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通城县北港镇方塅村:挖掉「穷根子」,发展中药材产业

2024-03-09三农

供稿:易剑(湖北通城)

「前几年我们村的一班老骨头跳个舞,打个太极拳都要到附近村组借场地,党员群众开个交流会也要向村民家里借堂屋。」方塅村八十多岁的老党员国爹爹回忆地说道。

方塅村是湖北省通城县北港镇一个省界村,与湖南岳阳县毗邻,四周被药姑山、相思山、沉山等山岭包围,当地人戏称之为「隽中高原」。「斗笠田」,「漏斗地」是该村的地理特征。种田种地难致富,该村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土地撂荒情况十分严重。

脱贫攻坚之后,再推进乡村振兴。北港镇包村干部与县扶贫工作队立足方塅村村情,不断探索脱贫致富、产业振兴的新路子。

「药姑山上百草全,只缺甘草与黄连。」这是药圣李时珍在药姑山采药时留下的诗句。

近年来,通城县加快了药姑山的开发力度,当地的中药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万亩中药材产业园」也在瑶乡大坪落户。

抛荒斗笠田,种药好赚钱。依托县里的好政策,方塅村决定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2020年,在镇村干部的动员下,村民李伟龙、胡国良成了方塅村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李伟龙拿出多年的经商积蓄,胡国良启动了家里的大小农机,除草翻地,整地排渍,培育苗圃。

「这里的土地与环境都特别适合种植中药材。我们场种植的玄参,每斤的卖价要比其他地方高1块钱,原因这里是日照光线长,昼夜温差大。」胡伟龙信心十足,笑得合不拢嘴。

方塅村种植的丹参、玄参、百部等中药材一采收,就受到安徽亳州药材市场的高度好评。

眼光敏锐的安微药商胡彬就是看到这一点,背着行囊来到了方塅村安营扎寨寻求合作。「三个臭皮匠」组成了产供销一条龙天然组合。村集体也第一次收到了3万块钱的利润。

据方塅村村委会主任李英龙介绍,目前,该村的「三人组合」已发展成了甘岭坡家庭农场,品种越来越多。虎杖、骨碎补、白芷、白术、白芍、栀子、石菖蒲、车前子、夏枯草、菊花、白芨、海金沙、金樱子、黄精、萆薢、知母、生地、丹参、玄参、百部等数十种中药材在该村大面积种植,产销两旺。

种植中药材,亩收入可达5千至7千元。方塅村党支部书记胡刚强说:「近年来去农场赚钱的人多了,上桌打牌的少了;邻里感情加深了,民间纠纷少了」。

桂娭毑手舞足蹈:「我们跳舞再不用去外村广场了,村塆都有广场了!」

多种药材,挖掉「穷根」。李伟龙介绍说,今年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了500多亩,带动了雁门,沉山,枫树周边村组。湖北福人药业公司已与他们洽谈签订「代种麦冬」协议。

「由于经验不足,目前我们只能做中药材育苗、移栽、烘干等生产与粗加工。以后,我们计划将中药材产业延伸到切片,制剂,包装等精细加工领域,增加中草药附加值,真正做到药到病除。」

谈到方塅村发展药材种植的前景时,李伟龙、胡国良、胡彬异口同声地呼吁,亟需支持,突破瓶颈!药材怕涝怕旱,坡地失水快,急需打几口地下井;药材采收时极容易发霉变黑,影响药质。扩大烘干车间迫在眉睫。诚盼水利部门派出人员技术指导,自然资源部门审批烘房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