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累计引进产业类项目278个,500强企业项目60个
济南起步区转入成形起势新阶段
本报济南4月25日讯 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获批三周年建设发展情况。三年来,济南起步区累计引进产业类项目278个,其中500强企业项目60个。2023年,济南起步区全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0亿元,较2020年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较2020年增长201%;规上工业总产值较2020年增长227%,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省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作用加速释放。
2021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正式拉开了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起步区的大幕。济南市委常委,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斌介绍,三年来济南起步区对标建设实施方案,系统谋划、加快建设,各领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从开局起步快速转入成形起势的新阶段。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田园城市的发展目标和「三个优先」建设路径,济南起步区「1+4+16+N」规划体系整体落地,总体进入实施阶段。探索「总师负责制」,高标准推动黄河新城的美好蓝图变为实景。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全面启动建设,崔寨产业新城初具规模。
锚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方向,济南起步区编制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产业机会清单,塑造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车、「泛航空」、新材料三条产业链。落地了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计算技术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碳中和研究院4家「中科系」科研院所。聚力谋划未来产业,在崔寨片区规划了5200亩的未来产业园。
济南起步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规划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开工建设黄河生态风貌带和7条生态廊道,绿地总面积达到258万平方米。2023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在建绿色建筑总面积超过1300万平方米,2023年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61%。
济南起步区是山东着力打造的国家级开放平台。当前,济南起步区正在系统谋划推进中新(济南)绿色智慧示范区规划建设,在城市副中心划定了27.7平方公里作为示范区的载体,采取分区建设模式推进。其中,首开区目前已启动街区详规与城市设计,融合区定位为生态商务区(EBD),已筛选出13个合作领域,拓展区已启动概念设计。
新城崛起,交通先行。起步区在黄河起步区段42公里的河道上,整体规划了21处跨河通道,建成后跨河通道平均间距缩小到2公里。目前,已建成使用的跨河通道共有9处,在建的跨河通道共有5处,分别为济南黄河齐鲁大桥、黄河大桥复线桥、济滨高铁(308国道)公铁两用桥、济南黄河黄岗路穿黄隧道、济南黄河航天大道隧道。其中,齐鲁大桥、黄河大桥复线桥预计今年年底建成通车,济滨高铁(308国道)公铁两用桥计划2026年9月完成建设,黄岗路穿黄隧道计划2026年9月具备通车条件,航天大道隧道预计2027年9月具备通车条件。
下一步,济南起步区将继续按照前期规划,谋划推进奥体西路通道、腊山通道、顺河通道、东城通道等跨河桥隧以及鹊山通道、华山通道、药山通道等跨河慢行通道,实现「桥隧缝合两岸」、南北联动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加快形成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示范引领效应,引导绿色低碳产业资源加速集聚,济南起步区编制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产业机会清单】。【清单】主要涵盖了起步区主导产业、未来产业、城市副中心示范区、产业服务机构等四大领域的73项机会。
(记者 刘飞跃 胡沥中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