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财经

三亚酒店价格暴跌,跌倒在暑期旺季之前

2024-07-16财经

本该是旅游业的黄金时节,三亚酒店业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月薪 2 万住不起如家汉庭」 ,去年暑期这句戏谑之语还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谁曾想,短短一年光景,三亚酒店业就从「天价」跌入「白菜价」的境地。

眼下,一纸倡议书在旅游圈内炸开了锅,海南省酒店与餐饮行业协会等三家机构联名发声,直言当地酒店业正面临「极度内卷、客流下降、普遍亏损」的艰难处境。

这份倡议书无异于一记警钟,敲醒了还在憧憬暑期旺季的三亚酒店从业者们。暑期大潮尚未汹涌而至,三亚酒店业就已跌倒在「黄金档期」的门槛前。

三亚酒店,怎么就「跌」成这样了?

翻开三亚酒店业的「病历」,症状可谓触目惊心。

入住率直线暴跌,成了压垮酒店的第一根稻草。有业内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三亚酒店平均入住率仅维持在 50%-60%之间。即便是头部知名高星度假酒店,入住率也难以突破 60%。更有甚者,不少中小酒店的入住率已跌破 50%大关。

与此同时,酒店价格也在一路狂跌。从「618 大促」开始,三亚高星度假酒店就开启了疯狂甩卖模式,套餐价格一降再降,降幅高达 30%-50%。而中小酒店更是陷入低价厮杀的泥潭,有的酒店价格已跌至 100 元/间夜出头。

更让人唏嘘的是, 即便价格跌入谷底,酒店入住率却不升反降。这种「跌跌不休」的状况,让整个三亚酒店业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

三亚酒店,为何突然「失宠」?

细究三亚酒店业的「失宠」之因,可谓是内忧外患,多重因素叠加。

首当其冲的,是报复性消费浪潮的退潮。去年的旅游热潮如同一场盛大的狂欢,而今年,人们的旅游消费热情明显回归理性。

与此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人们的钱包也越发「谨慎」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像三亚这样的长线休闲度假目的地,自然首当其冲被「割舍」。

更棘手的是,三亚还面临着来自境外的强力「挑战」。随着各国陆续放宽入境政策,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海岛游性价比不断提升。相较之下,三亚的吸引力难免有所下降。

「现在去巴厘岛,住五星级酒店,吃喝玩乐一条龙,总花费还不如在三亚住几晚。」 一位经常出境游的游客如是说。

除此之外,三亚酒店业自身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同质化竞争严重、创新乏力、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这些积弊已久的问题,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更是被无限放大。

三亚酒店业,如何突出重围?

面对当前的困境,三亚酒店业究竟该何去何从?

低价竞争显然不是长久之计。一味地压低价格,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可能陷入恶性循环。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 「100 元/间夜已是底线,再低就是在自杀式竞争了。」

与其坐困愁城,不如化危为机。三亚酒店业或许应该借此机会,重新审视自身,寻求突破。

差异化经营势在必行。 与其千篇一律地堆砌奢华设施,不如深挖三亚本土文化,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主题酒店。让游客住进酒店,就如同走进了一个微缩的「三亚文化博物馆」。

服务质量亟需提升。 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酒店不应仅仅是一个睡觉的地方。如何为游客提供更丰富、更有趣、更有当地特色的体验,这是每一家三亚酒店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拥抱新技术、新业态也是破局的关键。 比如,借助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等新兴渠道,让更多人看到三亚酒店的魅力;又如,发展「酒店+」模式,将酒店与康养、文创、美食等元素深度融合,打造全新的旅游产品。

当然,政府的扶持也不可或缺。出台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优化旅游环境......这些都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作为。

这个暑期,三亚酒店业的「寒冬」能否就此化解?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只有直面问题、主动求变,三亚酒店业才能在这场「寒冬」中找到破冰之路,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