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游戏

【三国演义】中的十大冷门高手

2024-07-26游戏

据不完全统计,【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共计1191位,近半为传统意义上的武将,其中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大人物,如吕布、关羽等,相对的自然也不乏容易被忽视的高手,论及此类人物,愚以为尤以下列十将为最。

10:越吉元帅

诸葛亮北伐时羌族国王遣军支援曹真,统兵的便是元帅越吉与丞相雅丹。越吉元帅使一柄大铁锤,在嘉靖本中有百斤重,是书中有兵器重量记载的所有兵器中排名第一的存在(毛本取消了这一设定),当属羌族第一上将。

在与蜀汉后期中流砥柱关兴的战斗中,越吉三合将武圣之后杀得胆寒而走,这其中有关兴兵势不利的因素,当然更多还是越吉元帅的实力带给关兴压迫感,这在后期颇为难得。

不过到底与稳定的一流战将存在差距,在攻守易型后,越吉再遇关兴被其一刀秒杀。总体而言,愚以为两者武艺相近,胜败皆受战局影响。

9:泠苞

提到蜀中名将,大家首先想到的大概是严颜、张任等,实则在奉命抵御刘备入侵时,泠苞是与张任等三人共同领兵,并且在名字顺序上仅次于刘璝,列于张任之上,这说明就地位而言,泠苞比张任只高不低,只不过由于张任设伏射死了庞统,使其名声更胜一筹。

就武艺而言,泠苞亦算不俗,先后与魏延、黄忠有过交手。魏延是标准的一流武将,在兵势不利的情况下与泠苞对战三十合不分胜负。而在面对救援魏延的黄忠时,泠苞亦做到全身而退,表现相当出色。

不过和越吉元帅相似,泠苞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战场情况,在其第二次面对魏延时,因占据不利导致不多时便被魏延擒获,总体来看其硬实力接近于魏延,或者说略逊三分,这样的水平在益州诸将中已经算是排名前列的存在了。

8:邓忠

邓忠是邓艾之子,由于父亲太过优秀,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邓忠被掩盖了锋芒,实则他的武艺相当出色,几乎不下于父亲,最直接的证明便是与姜维之间的战斗。

说起来,初出茅庐的邓忠当时还不到二十岁,但是不仅不怯场,还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在面对老辣的姜维时,邓忠与之连斗三十合不落半点下风,反倒是姜维颇感惊讶,甚至错将邓忠当成了邓艾。眼见通过常规手段难以取胜,姜维诈败而走,暗放冷箭,结果连续两箭皆被邓忠躲过,二人再度短兵相接时,原本姜维比较慌,但是邓忠经验不足的问题也在此时暴露,急于求成的他贸然一枪刺去,反被姜维阴差阳错下抓住夺了过去,如此情况下邓忠也只得败阵而走。

尽管最终败给了姜维,但邓忠的天赋与勇武还是得到了完美呈现,整体看来具备准一流的实力,比姜维不遑多让。

7:王平

王平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天生就会用兵,街亭之战与马谡形成了鲜明对比,若非马谡不听其言,未必会败得那么惨。

不过更多朋友的关注点似乎都在王平统率有方上,至于武艺似乎不是很突出,毕竟后期与之齐名的廖化、张翼、张嶷等都是武艺平平之辈。实则王平的实力比这些人强得多,在与名将张郃的对战中,坚持了数十合才落败,这样的本事在后期蜀汉军中可谓凤毛麟角。

6:杨任

汉中张鲁麾下战将,笔墨少得可怜,甚至很多朋友可能压根不记得这么个人,毕竟汉中战斗表现最突出的是大将庞德。不过若因此小觑杨任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位小龙套与夏侯渊对战了二三十合不分胜负,夏侯渊最终将之斩杀靠的还是「拖刀计」,这样的手段不到万不得已很少动用,所以这一战足以看出通过常规作战,夏侯渊想击败杨任怕是不太容易。

5:武安国

武安国的大名很多朋友都听过,但是很少有人将其视作高手,甚至在前些年整蛊之风横行时,武安国还与方悦、穆顺、俞涉、潘凤被并称为「虎牢关五虎将」,满满的讽刺感。

实则武安国的实力比那四位要强得多,甚至对比一些准一流武将有过之而无不及。虎牢关一战,武安国手持铁锤与吕布对战十余合落败,并为其斩断手腕。但当时的吕布正处巅峰,能与之对战十余合实属不易。荥阳之战中,向来以勇猛著称的夏侯惇在面对吕布时同样不多时就被杀得遮拦不住,在参考实力不高于吕布的张飞,十余合生擒严颜,十余合刺死纪灵,武安国至少能排在强二流,甚至准一流,实力不容小觑。

4:管亥

管亥是出身黄巾的将领中武艺最高的一位,尽管笔墨少得可怜,但绝非泛泛之辈,其手段足以与多数一流武将比肩。

当时管亥率十万众围攻北海,太史慈受孔融之托突围请援,最终刘备三兄弟率领兵马驰援。在双方交战的过程中,管亥对上了被后世尊为武圣的关云长,大战了数十合为关公所杀。

数十合通常理解为超过五十但不到一百回合。参考颜良二十合胜徐晃,马超二十合胜张郃,关公的实力与颜良、马超伯仲之间,属于超一流中排名前列的存在,管亥能在关羽面前走过数十合,间接对比下不逊色于徐晃、张郃这样的当世名将。尽管武艺高低不是单纯的等量代换,但是就管亥的表现看,称其与徐晃等一流武将同档,愚以为并无不妥。

3:诸葛尚

在以往讨论演义猛将时,很少有人会提及诸葛尚,首先是因为他出场的太晚,而且篇幅有限;其次则是其祖父诸葛亮智慧天花板的人设立得太成功,很少有人会将其子孙想象成武艺高强的猛将。实则尽管诸葛尚战绩不多,但是非常亮眼,愚以为是后三国唯一能与文鸯一较长短的人物,尤胜姜维、邓艾。

在邓艾偷渡阴平成功后,诸葛瞻率军与之交锋,其子诸葛尚独战邓忠、师纂二将,轻松胜出。刚才我们说过,邓忠初出茅庐表现就不逊色于姜维多少,此时正值当打之年,武艺理应比当初更强,然而联手师纂却依旧与诸葛尚差距巨大。师纂缺少战绩,所以实力难以定位,那么我们就全当他是个添头,当这丝毫不影响对诸葛尚实力的判断,毕竟光是吊打邓忠就明显强于当初的姜维了。

二将的败阵令邓艾恼羞成怒,命他们戴罪立功,若再败当处于军法,结果二人再度遇上诸葛尚,依旧大败而归,可见诸葛尚至少具备一流武将的水平,纵观整个后三国时期,能够达到这一层次的貌似也就只有在乐嘉城大杀四方的文鸯了。

2:李严

作为托孤重臣,在刘备死后,蜀汉文武中论地位除了诸葛亮就是李严,尽管在诸葛亮北伐时因为拖后腿被贬,却丝毫不影响李严的知名度,甚至更为大众所知。

但是很少有人会将李严视作武艺超群的一流战将,至多当其为儒将,实则李严仅有的一次斗将表现极其亮眼。在刘备率大军入蜀时,李严曾和黄忠激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战后诸葛亮认为李严骁勇,只能智取,不可力敌,对此向来受不得激将的黄忠竟然没有反驳!由此可见,李严的武艺比之黄忠怕是不遑多让,我甚至认为向来被视作五虎之下第一人的魏延在硬实力上也未必高得过李严。

1:王朗

「垂死梦中惊坐起,小丑竟是我自己」,这或许是多数朋友对王朗的直观印象,毕竟「武乡侯骂死王朗」这一桥段实在太过经典。

作为曹魏的三朝老臣,王朗年过七十还跟着大部队征战,并且自信三言两语就能让诸葛亮伏地请降。他的想法很简单,晓以大义嘛,结果诸葛亮根本不按老司徒的路子走,乒乒乓乓一顿人身攻击,气得王朗气血翻滚,摔下坐骑,就此一命呜呼。其实王朗的自信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在曹魏所有人对他都非常敬重,但是他忘了,人家和你不是一个体系的,这不是自取其辱嘛?

但是如果对王朗的印象停留在此,那就太片面了。王朗早年是会稽太守,在孙策席卷江东时,王朗因不满孙氏的飞扬跋扈,公开支持严白虎,奋起反抗,最令人惊讶的是竟然与太史慈大战不分胜负,直至双方陷入混战。这一战具体时间、回合不明,让我们无法准确定位王朗的实力,但是能和太史慈相斗未被其所杀,足以看出王朗不是很多人印象中的单纯文臣,武艺也是可堪一用的。

我相信很多朋友或许从来没想过这位曾经的会稽太守就是后来的曹魏司徒,只当他们是同名罢了。

冷门与否因人而异,对于熟读【三国演义】的书友而言或许不存在什么冷门,所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需太过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