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财经

曹德旺办大学,走的是步奇棋,说好的招生黄了,老爷子恐寝食难安

2024-05-28财经

【无心插柳,柳成荫——曹德旺办大学铩羽几经】

落红才刚从梢头飘零几许,杭州福耀集团就传来震惊消息——曹德旺先生倡办的福耀科技大学再度推迟开学!这已经是这所未生先焦虑的高校在短短两年内第四次改期了。面对坚决不削足的曹老板,外界哗然又作何解读?

回溯两年前的2022年5月,当曹氏父子在这块热土上驰骤挥斥,挖地三尺,誓将一所理工科大学落地生根之时,谁也难料,这个雄心勃勃的教育梦想,竟会如此艰难曲折,步履维艰。

一切要追溯到2022年年底。当时,曹氏爷孙二人几乎确立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学科设置,并任命了钟老前辈出任首任校长。按部就班,一月之后校园就将拉开设计蓝图,紧锣密鼓为2024年招生做准备。谁知,突如其来的一纸解聘书,却彻底打乱了原有的布局。

有关内部人士透露,两人在校园建设的理念方向上存在巨大分歧。钟老前辈希望借鉴清华浓厚的人文底蕴,将福耀科大打造成集工科与文理并重的综合型大学。但曹老爷子显然更偏爱一所单纯的"高等工厂",旨在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就这样,两位元老在观念上渐行渐远,最后不欢而散。钟老虽然离任,却为之后的观念之争留下了祸根。紧接着,第二任校长何鸿就上位了。不过,这位资深的土木工程专家显然也难以巧合曹老板的期望。短暂任职几个月后,何老就遭到了解聘。

此时距离曹氏父子许诺的2024年开学季,只剩下区区几个月了。后来接任的王树国,乃是享誉全球的物理学家,可谓德高望重。只是,时间已经太过仓促,王老是否能在滚滚而来的压力下,给出令曹氏满意的学科方案?这就成了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就在各界嗟叹曹德旺如此操之过急之际,福耀科大官网4月初突然发布了一条令人汗颜的消息——2024年无法招生!对于这一决定,外界哗然。种种迹象表明,这个超级学府现在正陷入僵局,无法确定自己的方向和道路。

有业内人士评论指出,曹德旺虽然是商界巨擘,但终究是个行业外人。缺乏系统的高等教育理念和运作经验,难免会陷入畸重于钱的窘境。如果光有一股子钻牛角尖之气,而没有周全的部署,轻率行事反而会适得其反。

而与此同时,各大高校也纷纷窃窃私语。有人暗嘲这是富人玩捧的游戏,空有钞票而无格局。亦有人调侃曹德旺把办大学当成是拿手的制造行业,生怕挖了个坑就能填上钢筋水泥,立时就能开学招生。

不可否认,在观望了两年的过程中,曹德旺或许已意识到,办大学远比他原先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从招生录取的机制,到人才培养的模式,从校园建设到学科设置,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与全国性的整体格局相衔接、系统谋划,决非易事。仅凭一时的冲动与钞票堆砌,是难以在这个庞大而有序的体系中闯出一片天地的。

那么,曹德旺是否会就此放弃这个雄心壮志的教育梦?还是会虚心学习,把一切经验和教训吸收消化,然后重新出发?时间或许会给出答案。

而在此次折戟之前,我们也不禁反思,究竟什么才是一所合格大学最根本的要素?

金钱固然重要,但远非决定因素。尤其是像福耀科大这个由企业拓展延伸出来的院校,它不该是家族企业的延伸,而应该是一所独立自主、理念先进的新型大学。它不该堆砌豪华的校园建筑,而应凝聚一批久经淬炼的师资队伍。更不该囿于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是要为祖国输送大批综合型拔尖人才。

可以说,这次的推迟注定会是曹德旺办学路上的一个里程碑。他或将因此重新检视自身的教育理念,调整发展战略,从一个av制球场菜鸟蜕变成为一位桀骜不逊的智者。只有真正走出父子公司的思维惯性,福耀科大才能在未来教育的大潮中建立自己的份量。

期待曹德旺能从这次经历中汲取教训,放眼祖国大地,高校众多,为人才辈出,摒弃狭隘的个人理念,虚心向教育界的前辈们学习。唯有如此,福耀科大才能在未来真正坐稳龙头的宝座,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力量。

无疑,曹德旺先生在这条布满荆棘的办学之路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2022年5月破土动工,到2024年4月宣布延期,整整两年的光景,在外界看来,这位玻璃大王阔步向前,实则步步维艰。

那些一而再、再而三的校长更迭,不过是这场内部权力角逐和理念碰撞的一个缩影。每当一任新贵上位,必然要试图实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学府"。然而,这种"理想"往往与曹德旺先生的期望相去甚远,双方自然就产生了分歧和龃龉。

纵观这一连串的波折,我们不禁想问:曹德旺先生当初倡办福耀科大,到底怀揣着怎样的宏图伟愿?又为什么会遭遇如此多的阻力和挫折?

从曝光的一些细节来看,曹先生似乎希望打造一所高端的"应用型"大学,旨在培养高级技术人才。这与其多年从事制造业的背景不无关联。作为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掌门人,他长期饱受高精尖人才缺乏的困扰。因此,福耀科大自然就被赋予了这样的使命。

然而,问题也正是由此而生。一所现代化大学,怎可拘泥于单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难道不应该追求知识创新和价值观的传承?单纯的"生产线"式输送人才,怎能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契合?

这种狭隘的理念自然与主持教育的校长们产生了直接冲突。前任钟老期望在福耀科大注入浓厚的人文理念,把它办成一所综合性大学。后继的何鸿和王树国也必然持有不同于曹先生的教育理念。种种分歧,终于导致了一任又一任校长的离职。

从这个角度看,曹德旺先生或许才是阻碍福耀科大发展的最大绊脚石。他的思维模式过于企业化、功利化,缺乏对现代高等教育本质的理解。因此,每当有不同理念的专家加盟,分歧和冲突就会接踵而至。

这也许正是外界质疑曹先生"把办大学当成制造业"的原因所在。一所大学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生产线,而是知识的沃土,人才的策源地。如果把它狭隘地等同于输送"产品",必然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不过,我们也要换位思考,站在曹先生的角度审视问题。作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掌门人,面对急剧的人才危机和科技竞争 压力,他自然希望能尽快拥有一所"自留地"。然而,现有的高校体制无法满足企业的迫切需求,因此他选择另辟蹊径,创办一所"私人订制"的大学。

这种独具慧眼和魄力的做法,固然可圈可点。但就像我们所看到的,它与传统教育理念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曹德旺先生未来迫切需要调整自己的思路,真正理解现代高等教育的内涵,而不是将之等同于企业生产线。唯有如此,福耀科大才能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

从这个层面上看,曹德旺先生目前遭遇的这一系列困境,恰恰是一次宝贵的"机遇"。通过这些挫折和教训,他有机会重新审视自身的办学理念,找到高等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最佳平衡点,使福耀科大不只是一所为企业输送人才的"工厂",更是一所能够引领时代、孕育创新的泱泱学府。

当然,这绝非一蹴而就。曹德旺先生需要放下身段,虚心向教育界的前辈们学习,摒弃一切狭隘的企业家思维,真正树立现代教育的理念。同时,他也需要用开放的胸怀,广纳贤士,倾听不同声音,而不是固步自封。有了正确的航向,福耀科大终将能够扬帆远航。

此外,社会各界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也应该抱有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我们应该客观看待福耀科大等民办高校的创办初衷和价值,而不是武断地将其等同于"富人的游戏"。事实上,多元办学体制的形成,有利于激发教育事业的活力,为祖国培养更多不同类型的人才。

当然,民办高校也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接受政府监管,与公办院校保持良性互动,而不是唯利是图、逐利自肥。唯有遵循这些基本原则,民办高等教育事业才能真正为国家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总的来说,曹德旺先生和福耀科大所经历的种种波折,或许只是中国民办高教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缩影。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让我们拭目以待,也诚挚期盼这一过程能释放出更多创新活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绵薪之力。

那么,您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期待曹德旺先生在未来能给我们一个合理的交代。让我们携手期盼,这个因始料未及的阻碍而荆棘遍布的教育梦,终能在坚实的理念与决心的滋养下,开遍理想的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