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财经

「中国品牌日」系列报道鹰城篇

2024-05-12财经
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更多品牌的锻造,铸成发展的品质和成色。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时提出了「三个转变」重要论述,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品牌指明了方向,更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载体。2017年5月10日「中国品牌日」设立。
2024年第八个「中国品牌日」到来之际,透过河南日报「中国品牌日·美豫名品」全媒体系列报道,感受鹰城品牌力量。
从中原煤城到中国尼龙城
——平顶山尼龙产业发展纪实
□蔡长伟 李修乐
近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与以色列屹立集团签署协议,双方将在平顶山合资建设尼龙66民用丝项目,这标志着该集团将进军尼龙66民用丝高端市场,进一步延伸平顶山尼龙产业链。
产能亚洲领先的尼龙66盐生产基地——尼龙化工公司
从采煤卖煤的传统能源产业,到加速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领域拓展,平煤神马集团的步伐也折射着平顶山市的转型之路。
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的平顶山,今天向新而行、迅速蝶变,大力建设中国尼龙城,赋予「一块煤」全新意义,实现了由燃料到原料,再由原料到新材料的高端演进,「中原煤仓」向着新材料之都迈进。
立足传统优势 加速转型发展
连绵山岭中,蕴藏着煤海。广袤平原下,存储着盐矿。
平顶山是新中国第一个自行勘探设计、开发建设的特大型煤炭基地,是国内品种最全的炼焦煤和动力煤生产基地,优质主焦煤品质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现有煤炭保有储量中炼焦煤占比达54.6%。改革开放之初,煤炭在平顶山GDP中所占比重达90%以上。
同时,平顶山叶县岩盐资源丰富,展布面积400多平方公里,储量约3300亿吨,品位居全国井矿盐之首,素有「中国岩盐之都」美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正式开采。
和许多资源型城市一样,多年来平顶山凭借资源优势快速发展,但也形成了偏短偏粗偏重的产业体系,如何转型发展成了必答题。
从2016年起,平顶山立足资源优势,提出建设「中国尼龙城」的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大尼龙、全产业链、国际化、创新引领」四大战略,推动全市煤化工、盐化工、尼龙化工「三化一体」协同发展,一块块煤浴火重生,描绘出新的产业链图景。
2019年,以尼龙新材料为引领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中国尼龙城上升为国家战略。2022年,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尼龙城」。
广泛用于国防航空航天的芳纶特种产品
平顶山市和平煤神马集团政企联动,按照「一核两翼」的布局打造千亿级中国尼龙城,即以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为核心,建设上游原料基地;以平顶山高新区和叶县产业集聚区(现为叶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为两翼,分别建设尼龙下游深加工基地和聚氨酯、PC原料及下游深加工基地,走出了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2023年,平顶山成立了中国尼龙城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健全完善中国尼龙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机制的意见】等,全年推动实施尼龙新材料省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300亿元,截至12月底已完成年度投资73亿元。
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积厚成势、行稳致远,平顶山尼龙产业日渐壮大。
目前,平顶山已经形成从上游的煤炭开采,到煤焦化工、尼龙原料,再到下游的尼龙聚合、改性、纺丝、织布、印染,以及聚氨酯、聚碳酸酯、工程塑料制品等全产业链条,打通了世界最完整的煤基尼龙化工产业链。
坚持创新驱动 不断取得突破
平顶山市近年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牵引,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汇聚一流创新要素,各项科技政策措施亮点频出、扎实落地,实现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变,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出台【平顶山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等一系列科技政策和奖励文件,构建完善「引育用留」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昔日的中原煤城,创新正成为其最鲜明的标志。
在中国尼龙城建设上,平顶山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创新高地不断隆起,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引进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刘中民、陈文兴、朱美芳等院士专家40余名,与河南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签订了技术和人才合作协议。
支持平煤神马集团与尧山实验室、河南省科学院平顶山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过程所深度合作,组建「生物基中心」等四大研发中心,建设完成尼龙城中试基地,逐步构建「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产学研用全链条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推动尼龙新材料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全链式改造提升。
支持本地企业与知名科研院所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先后突破己内酰胺和对位芳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多型催化剂国产化替代、原液着丝技术等制约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实现了主要产品的高端化、差异化、国际化发展。
2023年6月,由省政府、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尼龙产业发展大会在平顶山市举行,汇聚众多国家级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尼龙领域龙头企业,共同交流尼龙产业发展经验,推进尼龙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引领,持续发力,平顶山不断取得尼龙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在尼龙新材料上,创出己二腈、氨基己腈等尼龙关键原材料颠覆性技术,突破阻燃纤维、芳纶制品、PC等差异化、高端产品的重大生产技术,带动尼龙产业产品快速迈向中高端、进入关键环。
如今,平顶山尼龙66工业丝产能14万吨、帘子布产能8万吨,生产规模世界第一;尼龙66盐产能40万吨,生产规模亚洲第一;尼龙66切片产能24万吨,生产规模居于全国首位;己内酰胺产能40万吨,生产规模国内第一梯队;己二酸产能50万吨,市场流通量国内第一。
延链补链强链 壮大产业集群
今年一季度,位于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的平煤神马集团河南神马氢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氢氨项目投产,比预期提前4个月。该项目的投产,壮大了尼龙产业链源头,可解决原材料供应缺口大、采购运输成本高、无法稳定供应等问题,将有效助力中国尼龙城发展。
这是平顶山多年来不断延伸尼龙产业链条、壮大尼龙产业集群的缩影。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发展公司
1981年,平顶山锦纶帘子布厂生产出全国第一卷「神马」牌尼龙66浸胶帘子布,这是平顶山尼龙产业发展的第一步。
中国尼龙城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孕育出鹰城活力奔涌的现代尼龙化工产业。
中国尼龙城产业布局为「一基地两集群」,即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尼龙原材料基地,并利用尼龙原料优势,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大力发展尼龙下游深加工产业,打造尼龙化纤纺织、工程塑料两大产业集群,协同发展聚氨酯、聚碳酸酯等产业,最终实现煤化工、盐化工、尼龙化工「三化一体」协同发展。
如今,尼龙新材料产业已经成为平顶山市的核心主导产业、首位产业,产业链上、中、下游齐发力,好项目大项目不断落地,尼龙新材料产业集群持续提质升级。
目前,中国尼龙城共入驻相关企业和项目200余个,尼龙城制造业税收占全市制造业税收的比重达30%。2023年平顶山各类尼龙新材料产品产能达300万吨,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今年平顶山计划实施尼龙新材料产业及相关项目70个,总投资492.4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39.35亿元,包括尼龙原材料及切片、尼龙原材料及切片、服装纺织等产业项目,围绕尼龙新材料产业链持续强链、延链、补链,不断扩大尼龙产业版图。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尼龙城正朝着新目标迈进。
高质量推进尼龙新材料产业链发展,到「十四五」末,力争建成「三个100万吨」(100万吨己内酰胺、100万吨己二酸、100万吨尼龙切片)的尼龙原料规模,主要产品产能达到500万吨,产值规模突破2000亿元,成为中国首位、世界领先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35年,产值规模达到5000亿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竞争力最强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
从资源型城市到尼龙城,从一煤独大到材料之都,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平顶山正在华丽蝶变。
中国尼龙城大事记
●2016年
平顶山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中国尼龙城」的发展战略。
●2018年
河南省政府印发了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中国尼龙城上升为省级战略。
●2019年
以尼龙新材料为引领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中国尼龙城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0年
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尼龙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2022年
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尼龙城」。
●2023年
第一届中国尼龙产业发展大会在平顶山举行。
转型提质塑造新优势
——平顶山电气装备产业观察
□蔡长伟 郝森森 王福亚
平顶山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电气装备产业是其传统优势产业。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电气装备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近年来,平顶山向新而行、向质发力,全力推进电气等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延链补链强链,持续壮大产业规模,努力打造国际领先的电气装备产业集群。
产业基础雄厚
2月29日,在甘孜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随着业主单位负责人的一声令下,中国电气装备下属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高电气)为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甘孜站高海拔示范建设项目供货的1100千伏GIS设备现场安装正式启动。
平高电气研制的世界首支高海拔特高压复合套管通过真型绝缘试验
「平高电气1100千伏特高压产品是彰显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实力和高端制造水平的大国重器,目前设备现场安装全部实现数字化管控。」平高电气相关负责人说。
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高压交流工程,且处于重冰区,施工难度大、建设条件差,对电气设备性能要求非常高。
助力高海拔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又一次彰显了平高电气的技术实力。
平顶山市电气装备制造业项目主要集中在高压、超高压开关及零配件产品等的开发生产领域,形成了以输变电设备为核心的电气装备产业,在高压、特高压等领域具备雄厚的产业基础,尤其是特高压开关具备核心技术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在配套的中、低压成套电气设备领域具备较强的实力。
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特高压生产车间内景 杨红亚 摄
其龙头企业平高电气是国内电工行业重大技术装备支柱企业和我国特、超高压开关重大装备三大研发制造基地,高压产品体量最大、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完整,550kV及以上产品市场占有率最高,特高压产品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龙头企业实力雄厚,新企业也不断涌现。
从一家维修变压器的小作坊,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而在郏县带动形成电气产业园,平顶山天晟电气有限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立足产业基础优势,近年平顶山电气装备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集聚度、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不断发展壮大。
狠抓项目建设
近年来,平顶山成立了电气装备产业链暨平高电气产业园项目协调工作专班,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全市电气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建立电气装备产业链项目库,对重点项目实行月调度,及时了解项目进展中存在的困难,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围绕【平顶山市电气装备制造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电气装备重点发展以下板块:依托平高电气超特高压龙头企业优势发展高压、超特高压输配电装备;依托高新区、郏县发展高中低压成套电气设备;依托平高电气发展高压避雷设备和系列互感器产品。
平高电气员工正在对产品进行出厂前试验 杨红亚 摄
紧扣电气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平顶山坚持「项目为王」鲜明导向,深入落实「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的理念,密切部门联动,加强协调服务。今年以来,平顶山实施动态管理、月调度制度,继续紧盯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按期竣工率,全力助推项目建设。
目前,电气装备产业链重点项目共16个,总投资78亿元。其中天晟电气公司5G+数智化工厂项目、河南恒赛智控科技公司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研发生产项目等7个项目已建成投产,郏县高端智能电气制造基地项目、鲁山县恒海智能电网设备制造基地项目等在建项目进展顺利,不断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积蓄新动能。
推进链式招商
今年以来,平顶山高新区围绕电气装备制造产业链完善「四张图谱」,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今朝智能电气设备研发制造、易能达装备式预制舱变电站研发制造、发荣智能家居研发制造、恒益安高压配套电器元器件、巨荣中低压输配电成套设备研发生产5个项目实现当季签约、当季开工。
这是平顶山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的一个缩影。
郏县博时达集团河南公司一角
平顶山坚持开展大员招商工作,以市县主要领导挂帅,紧盯行业龙头和独角兽企业,瞄准有良好基础的企业、组织,如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电力装备技术研究院、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江苏能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等,加快推动合作协议签订进度,以产业投资、项目建设、成果孵化等方式促进本地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围绕电气装备产业链,各相关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重点企业统筹谋划部署,着力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招商,组织开展小规模、高精准招商活动,多方出击,外引内联。
天晟电气公司是一家集电力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安装于一体的民营企业,产品在国内同行业民营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之前周边上下游配套企业少,生产成本降不下来,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只能望洋兴叹。」天晟电气总经理周晓亚说。
郏县中原电气城
县里得知这一情况后,上马郏县高低压电气专业园项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大上下游企业、关联企业的招引力度,吸引近10家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园区内形成包含铁芯、电磁线、电器元配件三大核心制造、安装、销售等项目的产业链,产品配套率达75%以上,郏县打响了「中原电气城」品牌。
用心服务企业
近日,平顶山高新区电气装备产业园区内,长沙岱联机械有限公司预制舱变电站研发制造项目生产设备安装工作正有序进行。
得益于电气装备产业园区提供的项目选址、工商执照办理、项目备案等全程「一站式」服务,该项目从考察洽谈到落地仅用2个月时间,满产后可实现年产1000台预制舱变电站设备,营业收入可达1.5亿元。
平顶山用好「万人助万企」平台,聚焦电气装备产业链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宣传「机器换人」和「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认定等惠企政策,积极争取省、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等各类资金,争取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到政策支持,促推动电气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平顶山还出台支持平高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意见,助力企业实现核心技术一流、经营实力一流、产品服务一流、公司治理一流、人才团队一流、品牌价值一流「六个一流」目标。
截至2022年年底,平顶山规模以上电气装备制造企业总数60余家,产值近200亿元。截至去年9月份,全市电气装备制造企业总数109家,营收逾146亿元。形成了具有较强产业优势和完善产业结构的输变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在国内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河南平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张亚垒 摄
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平顶山电气装备产业也实现了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目前平高电气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下属企业平高东芝(河南)开关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库柏爱迪生(平顶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被评为省级绿色工厂;平高电气「车间智能排产」项目被工信部评为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下属企业河南平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等电气装备企业先后被省工信厅评为智能工厂或智能车间。
行而不辍,厚积薄发。一个个项目加速落地,一项项举措深入实施,平顶山电气装备产业正阔步前进,加快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走进平高电气,处处都能感受到企业在以科技创新提升服务新质生产力能力的浓厚氛围,这里全面攻克了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开关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工艺和工程实施等一整套核心关键技术,成功研制了多个创造「世界首个」和「世界之最」的高压开关产品。在意大利、西班牙、巴西、哥伦比亚等国家成功带电运行600余台产品,环保设备打入欧洲高端市场,持续不断擦亮「平高」国际品牌。
走进平顶山高新区,今朝智能电气设备研发制造项目、易能达电气年产1000台预制舱式变电设备制造项目等加紧建设,锻长板、补短板,高、中、低压全方位发展的配电侧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察势则明,用势则强。平顶山勇于突破自我、优势再造,立足传统产业基础,加快培育全新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按照规划,力争到2025年全市电气装备产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在高质量发展竞跑中努力实现争先进位。
做精艺术瓷 做优日用瓷 做强特种瓷
平顶山全力打造「大陶瓷」产业
□蔡长伟
走进鹰城大地,就走进了陶瓷的历史。
从「雨过天青云破处」的汝瓷,到「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唐钧,再到鲁山花瓷、蒲城古陶、宝丰紫砂,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
当前,平顶山市正立足陶瓷资源优势,构建「大陶瓷」产业格局,做精艺术瓷、做优日用瓷、做强特种瓷,让千年窑火烧得更旺。
赓续历史文脉
今年4月,汝州市第四届汝瓷小镇恋瓷集系列活动举行,不但有汝瓷大集、非遗大集、娱乐大集、百货大集等休闲娱乐业态,还有第三届汝瓷茶席大赛、第六届CHIN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收藏展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汝瓷烧制技艺)传承人作品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及赛事。
汝州市第四届汝瓷小镇恋瓷集系列活动
在这片古老土地上,陶瓷文化绵延不绝,焕发全新神采。
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河南。我省是现有全国瓷窑遗址国保单位最多的省份之一,共12处,其中5处在平顶山。
平顶山市卫东区蒲城店遗址,发现的距今约5000年的古陶窑遗址,对研究远古时期陶瓷烧造工艺具有重大意义。
鲁山段店窑生产的鲁山花瓷代表了当时中国北方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打破了唐代瓷器「南青北白」的单调格局,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迅猛发展的重要时期,五大名窑河南占其三,汝窑为魁。
赓续历史文脉,首先要做好保护文章。平顶山坚持落实保护第一、修旧如旧要求,保护好各类陶瓷文化遗址、遗迹、遗存,努力把陶瓷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位于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韩庄村,2001年6月入选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列入全国100处重要大遗址。2022年12月,清凉寺汝官窑考古遗址公园获批列入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如今,依托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建设的宝丰汝窑博物馆2017年建成开放,2020年被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成为平顶山市的一张「金色名片」。目前,清凉寺汝官窑遗址环境整治(一期)工程项目已开工。
郏县唐钧烧制技艺 李亚想 摄
平顶山市现有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40多人、省级陶瓷艺术大师120余人。汝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汝州市在市内和汝瓷小镇分别建成青瓷博物馆和中国汝瓷博物馆。
在精心保护的基础上,平顶山做好文旅融合文章,激活陶瓷文化新的生命力。
弘宝汝瓷文化园位于汝州市大峪镇嵩山南麓大红寨景区,周边有众多古代汝窑窑口,距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沟窑遗址5公里,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该文化园已与省内外10余所机构和院校建立了教学实践合作关系,每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培训艺术专业学生3000余名,让人们近距离感受了汝瓷之美与精巧的制作工艺。
强化引领保障
近日,平发集团成立了平顶山平发陶瓷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瓷土采购、陶泥生产、经营、研发、检测、实验等,建立现代化陶泥生产线。
当前,平顶山正强化陶瓷产业政策引导、健全支撑保障体系,该公司的成立可见一斑。
郏县金镶玉制作技艺 谷福银 摄
平顶山7个县(市、区)现在均为陶瓷烧造产区,占全市总面积的50%以上,汝州、宝丰和石龙区主产汝瓷,鲁山和新城区主产花瓷,郏县主产唐钧,卫东区主产蒲城古陶。
汝州、宝丰、石龙区等地拥有汝瓷生产销售研发机构近千家,年产值30余亿元,产品远销日本、新加坡、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初步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的产、供、销相衔接的产业发展体系。宝丰、汝州等地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汝窑古镇、中国汝瓷文化之乡、全国最美汝瓷文化旅游名县等荣誉称号。
但平顶山陶瓷产业也存在企业数量多但品牌企业少,多数企业生产规模小、研发能力弱、产品同质化、附加值低等问题。
为让千年窑火烧得更旺,平顶山市系统谋划、高位推动,积极学习借鉴江西省景德镇市陶瓷文化保护传承、产业创新发展、文旅深度融合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相继出台了【平顶山市汝瓷文化保护条例】【关于加快汝瓷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加强政策指引,明确发展目标、实现路径及保障措施。
平顶山近期印发了【陶瓷产业发展框架体系和任务分工】,围绕制度和政策体系、学科和人才体系、科研和创新体系、文旅和文创体系、生产和加工体系、平台和服务体系等八个方面,明确了48项工作任务。
宝丰汝瓷企业工作人员正在修坯
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平顶山重视人才培养,完善引才机制,加强人才储备,实施高校合作、校企合作、非遗传承人与校企合作,逐步构建与陶瓷产业相匹配的人才体系。
去年10月河南陶瓷学院在平顶山揭牌,由平顶山学院与中国古陶瓷学会共建,协同打造区域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陶瓷人才培养和陶瓷研究基地;宝丰县坚持外引内育,引进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清华大学陶瓷艺术设计系教授等人才,全县四级汝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超百名。
产业提质发展
卫东区的蒲城店古陶窑遗址曾出土大量的古陶器,去年8月蒲城古陶文化产业园项目开工,让古老的陶器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该项目计划改造出8个生产车间,投入6条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建成后,日产单品量可达1万件以上,年产值3亿元以上。
蒲城古陶 马晓涵 摄
平顶山把承接转移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以构筑多元开发、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产业体系为目标,树立「陶瓷+」理念,做精艺术瓷、做优日用瓷、做强特种瓷,打造集陶瓷制作、经贸、科技、文化于一体的「大陶瓷」产业格局,推动陶瓷跨界融合、延链补链发展,全力做大做强陶瓷产业。
汝瓷是平顶山最璀璨的陶瓷名片,该市着力打造汝窑陶瓷产业集群,积极创建中国汝瓷之都和平顶山汝窑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努力推动汝窑陶瓷文化产业成为平顶山市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让汝窑陶瓷再创历史新辉煌。
汝州市汝瓷小镇
汝州市把现代陶瓷特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坚持规划引领,强化载体建设,加大汝瓷产业科技经费支撑,汝瓷产业呈蓬勃发展之势。该市专业从事汝瓷生产和销售的企业300多家,建有汝瓷窑炉500多座,年产值10亿多元。
最好的传承是创新。发展陶瓷产业,平顶山注重创新赋能,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创新,对传统技术和元素进行实用化创新,提升陶瓷产品多元化、定制化、规模化水平,不断延伸陶瓷产业链、增强市场竞争力,做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今年4月,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产业设计中心落户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这是平顶山市提升陶瓷产业创新能力的又一次努力,该市已规划布局了河南省中原古陶瓷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鲁山花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家省级陶瓷科研机构。
宝丰汝瓷企业生产车间
宝丰创新销售模式,成立北方瓷区抖音电商直播基地宝丰分基地,入驻直播间400多间,直播带货上万场,并通过「政府+协会+直播+企业+线下电商」模式,吸引20多家原产地商标授权企业参与汝瓷直播,带动汝瓷电商销售,其中一亓九窑工作室月销售额超500万元。
5月16日—18日,平顶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河南省对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指挥部,组织平顶山市20家陶瓷行业骨干企业和16名陶瓷大师,征集陶瓷展品200多件套,在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举办为期半年的「中原陶瓷大师新疆作品展」。同时,为深入推进「中原陶瓷重走新时代丝绸之路」系列活动走深走实,邀请中国古陶瓷学会、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研究院和平顶山陶瓷学院等多名专家学者举办「新时代新丝路新瓷意——中原瓷器与新丝绸之路文化融合学术研讨会」,扩大平顶山陶瓷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让平顶山陶瓷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展现魅力。
今天的鹰城大地,古老的陶瓷正不断被「激活」,千年「窑火」越烧越旺,在新时代绘出「泥与火」的窑炼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