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山东「期中考」成绩单发布。数据显示,山东上半年生产总值46677亿元,同比增长5.8%,跑赢全国0.8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966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8269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25442亿元,增长5.2%。
放眼全国,山东上半年名义增量达到2552亿,位居全国第二,固投、社消等多项关键指标增速均位居三大经济省份的第一位。
一系列数据成色足、沉甸甸,展现了 「走在前、挑大梁」的山东担当。
1.
翻看山东半年报,「稳」的特征鲜明。「稳」在生产供给平稳增长,市场需求回升向好。
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59.1亿元,同比增长3.9%;夏粮生产再获丰收,夏粮面积达6036.3万亩,增长0.4%;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其中6月份增长8.0%。
再看消费、投资、出口,被视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跑得也相当「稳」。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96.3亿元,同比增长5.5%;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货物进出口总值1.62万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出口9954.3亿元,增长9.1%。
其实,山东的「稳」不足为奇。近年来,山东把科技创新作为强省之本、动力之源,2023年,全省研发经费投入突破2300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攀升至55318件,同比大增13.6%。
政策资金扶持下,产业创新能力不断被激发。山东从大棚种植、科技育种、无土栽培等方面入手,让科技赋能农业生产。而工业在新技术的作用下,约束传统产业发展的各种瓶颈得以突破,同时,在传统产业优势之上又催生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关联产业。譬如当下山东在「新三样」赛道上奋楫前行,并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今年前5个月,全省「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57.4%,其中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分别增长51.4%、58.8%、61.2%,助推外贸出口高质量发展。
面对当下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挑战,「稳得住」是一种能力。「稳」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进」的力量也就得到积蓄。
2.
「稳」的背后,折射出山东经济迈向质优的深刻变化。
6月30日,随着莱州大型盐碱滩涂光储一体化项目一期正式并入电网,山东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了10050万千瓦。至此,山东成为全国沿海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过亿的省份。
新能源装机超1亿千瓦,意味着一年可以发出1900亿度「绿电」,可满足全省城乡居民两年的生活用电需求,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4亿吨。
2018年1月,国务院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山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7%,六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2%。
2022年,山东又被赋予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从「新旧动能转换」到「绿色低碳发展」,山东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可谓越走越宽,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
上半年,全省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9个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95.1%,较一季度扩大2.4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原材料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其中,有色、化工等行业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16.2%、11.6%。全省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较一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从重点产品看,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等高端化、智能化相关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23.5%、24.1%。
透过数据看成就,我们可以发现不仅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焕发新活力,产业革新的脚步也愈发矫健,山东经济向「绿」向「新」转型的发展态势更加明显。这也意味着,山东既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切实起到了「走在前,挑大梁」的作用,也为下半年高质量发展不断累积优势条件。
3.
一些省份往往在下半年放大招,经济占比更高,也就是说,考验山东经济韧性的时刻到了。
工业经济仍旧是山东发展的压舱石,也是推动山东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今年是山东作为「新旧动能转换试点」第七年,按照十年规划,山东已经度过了转型发展的阵痛期,迈入「腾笼换鸟」产业升级的收获期。尤其是伴随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不断深度融合,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成为山东经济韧性强的重要保障。
2023年,全省新增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3个,获批全国首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培育「产业大脑」32家,数字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至47%,产业的竞争新优势聚集壮大。
山东还聚力突破新兴产业,布局建设了空天信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尽管产业规模和先进省份相比产业规模还不够大,但已经形成一定量级的产业集群,为山东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当前,山东7个集群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首位。
山东的韧性还体现在山东几乎每座城市都能因地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比如,同样是沿海城市,海阳依托港口位置相对独立的天然优势,建设东方航天港、发展商业航天产业,成为我国首个海上火箭发射母港;烟台打造大型海洋牧场综合体「耕海一号」;青岛向海问药,研发制成「注射用BG136」,是国际首个免疫抗肿瘤海洋多糖药物,有望为治疗恶性肿瘤增添新的方案。
更重要的是,互相之间还可以优势互补,握指成拳。今年1月,中央给山东送出一份「大礼」:济南都市圈获批。自此,山东进入济南、青岛「双都市圈」的发展阶段。今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要高水平建设济南青岛两大都市圈。
其中,济南都市圈以实施「强省会」战略为牵引,抓好城际高铁、跨区供热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等城市协同融合发展。青岛都市圈以实施「强龙头」战略为抓手,推进交通、产业、民生、安全等领域50个重大项目,加快突破青潍日同城化、青烟一体化。支持烟台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都市圈的构建,不仅拉近城市之间的距离,更将助推城市间的产业协同合作迈向新高度。
此外,山东在补短板上也下足了功夫。近年来,山东相继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全省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政策效应开始持续显现。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32个行业大类中,27个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达84.4%。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1.9%、10.3%、17.4%和15.3%。
走在前,山东方向明、步子稳;挑大梁,山东人心齐,底气足。迈上GDP9万亿台阶,冲向10万亿的坐标,山东,值得我们期待。(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于君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