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种地农民细算种粮账:一家5口5亩地,平均1亩纯收1650元

2024-01-15三农

42岁的高民是河南粮食主产区一个种粮大户当家人。家有5口人,母亲、妻子再加上一儿一女。高民的承包地是5亩,主要用于种小麦和玉米。一年的耕地、播种、施肥、农药、浇灌等投入成本是1044元,在收成好的年份,麦子亩产1000斤,玉米亩产1200斤,售价分别为1.35元和1.12元,一年亩均收入是1650元,5亩地收入大约8250元。

一家5口这年收入8250元过日子,那是真紧巴。

大前年,高民又转包了11亩地。转包的这11亩地,每年每亩要付给人家1200元承包费,那每亩的纯收入就剩了450元,这11亩地的年收入一共是4850元。

前述5亩是自家原有承包地。高民说的年收入8250元,是按照年份好的情况下来测算。后述11亩还按照同样年份测算,那总共这个5口人家的年种地16亩收入,就是13100元了。

5口人1年收入13100元,高还是低?这高低之比,又依何来算?

高民的种地收入举例,源自明天出刊的新一期中国新闻周刊【谁来补偿粮食主产区利益?】一文。这篇文章6700余字,对三农感兴趣的朋友,可据题在网上查阅。

我这里摘编评述的是文章中的一个片段,一个举例。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也经历过断断续续近10年农业高校生活。退休以后,断不了农业缘,我在城郊租种了一片半亩多地小果菜园。我知道,高民的种地账,算得比较实在。种地苦乐,我也略知。

高民说,他一家5口人,基本上就这每年13100元的收入供给生活。请注意,高民说的是好年份——什么是好年份呢?农民所说好年份,主要是指风调雨水不受灾。

高民42岁,算起来正是种地好年华,还有他妻子,也该算是长年种地人。母亲应该年龄偏大了吧。一双儿女要上学吧?家里如果有个大事小情七灾八难什么的,都需要花钱吧?这篇文章只取高民算种地账。后面再说高民,也还是围绕种地说。高民家其它事,文章里没多说。

再看高民说种地。

上述提到风调雨顺说法,可能有明白一些的读者会问,受灾年份,不是有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这一块吗?高民说,「刚开始有保险时,大家都很积极。」但后来慢慢发现,只有当农田一季绝收时,粮食绝收了才能兑现赔付。一般灾情只是象征性地补贴一点,一亩地也就补10元,大家买保险的兴致慢慢消减,「现在一个村大概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会买」。

农业机械呢?不是还有农机具购买补贴吗?高民说,虽然个人购买会有优惠,但对普通农户来说,比如我的地也不连片,那就没什么意义,用不着大型农机,至今村里也没有一家买的。到收割季用着了,就租。

高民才42岁,为嘛不出去打工多赚钱?高民说,外出打工肯定比种地挣钱,有时农闲,也出去打个零工。但把地扔了把家扔了去大城市打工,一家人就不在一起了,老人孩子都照顾不上,过日子长远看,算大账不划算。

高民有什么愿望?高民说从地里长的东西能提提价就好了。麦子1斤1.35元,玉米1斤1.12元,是不是太便宜了?什么都在打着滚涨价。农药化肥也都长得不轻。

实话实说,看到这里,摘编到这里,我这个老农村人老农业人是深有感触。

高民实在,高民有困惑,高民有些大账拎得清,有些大账他是并不知道如何算。

比如外出打工的账,高民清醒。外出打工挣钱多,眼见着的是很多人的家没了,媳妇跟人家跑了,老人病了照顾不上,孩子成了常年没爹的孩子而染上心理疾患,都是常见。

比如粮农产品和加工产品价格差异巨大,高民们就一定会感觉很困惑。

粮价多年是平稳缓慢增长的,可用粮食喂出来的猪,这猪肉价格怎么就会大起大落呢?

特别是白酒,纯粮酒纯粮酒,麦子1斤1.35元,玉米1斤1.12元,高粱豌豆价格也都高不了哪去,怎么这纯粮酒就会几十几百地打着滚往上翻呢?

还有,这补贴那惠农的,那些上市涉农大企,烟酒糖茶、鱼肉蛋奶 、棉布家具 ,不都离不开农吗?他们都赚那么多钱,大老板还有不少成了有话语权的头面人物,他们都在盘算什么?而且有很多还欠了那么债,让他们把他们所赚所赔算算账给农民听听,算得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