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家运 北京报道
随着库存降低和需求回暖,涤纶长丝市场价格呈现持续攀升的态势,行业利润也随之逐渐修复。
金联创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江浙地区涤纶长丝(POY150D/48F)的主流商谈价格已攀升至7750—7950元/吨,相较5月初,增幅达到了4.67%。
金联创分析师徐加美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下游企业多选择在低位时适度备货,产销有所好转,涤纶长丝的库存压力因此得到缓解。在此背景下,涤纶长丝工厂挺价意愿强烈,利润逐渐得到恢复。
库存显著降低
涤纶长丝作为石化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其上游连接着石油化工类产品,下游则广泛涉及纱线、面料等纺织类产品。
回顾今年一季度,涤纶长丝行业面临高成本、低需求、高库存、低效益等问题的考验。然而,随着市场动态的变化,库存问题开始得到缓解。
徐加美向记者表示,今年1—4月,涤纶长丝市场并未如预期迎来需求的明显提升。相反,由于终端市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以及节前订单的提前消化、节后市场交投平平,导致涤纶长丝库存压力加大,工厂报价出现下跌,部分工厂优惠出货。即便如此,市场的去库存效果仍然有限。
转折点出现在5月中旬,随着涤纶长丝企业安排停产检修,库存开始明显改善。
根据百川盈孚报告,包括桐昆股份、新凤鸣和东方盛虹在内的国内涤纶长丝生产巨头,在5月中旬进行了装置减产,减产幅度约为10%。同时,荣盛石化和恒逸石化也有部分装置因长期改造而停车,分别影响到80万吨/年和48万吨/年的长丝产能,这将进一步导致市场总体供应量有所下降。
徐加美指出,从6月初的数据来看,涤纶长丝库存与5月初相比已有明显下降,目前尚处于可控范围。近期工厂以挺价为主,下游前期多已适度备货,现维持刚需,工厂仍有小幅累库可能。
隆众资讯分析师朱雅琼也表示,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涤纶长丝的库存仍处于偏高水平,但与5月中旬相比已明显下降。尤其是POY产品,库存曾一度高达一个月左右,但随着气温升高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库存已降至20余天。
金联创数据显示,截至5月30日,涤纶长丝整体库存为22—27天,其中POY库存为21—28天,FDY库存为18—26天,DTY库存为24—32天。
利润逐渐修复
在市场需求恢复和库存降低的双重推动下,涤纶长丝行业的利润不断修复。
朱雅琼表示,自5月中旬以来,涤纶长丝厂商库存向下转移,企业库存压力减缓,挺市意愿渐强,成交重心不断上扬,叠加龙头企业一口价成交,提振市场信心,市场商谈价格一路上行。
金联创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江浙地区涤纶长丝(POY150D/48F)的主流商谈价格已经达到7750—7950元/吨,相较于5月初,增幅达到了4.67%。
徐加美表示,自3月中旬以来,涤纶长丝企业利润普遍处于亏损状态。然而,随着5月下旬市场需求的回暖和库存的降低,涤纶长丝工厂的挺价意愿明显增强,市场价格开始企稳回升。目前,部分产品已经实现扭亏为盈,工厂现金流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
不过,当前涤纶长丝市场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朱雅琼认为,现阶段上游成本支撑不足,下游需求也进入传统淡季,整体需求量呈现下降趋势。尽管行业整体供应量有所缩减,且企业保价意愿强烈,使得市场暂时维持高位盘整,但盘久必跌,若无其他利好消息提振,市场难以维系高位。然而,由于目前聚合成本持续下降,涤纶长丝市场仍然能够在高位震荡中维持现金流的稳定,并实现多数品种的扭亏为盈。
中研普华研究员张星向记者表示,预计2024年涤纶长丝行业的新增产能将有所放缓,同时存在一定的淘汰产能和长停产能,净增产能可能呈现负增长,供应压力有所减缓。另外,下游新订单减少、招工困难等因素可能导致下游开工率提升缓慢,市场出现供需不匹配的情况。
对此,张星建议,技术创新将成为涤纶长丝行业竞争的关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涤纶长丝材料、生产工艺和技术的不断涌现,为行业内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会。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同时,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消费者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此外,行业内的企业需要更加注重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合作,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通过加强产业链整合,企业可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编辑:董曙光 审核:吴可仲 校对: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