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财经

中国经济「熬」时代来临,以后「大环境不好」才是常态!

2024-07-21财经

专栏 | 政经观察

上周二文章分析完,说今年要实现GDP增长目标5%有点难,很多人忧心忡忡问我: 2024过半,经济增长速度还在下滑,中国经济这趟车还能不能继续往前冲了?

确实,对于大多数经济体来说,如果在短期内遭遇危机或受到外部冲击,经济多半会出现负增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衰退」,如果长时期得不到扭转,就可能演变成「萧条」。三十年前,俄罗斯和东欧一些国家就是在实施了激进的休克疗法之后出现了大幅度下降,经济学家把这个现象定义成「L型」的衰退。

不过, 中国现在每年还有5%-6%左右的经济增长,所以我们不是在衰退,只是增速放缓,这点大家要搞明白。

过去中国经济就像跑车一样高速增长,但现在要换成中高速,在速度上就下了一个台阶,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大环境变差」云云,其实就是我们近几年常说的经济新常态。

这是中国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表现,我们无法改变,就只能与之斗争,与之和解。

而且, 这不是一场短暂的风暴,而是一场可能长期持续的「气候变迁」, 每一个人都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01 认清形势,中国早已进入经济新常态

自从「大环境变差」以来,很多人在怀念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觉得过去那套经济增长模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金钥匙。

也就是所谓的「中国模式」,投资驱动,大干快上,把资源往几个热门领域一砸,GDP就呼呼往上蹿,这种大兵团粗放型作战确实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但现在已经玩不转了——时代变了,国内资源紧张,国际形势也在变,咱们再这么干,那就是自掘坟墓。

什么是高质量的发展?简单说,就是 投资得有回报,产品得有市场,企业得有利润,员工得有收入,政府得有税收,环境还得越变越好。

但咱们跑了几十年,现在 资源不够用了,传统产业和房地产投资到头了,环境污染也受不了了,特别是产能过剩 ,钢铁产能12亿吨,产量才8亿吨,现有房屋存量能满足10亿人的住房需求,但我们的城镇人口只有7亿多,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更是市场的失衡。

此外,我们还 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百姓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经济停滞不前,还有生产率增长放缓、资本分配效率低下、资源错配 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今天就不展开了。

外界说咱们是「路径依赖」,这词儿其实用得不对,真正的「路径依赖」是指目前的路径实行成本低,可 咱们过去的发展模式其实是有很高成本的。

加上国际形势也在变,外需萎缩,得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过去由于WTO、全球化,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但现在信息革命一来,生产和消费模式都变了,不再是全球生产集中在一个地方,而是生产跟着市场走的分布性生产,这对我们也是个巨大的挑战。

所以说, 我们必须得换一种活法了, 以前咱们是「大干快上」,拼速度,拼规模,像个小伙子浑身使不完的劲儿。但现在,我们从毛头小子变成年人了,得更注重内涵,更注重质量,更注重可持续性。 就像一个人以前靠吃快餐长大,现在要开始注重健康饮食了。

其实 2008年金融危机就给了咱们一个反思改革的良机, 可当时「中国模式」响当当,大家觉得中国能取代美国。

在2008年以前,我们还不怎么鼓吹「中国模式」,而是强调自己的独特性,你们走你们的,我们走我们的。可惜后来自信过头, 错失了改革的黄金时期——在本该进行改革的时候没改革,反而加强了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所以那4万亿刺激政策,一开始看着效果不错,可到了2010年,「药效」就越来越弱。

因为说白了, 中国经济的问题是慢性病,目前的问题也不是周期性的,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反弹, 而将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

这不是打一针鸡血就能好的,必须通过改革体制慢慢调理,从深层次反思和改革中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 不能再简单以生产总值论英雄,而要从粗放型到集约型,从依赖投资到激发市场活力。否则,总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

02 经济新常态之下,得学会做「加减乘除」法

做加法·发现培育新的增长点

国家层面,要抓紧时间调整经济结构,给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政策要宽,让市场活起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唱主角。 现在那些火得一塌糊涂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哪个是政府坐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都是市场竞争逼出来的,是「放」出来的结果。

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创造更好市场竞争环境,而不是经常像天气一样突变,比如前阵子 忽然就说要成立个警税合成作战中心,让民营企业把30年的税单都翻出来晒太阳。 有的五个亿的账,三个亿的罚单就飞过来了,这还让人活吗?30年前的政策、经济环境、法律制度,现在翻出来还能当真吗?

那些手里有权的、执法的、当官的,他们自己能不能经得起30年的倒查?有些 自己屁股不干净的贪官污吏反过来查辛苦打拼的企业家 &交了中国59%税收的中小民企,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真正有钱的既得利益者早就跑到国外去了 ,反而是人出不去,钱也出不去的民企,本就已经风雨飘摇,没得到扶持就算了,还要雪上加霜。这种政策必须得好琢磨琢磨,别让辛苦干事业的人成了经济寒冬的牺牲品。

企业层面,得有点儿「变废为宝」的巧思和「见缝插针」的机智, 抓住数字经济的脉搏 ,但也 别光喊创新,得真刀真枪干起来, 多尝试新方法、新技术,哪怕是小改进,也可能带来大变化。

就像那句老话:「树挪死,人挪活」,这时候就得有点儿「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才能找到新的增长点。

做减法·压缩落后过剩产能

国家层面, 必须来个大扫除,把那些落后的产能给清理出去,把过剩的差能给优化了。

以前是政府觉得哪个行业投资过热了,就伸手去调;觉得哪个领域投资不足,就大手笔投入。A干不了,就让B去干。从来没想过,A和B该不该做,这就是为啥咱们一直在这个怪圈里打转。

因为 政府总想做那些能体现政府优势的事情 ,虽然到处在讲「调结构」,但调结构的主角也不是市场,而是政府。比如大规模城市化、强调国企, 因为做这些事情更能体现政府的优势。

殊不知, 生产之所以过剩就是没按市场规矩出牌,放水养鱼不如放权给市场, 通过兼并重组主动减量,把那些过剩的产能给压下去,让市场来决定谁上谁下,让该退出的退出,该破产的破产,实现优胜劣汰。政府要做的不是规定哪些行业和具体企业应该退出破产,而是要确保企业破产后,社会不会出大乱子。

企业层面,要学会给自个儿的背包减重, 扁平化管理,砍掉那些不赚钱、没前景的业务,或者创新业务模式,比如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用共享经济模式减少投入,总之在各个环节降本增效,优化资产配置,集中精力做自己擅长的,其他的可以外包或合作,把资金投到回报率高的地方。

就像那句话, 「少即是多」,有时候减法做得好,收获反而会更多。

做乘法·全面推进模式创新

国家层面, 产业链得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得发展,数字经济也得创新。

以前咱们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推动经济,重工业、低端制造业唱主角,现在得转向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得靠科技创新驱动。

但一直以来, 创新都是「高冷神秘」科研机构的专利, 高高在上,封闭得很。殊不知,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全球性的,单靠某些国家、政府或企业单打独斗是解决不了的,现在得玩点大的,把过去那套高冷的创新模式给翻新一遍,也就是 所谓「创新的创新」,它必须是开放的,是自下而上的,是大家一块儿玩的社会创新模式。

企业层面,要有点儿「借东风」的智慧,把政策用活用好,给自己的发展加把火。 国家支持的科研项目,设立的创新基金,建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企业都得积极用起来,就像找金主一样,抓住一切机会。就像那句老话,「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做除法·扩大分子、缩小分母

说白了,就是 把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提上去,这才是咱们的终极目标。

作为一个经济体,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民众,还是要维护少数人的权力?其他问题都是技术性的,但这大前提要是弄错了,那后面的都白搭。

制定经济政策不应该以官员升迁为重,而应该看13亿人的生活是否提高。

首先得 解决国民收入问题,让中产阶级和低收入群体的钱包鼓起来 ,让他们敢花钱,愿意花钱,其次,教育、医疗这些基本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得提上去,教育公平得推进,这是咱们的根基。

企业也得有点儿大局观,不能光看眼前的小利 ,首先得让员工的钱包鼓起来,让员工更有干劲儿,更有创造力,其次得注重员工教育和培训。此外,企业也可以和政府合作,提升企业形象。总之,得有点儿「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有点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远见。

说到底,全国上下必须要有一个共识: 我们现在要的是长远发展,要持续繁荣,而不是一时的痛快。 这过程中,得有点儿耐心,提高换挡降速的容忍度,先筑底、后回升。

/

中国经济现在有点像长跑运动员,速度虽然慢了点,但还在跑道上稳稳地跑着。要想再加速,不是简单吃点兴奋剂(刺激经济)就行,得从根本上提高体能(改革结构),调整呼吸节奏(改善资本分配),这样才能跑得更长远。

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不是一个周期的结束,而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在这个大背景下, 企业和个人要放平心态,同时也得有点儿新招数来应对。

特别是企业,必须把创新当作家常便饭,同时学会转型升级,紧跟市场需求找新的增长点,比如从制造转向服务,或者从线下转到线上,多听听市场的声音,多看看外面的机会,别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闭门造车。

就像一个果园,早期好摘的果子都被摘得差不多了,现在要摘更高、更密的果子,自然要多费些劲, 我们要开始学会用梯子,甚至发明新的采摘工具来应对这个新常态。

我们要做的,不是怀念过去那些容易摘的果子,而是学会和这些风险共存。只有这样,才能 像冲浪一样,不论经济大浪如何起伏,都能找到自己的节奏,稳稳地站在浪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