既有白衣秀才形象,也有大圣五兄弟形象,或猿猴形象,皆不同于【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可见顺昌的齐天大圣形象多样化且历史悠久。

闽北山林众多,山上普遍猴子也多。历史上,山民们对猴类有敬畏之心,进而想通过讨好它们而免遭灾难,逐步演变成了为其建祭坛烧香上供,祈祷保佑。

其中,顺昌大干镇宝山双圣享堂内供奉的「宝峰齐天大圣」和「通天大圣」元代墓祭冢式神位最为著名。在峰顶,一座石头小屋,便为双圣享堂,当地人唤作「双圣庙」,并立的两通石碑分刻「宝峰齐天大圣」和「通天大圣」。断损的石建筑构件上阴刻纪年款「大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大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以及墓冢形制、碑铭图案等。由此可见,「双圣」墓为元末明初之际的历史遗存。

重建于1391年的双圣墓,早于【西游记】成书201年(图源:CCTV、顺昌县文化馆)

双圣庙是国内发现始建年代最早的齐天大圣庙宇之一,比吴承恩的【西游记】至少早200年。

此大圣与彼大圣

在顺昌的宝山之巅,还有一座宝山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福建元代石构殿堂的瑰宝。

顺昌宝山寺航拍,宝山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资料图片)

不远处,自然造化的「猿头」圣祖峰与人工砌筑的祭台以及香炉共同组成圣祖祭台,堪称「天造地设」。

天然造化的圣祖峰和远古先民崇敬圣祖的祭台(图源:顺昌新闻网)

「宝峰齐天大圣不等同于孙悟空。」顺昌县博物馆馆长王长军说,「顺昌大圣信仰源远流长,自宋元以来就保留有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其形成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古崇拜灵猴习俗,不断演变形成独具特色的大圣文化。」

有研究显示,吴承恩在创作【西游记】作品的时候,不仅改良了前人作品,还在一定程度上吸纳顺昌大圣信俗文化元素,丰富书中人物形象。

目前,顺昌全县有关大圣文化的遗迹及活动点多达120余处,其中「通天大圣」冠名的祭坛及祭坛遗址多达78处。

「‘通天大圣’是宋元话本中的猴神形象,常被写为齐天大圣的哥哥,也有学者认为‘通天大圣’是【西游记】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前身。」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副院长黄建兴表示。

「大圣」走红

经过岁月洗礼,灵猴崇拜渐渐上升为一种文化。这也得益于「天时地利」——闽北发达的印刷业和建本的传播。

南宋时期,由于国家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闽北逐渐成为文化繁荣区域,其中刻印业尤为发达。闽北成为全国通俗小说雕版刻印中心,印制发行了大量的平话、戏曲通俗本。

这些说书、戏曲等文艺形式的创造,需要好的题材。而顺昌大圣信俗中的神猴形象,恰好适合。

于是,「大圣」逐渐被刻印故事家所吸纳、采用和改造,并运用故事加工手法,促进广泛流传。据专家考证,朱鼎臣本【西游记】(即【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致和本【西游记传】(即【新锲唐三藏出身全传】)均为建本(建本又称「建安本」、「麻沙本」,是古代在建阳北部麻沙、书坊一带刻印的古籍)。

由于吴承恩【西游记】的巨大影响力,小说中「齐天大圣」孙悟空形象深入人心,还导致了福建新一轮的大圣信俗文化建构。

一些地区的猴神崇拜渐被「齐天大圣」崇拜所取代,如宁德、福州一带不少原本是红毛猴丹霞大圣的庙宇,后改称为「齐天大圣」庙宇。

「偶像」标杆

时至今日,大圣信俗文化已与现代精神文明相结合,释放出满满正能量。

在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传播过程中,大圣信俗文化已经凝练成以「自由灵动、打破束缚」的开拓精神和「不畏艰险、自信勇敢」的冒险精神为灵魂的精神内核。

这样的精神内涵,在顺昌代代相传。如在顺昌各乡镇,一直保留着祭祀「齐天大圣」「通天大圣」的民俗活动。

每年农历七月十七,郑坊镇峰岭村的男女老少,都会举行「大圣」庆典活动。从凌晨开始,一天的活动安排得满满的,巡游、打糍粑、过火山、打油锅、化替身,直至深夜方散。其中,「过火山」「打油锅」的表演,表达的就是不畏艰险的精神。

正因满满「正能量」,大圣信俗文化从大山走向海洋,在海峡两岸、东南亚等地区有广泛的影响力。顺昌宝山「大圣祖庙」每年都会迎来海内外大批归祖拜谒的信众。

2011年12月,顺昌「齐天大圣信俗」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顺昌正在开展大圣信俗文化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

大圣信俗文化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闽人智慧的代表性内容,是福建「山尊大圣、海祭妈祖」民间信俗格局的组成部分;也是福建山海文明敢于拼搏的精神体现。

来源:北京晚报、「闽人智慧」编辑部、福建日报、东南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辑: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