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最近对中国市场态度大转弯,从唱衰到准备抄底,引发了一场资本争夺战。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后,中国股市迎来大涨,上交所甚至一度宕机。高盛迅速调集三名"大将"来亚太地区,准备把握这个"抄底时机"。中国央行的一系列政策让人民币资产价格快速上涨,高盛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事件经过】
2024年3月中旬,高盛发布了一份令人瞠目结舌的报告。这份报告宣称中国今年将无法实现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并将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测从之前的4.9%下调至4.7%。这份报告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人开始担忧中国经济前景。
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了高盛的预期。就在高盛唱衰中国经济的美联储突然宣布降息50个基点。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全球金融市场。中国股市更是受到了强烈刺激,三大指数集体大涨。
2024年3月20日,沪深两市迎来了惊人的成交额,单日突破1.4万亿元人民币。这样的交易量让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系统都承受不住,一度出现宕机。沪指更是一路高歌猛进,突破了3200点大关。
面对如此火爆的行情,市场上开始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些专家信心满满地表示,"最悲观的时刻已经过去了,3000点只是起点不是终点"。这种乐观情绪迅速蔓延,带动更多投资者入场。
高盛显然也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判断可能出现了偏差。3月22日,高盛全球市场部董事总经理斯科特·鲁布纳公开发声,称这次A股的上涨势头不可小觑。他表示,期待已久的中国股市复苏可能终于到来,市场上已经开始出现FOMO(害怕错过)心理,市场共识正在发生转变,这次上涨可能不是逆势交易。
意识到可能错过了大好时机,高盛立即采取行动。3月25日,高盛宣布调集三名重量级人物:吉田·野野(Yoshihiko Yano)、拉格哈夫·马利亚(Raghav Maliah)和埃德·维蒂格(Ed Wittig),共同出任亚太地区的并购业务联席主管。这三位"大将"的任务很明确,就是要抓住这个"抄底中国资产"的绝佳机会。
高盛的行动似乎还是慢了一步。就在他们调兵遣将的中国央行也没有闲着。从3月底开始,央行接连放出大招:降准、降息、降低存量房贷款利率,这一系列措施迅速提振了市场信心。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4月初,中国政府宣布拿出8000亿元人民币作为"股市专项基金"。这种规模的资金直接投入股市,在中国金融历史上都是罕见的。这一举措无疑向市场传递了强烈的信号:政府是铁了心要救市,而且是不计成本的那种。
随着这些政策的出台,中国资本市场彻底沸腾了。从社交媒体到办公室茶余饭后,股市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甚至连街边早点摊的老板都开始琢磨着要不要开个股票账户,来一把"股海淘金"。
4月中旬,中国股市的热度持续攀升。沪指一度突破3500点,创下近两年来的新高。深圳创业板指数更是一度逼近3000点大关。这种疯狂的上涨势头,让那些原本准备抄底的外资机构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高盛等机构原本的如意算盘是趁着人民币资产被低估,大肆抄底抢夺财富。但现在,他们发现自己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人民币资产的价格已经快速上涨,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4月20日,高盛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安德鲁·蒂尔顿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承认,他们可能"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他表示,虽然中国市场仍然存在机会,但现在的入场成本已经大幅提高,需要重新评估投资策略。
与此其他国际金融机构也开始重新审视他们的中国投资策略。花旗、摩根士丹利等机构纷纷发布研报,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他们不得不承认,中国政府的政策效果超出预期,经济复苏的势头比他们之前预计的要强劲得多。
4月底,中国股市的狂欢仍在继续。沪深两市的日均成交额稳定在1.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比年初翻了一倍多。外资虽然仍在持续流入,但速度明显放缓。他们发现,想要在中国市场捡便宜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5月初,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超出市场预期。这个数据无疑给了那些看空中国经济的机构当头一棒。高盛等机构不得不再次修正他们的预测,将中国全年GDP增长预期上调至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