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财经

经济领域改革,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4-06-11财经
清洁能源让青海「风光」无限。
数字化为企业注入「智造」动力。本报记者 李娜 魏雅琪 摄
数字化为企业注入「智造」动力。本报记者 李娜 魏雅琪 摄本报记者 王菲菲
坚持以改革统领国资国企全局工作,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政策体系……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点改革不断突破,一批重要改革成果正在形成,一批推进经济发展的改革红利加快释放。
青海省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精准发力、蹄疾步稳,向更深层次迈进、向更宽领域扩展,不断深化经济领域改革,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和生机活力。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激活转型发展内生新动能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稳定经济大盘中发挥着「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改革,则是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一招。青海省国资委牵住改革「牛鼻子」,尽职履行省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工作协调机制职责,先后制定【省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2024年版)】【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主责主业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21个,形成「1+N」改革体系。
改革重在落实、成在落实。全省国资国企立足自身实际,开展差异化、个性化改革探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发展取得新突破,全省国资国企焕发新活力。
不断优化资本布局。支持推动盐湖股份基础锂盐、鱼卡二井田等一批重点项目投资建设。交控集团整合重组省路桥集团、青海湖旅游控股公司顺利完成,青粮集团组建成立,西矿集团、盐湖股份等完成10家所属公司内部整合。西宁特钢成功完成司法重整,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得到有效化解。
持续强化科技创新。2023年,监管企业累计投入科研经费17.28亿元,同比增长38.98%。1家企业新入围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11家企业入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西矿集团石煤提钒工艺、镁基土壤修复材料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汇信公司全省首个「揭榜挂帅」重大科技专项「盐湖老卤制备无水氯化镁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成功验收。
全力推进质效提升。实施省属企业领导人员队伍「锻造工程」,推动企业领导人员能力素质适应新时代国资国企发展需要。通过健全工作制度、完善运行机制、优化管理流程、明确岗位职责、严格监督检查等措施,全面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和水平。对标「一利五率」目标管理体系,「一企一策」科学构建差异化的考核指标,更加凸显企业投入产出效率和经营质量水平。
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国资国企坚持以改革统领国资国企全局工作,扎实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持续优化、安全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存量债务风险有序化解、国有资本实现保持增值,为持续推动国企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化民企发展环境
释放经济发展澎湃新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民营经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是改革的重中之重。青海互助天佑德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融合、福泽高原的特色之路,累计夺得18个世界大奖,成为传递青海民族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依托青海省清洁能源供应优势,用清洁能源生产多晶硅,是目前全国使用绿色能源比例领先的多晶硅制造企业。
近年来,民营经济已成为青海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据统计,青海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近54万户,占全省市场主体的94.2%。
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营商环境的优化突破。为更好地帮助企业发展,青海省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递次推进营商改革1.0、2.0、3.0版,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攻坚行动,在全国率先实现在业企业和重点领域信用风险分类「全覆盖」,营商环境便利度提升至86.8。
为进一步强化政策供给、提升服务水平,全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青海省政府结合工作实际和发展需求,印发实施【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了7个方面33条具体措施,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力求营造民营经济良好发展环境与提升自身发展质量相结合、鼓励支持和依法规范引导相结合、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与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相结合……民营企业纷纷为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叫好。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享受企业所得税15%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这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各级政府扶助民营企业发展的力度,增加了企业发展的信心与底气。」青海利亚达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洪岭说。
这正是改革释放出的巨大制度红利,青海正努力探索走出一条具有青海地方特色的绿色低碳循环的民营经济发展路子。
强化绿色科技创新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改革,要谋在「新」处、改在「真」处、抓在「实」处。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是青海打造数字算力产业的基础,更是青海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
如何变「绿电」为「绿算」、变「电缆」为「光缆」、变「瓦特」为「比特」?青海抢抓国家实施「东数西算」等重大机遇,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开辟发展新赛道。
走进青海省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一排排黑色机柜整齐排列,一台台服务器正在高速运转,无形的青海能源数据正在机房里往来穿梭……在新质生产力涌动向前的背后,强大的通信技术与网络能力,正为全省清洁能源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数据算力支撑。
今年1月,青海发布实施5项绿色算力地方标准,标志着青海成为全国首个制定绿色算力地方标准的省份;3月,以「保护高原生态、发展绿色未来」为主题的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推介会在北京举行,8个总投资123亿元的合作项目成功签约;4月,青海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数字化时代,打造绿色算力,发挥清洁能源优势和其他禀赋优势,这种绿色发展的理念既符合青海省自身所肩负的责任,也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
绿色算力涉及众多新兴产业领域,科技创新是其发展的根本和关键要素,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项目形成机制。今年,青海省科技厅联合青海省数据局联合印发【科技支撑青海省绿色算力基地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8年)】,加强算力、存储、网络和应用协同创新,驱动青海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孙晓东表示,将充分发挥中国电信云网融合优势,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激发算力「引擎」赋能,深入挖掘算力在数字政府、工业互联网、金融科技等创新应用场景下的融合应用。
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推动绿色算力向「新」之路越走越宽。青海将持续夯实创新基础,加快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建设,推动绿色算力与各行业融合创新,壮大绿色算力网络应用生态。
【青海日报】(2024年06月11日 第6版:综合新闻)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