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回家吃席,河南也叫「吃桌」,样子大概是之前乡宴的样子,细究起来,却又千差万别。
我对河南豫东红白喜事酒席的记忆,还停留在很多年前,那时我还在老家上学,所以能全程围观整个流程。
比如婚事或者丧事的日子定下以后,主家开始买东西,烟酒先到位,不管村里哪个来帮忙的男人到主家,主家的烟酒都不能缺了,接下来很多活儿,全指望帮忙的邻居做呢。
请的乡宴大厨,一般是十里八村有声望的厨师,有口皆碑,是村里人竖起大拇指的手艺人,他们是整个乡宴的灵魂人物。
正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做什么,怎么做,全靠他气定山河地指挥,乡宴被指指点点还是夸赞有加,就看他了。
接下来买菜买肉、租赁桌椅锅碗瓢盆等等,大厨指挥帮忙的邻居,切菜剁肉、上蒸碗,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
每每村里有红白喜事,尽管有时是丧事,但是那几天村里也会变得格外热闹。贫寒的岁月,人人都希望有个机会可以大快朵颐,连闻见香味的狗都不愿错过这个开荤的日子。
小时候的孩子贪吃,还喜欢瞎晃荡,晃荡露个面,能吃上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但是作为一个小女孩,我是矜持羞涩、胆怯的,所以我宁愿饿着。
那时感觉啥都好吃,正式酒席前的大锅菜是我的最爱,酒席结束后的红烧大鲤鱼鱼汤也是我的最爱,酒席上的凉拌牛肉、凉拌粉皮、烧鸡、四喜丸子、蒸鸡块鱼块、红烧大鲤鱼,当然还有甜糯可口的江米饭,想想我都咽口水了……
现在河南豫东农村很少有人自家请厨师,自家卖菜,自家操办宴席了,商业化、职业化也挟裹了农村的乡宴。
河南农村兴起流动包桌,追溯起来大概有十多年的时间,社会发展加快,更多人走出农村、走进城市,当老家需要办宴席时,时间紧凑的归村人,急需一个能快速搞定、迅速结尾的宴席。
乡村的流动包桌服务,应运而生。
乡村酒席被专业做菜的人承包,他们提供食材、锅碗瓢盆、人工、服务……
办酒席需要的,他们全包,主家就负责钱包问题就行。
在我们村,一桌荤素搭配的酒席二百到三四百不等,便宜的品质一般,贵的品质就好一些。
因为不是自己家做,下料没有那么足,自己办酒席,不敢省着办,不然村里人要戳脊梁骨。
而流动包桌,要以利润为先,在主家满意的前提下,尽量利益最大化。
另外,有人看上这门生意,投入物力人力财力,几乎就能成为从业人员,厨师可以聘请,老板负责经营即可,厨师做的味道如何?这……有时很难把控。
家里需要酒席,主家提前三五天跟流动包桌的老板打电话沟通一下,选定价格,其他什么都不必做,等着即可。
酒席吃完,提供包桌服务的团队有人负责收盘子、收桌椅、清理垃圾,啥都不用主家干,这样也不需要太多邻居帮忙了。
所以,曾经村里一家有事,几乎半个村来帮忙的场景越来越少了,而且现在村里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现在吃席,人来人往,像走马观花一样,再也没了曾经的热闹劲儿。
交了份子钱,吃饭,吃完打包,打包好了,走人,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像极了都市里快节奏的生活,少了一些人情的流恋。
如今,家常习俗渐渐消失,或者流程化、机械化,我们的孩子一定无法确信我们讲的那些事是真实存在过的吗?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豫见 老家河南
身边小人物的故事,乡村记忆,当下见闻与心得
303篇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