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我和姐姐一起长大,四十年后姐姐是退休干部,而我还在农村种地

2024-06-30三农

我叫李秀珍,今年68岁,是一名留守在陕西省延安市农村的知青。我老伴在去年因病去世了,现在我一个人生活在这片我们共同奋斗了大半辈子的土地上。我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们都已成家立业,但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儿子在县城做小生意,女儿嫁到了邻村,都是勉强糊口的状态。

每天清晨,我都会早早起床,推开那扇略显陈旧的木窗,望着窗外那片起起伏伏的黄土高原。这里的黎明总是来得特别早,天际刚泛起鱼肚白,公鸡的叫声就此起彼伏。远处的山峦逐渐从夜色中浮现,露出它黄褐色的轮廓。阳光慢慢爬上山梁,将整个村庄笼罩在金色的晨光中。

我的院子不大,但经过多年精心打理,显得井井有条。院子中央有一棵上了年纪的枣树,是我和王大军结婚那年种下的。树下放着一张石桌和几个石凳,这是我们平日里乘凉聊天的地方。院子一角种着几畦蔬菜,有青翠的小白菜、挺拔的葱头,还有几株结实累累的茄子。

屋里的陈设简朴却整洁。土炕上铺着我亲手缝制的棉被,墙上挂着全家福和几张泛黄的老照片。炕桌上摆着一台老式收音机,是我每天听新闻的好伴侣。房间一角的柜子里整齐地摆放着几本厚厚的相册,里面珍藏着我大半辈子的回忆。

望着这熟悉的一切,我的思绪不由得飘回了遥远的过去。我想起了我的姐姐李秀兰,想起了我们共同度过的童年时光,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我和姐姐在北京长大,父亲是一名普通工人,母亲是家庭主妇。我们家住在一个狭小的平房里,虽然空间有限,但父母总是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记得小时候,我和姐姐共用一张小床,冬天挤在一起睡觉特别暖和。

尽管家境并不富裕,但父母总是尽最大努力让我们姐妹俩能够安心读书。每到开学季,母亲都会精打细算,给我们买新文具和书包。父亲虽然话不多,但总是默默地付出。他经常加班赚外快,就是为了能多给我们一些生活费。

姐姐比我大两岁,从小就比我聪明伶俐。她在学校里总是名列前茅,老师们都很喜欢她。相比之下,我的学习成绩平平,经常被老师批评。每当我在功课上遇到困难时,总是姐姐耐心地教导我。她会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方法帮我理解难题,有时甚至为了给我讲题,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

1969年,我和姐姐一起响应号召,从北京来到了延安市宝塔区的一个小山村插队。那是一个闷热的夏日,我们带着简单的行李,坐了整整三天的火车和汽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当地村民热情地欢迎了我们,但我们还是感到陌生和不安。

初到农村时,我们住的是简陋的窑洞。窑洞的墙壁和地面都是黄土夯实的,冬天冷,夏天热,遇到下雨天还会漏水。我们睡的是硬邦邦的土炕,刚开始时总是睡不习惯,浑身酸痛。窑洞里没有电,晚上只能点煤油灯。那微弱的灯光在窑洞里投下摇曳的影子,更增添了几分孤寂感。

我们吃的是粗糙的玉米面和高粱面,一年到头难得吃上一顿肉。每天的饭菜都是清汤寡水,没有什么油水。刚开始时,我总是吃不惯,经常闹肚子。但慢慢地,也就习惯了。每逢过年过节,村里人会杀猪,那时我们才能吃上一顿肉,那种香味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里。

农村的劳动是艰苦的。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干活,直到天黑才能回家。春天播种,夏天除草,秋天收获,冬天积肥,一年到头都有忙不完的活。我的手上很快就长满了老茧,皮肤也被太阳晒得黝黑。那时的我经常抱怨生活的艰苦,但姐姐总是鼓励我要坚强。

姐姐比我更能吃苦耐劳。在田间劳作时,我常常偷懒,而姐姐总是干得比村里人还要卖力。她说,我们来到农村,就要像农民一样劳动,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闲暇时,姐姐会抽空读书学习,而我则喜欢跟着村里的年轻人四处闲逛。

村里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也有其乐趣。夏天的晚上,我们经常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坐在村头的大树下乘凉,聊天说笑。秋收时节,大家齐心协力,干劲十足,田野里到处是欢声笑语。冬天的夜晚,我们会挤在一起看电影,那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

1972年,我认识了村里的小伙子王大军。他父亲是生产队的队长,家境在村里算是不错的。王大军为人热情开朗,经常给我送一些好吃的。有时是几个刚出锅的红薯,有时是自家腌制的咸菜。慢慢地,我对他产生了好感。

王大军家的条件比一般村民要好一些。他们家有一间砖瓦房,里面甚至还有一台黑白电视机,这在当时的农村是很罕见的。每到放电视的时候,村里人都会挤到他家去看。我也经常借机去他家,一来是为了看电视,二来也是为了多见见他。

当我把这件事告诉姐姐时,她并不赞同。她认为我们还年轻,现在谈恋爱为时尚早,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和工作上。但我没有听姐姐的劝告,依然和王大军来往密切。

1973年,姐姐通过招工回到了城里。临走时,她再三叮嘱我要好好考虑未来。但姐姐走后,我反而觉得轻松了许多,可以自由自在地和王大军来往了。我们经常一起去村后的小河边散步,看着夕阳西下,天边染上一片红霞,感觉整个世界都是美好的。

那年年底,我发现自己怀孕了。当时我既害怕又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办。王大军得知后,向我求婚。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未婚先孕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我没有多想就答应了他的求婚。

我们的婚礼很简单,就在村里的祠堂里举行。村里人帮忙贴了些红纸,支起几张桌子,煮了一大锅肉。我穿着借来的红色旗袍,王大军穿着一身略显宽大的中山装。我们在众人的祝福声中拜了天地,开始了新的生活。

结婚后,我给家里写信告知此事。姐姐很快回信,字里行间充满了担忧和不解。她劝我要慎重考虑,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还是回城。但那时的我已经怀有身孕,又被农村的生活磨平了棱角,就这样留了下来。

我和王大军的新家是一间稍微宽敞些的窑洞。我们用木板隔出了一个小厨房,还在窗户上挂了花布帘子。虽然简陋,但在我眼里,这就是最温馨的家。每天早上,我都会早早起床,为王大军准备早饭。看着他吃完饭出门干活的背影,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和满足。

随着时间流逝,我和王大军有了两个孩子。为了照顾孩子,我放弃了很多机会。1977年恢复高考时,姐姐再次写信鼓励我参加考试,但我觉得自己年龄已大,又要照顾孩子,就没有报名。而姐姐却抓住了这个机会,考上了大学。从那时起,我们姐妹俩的人生轨迹彻底分道扬镳。

姐姐大学毕业后进入了机关工作,而我则一直留在农村。我们的生活天差地别。姐姐在城里有稳定的工作,生活越来越好。每次通电话,她都会跟我讲述城市里的新鲜事。什么电冰箱、彩电、洗衣机,这些在我们农村还是稀罕物件。而我和王大军则一直在农村辛苦劳作。虽然我们也努力改善生活,但收入始终不高。

1989年,我以留守知青的身份在县里的纺织厂找到了一份工作。每天早上五点多,我就要起床赶早班车去县城。纺织厂里机器轰鸣,灰尘弥漫,工作环境并不好。但我依然感到高兴,因为终于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然而好景不长,1990年代中期,纺织厂效益不佳,我被下岗了。失业后,我只能回到农村,和王大军一起种地维持生计。那段时间是最艰难的,我们种的粮食卖不出好价钱,家里入不敷出。为了多赚些钱,我和王大军开始尝试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如辣椒和烟叶。

生活的艰辛并没有把我们打倒。我和王大军靠着勤劳的双手,渐渐改善了家里的条件。我们盖起了新房子,添置了一些家具。新房子是砖瓦结构的,比起以前的窑洞宽敞明亮多了。我们还买了一台彩电,孩子们终于可以在家里看上彩色的动画片了。

眼看日子正慢慢好起来,1996年,公婆相继患上了重病。为了给他们治病,我们花光了积蓄,还欠下了不少外债。那段时间,我们省吃俭用,连孩子的学费都成了问题。我经常半夜醒来,为生活的艰难而发愁。

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是姐姐伸出了援手。她不仅借给我们钱,还经常寄来一些生活用品。有一次,她甚至给我们寄来了一台二手洗衣机,让我终于不用再用手搓衣服了。每次收到姐姐的包裹,我都感动得流泪。我深深地感受到,不管我们的生活境遇如何不同,姐妹之间的感情始终如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怀念年轻时的日子。特别是每次和姐姐通电话,听她谈起退休后的悠闲生活时,我心里总会泛起一丝苦涩。她退休后开始学习书法和绘画,还经常和老同事们一起旅游。而我,每天还要忙着照看菜园子,喂鸡喂猪,操持家务。

去年,在王大军去世后,姐姐特意从北京赶来看我。她一下火车,我就认出了她。尽管我们都已经满头白发,但姐姐的眼神依然如当年一样温柔。她拉着我的手,轻声说了句"秀珍",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如雨下。

姐姐在我家住了一周。这段时间里,我们姐妹俩一起做饭,一起拾掇院子,就像小时候一样。晚上,我们坐在院子里的枣树下,回忆起小时候的趣事,有说有笑。姐姐走的那天,天气格外晴朗。我送她到村口的公路边,看着她坐上开往县城的班车。车子渐渐远去,扬起一路黄土,我的心情也如那扬起的尘土一般复杂。

姐姐临走时给了我一笔钱,说是让我改善生活用的。我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看着姐姐塞给我的信封,里面厚厚的一沓钱,我心中五味杂陈。我既为姐姐感到高兴,又不禁有些羡慕。但更多的,是对自己人生选择的感慨。

回到家里,我坐在炕上,静静地回想着这些年的经历。我和王大军虽然生活艰辛,但我们相濡以沫,共同度过了几十个春秋。想起他生前的点点滴滴,我的眼泪又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王大军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不善言辞,但总是默默地付出。记得有一年冬天特别冷,为了让我暖和些,他半夜起来给炕烧火,自己却感冒了好几天。每年春耕,他总是天不亮就出门,直到月亮升起才回来。他常说,只要勤劳,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我们的儿子小军和女儿小芳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也都成家立业了。小军在县城开了一家小超市,虽然挣不了大钱,但也能维持生计。小芳嫁到了邻村,和婆家相处得还不错。每逢过年过节,他们都会带着孩子回来看我,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这种天伦之乐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想到这里,我的心里稍微好受了些。我们的孩子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都很孝顺,这就是我最大的欣慰。他们常常劝我搬到县城去住,但我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我的回忆。

第二天一早,我像往常一样起床,推开窗户。春天已经来临,院子里的枣树抽出了新芽,菜园子里的蔬菜也长势喜人。我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新草的清香。

我换上劳作的衣服,拿起锄头开始给菜园子除草。劳动让我暂时忘记了烦恼,专注于眼前的事情。中午时分,邻居王婶带着自家腌制的咸菜来看我。我们坐在院子里聊天,说起村里的变化。

这些年来,我们村也发生了不少变化。村里通了水泥路,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村里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有些荒废的地被承包出去种果树,每到收获季节,外地的商贩就会开着大卡车来收购。

晚上,我坐在院子里乘凉,看着天上的星星。夜空中繁星点点,让我想起了年轻时和王大军一起看星星的日子。那时我们常常幻想着未来的生活,虽然现实和想象有很大差距,但我们还是相互扶持,走过了大半辈子。

第二天,我接到了姐姐的电话。她问我钱收到了没有,叮嘱我要好好保重身体。我们聊了很久,谈起了各自的生活。姐姐说她最近在学习太极拳,每天早上都去公园里锻炼。我告诉她我在种菜,菜园子里的蔬菜长势很好。虽然我们的生活方式大不相同,但这种亲情的联系让我感到温暖。

挂断电话后,我坐在炕上,翻看起了那本厚厚的相册。里面有我和王大军的结婚照,有孩子们的成长照,还有全家福。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段珍贵的回忆。看着看着,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如今,我已年过花甲,回首往事,不禁唏嘘不已。我最遗憾的,就是当初没有听从姐姐的劝告,错过了那么多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我也像姐姐一样及时回城,或许现在的我也会过上截然不同的生活。也许我会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住在宽敞明亮的楼房里,退休后还能周游世界。

然而,人生没有如果。我虽然有些遗憾,但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我和王大军虽然生活艰辛,但我们相濡以沫,共同度过了几十个春秋。我们一起经历了太多,欢笑与泪水,苦难与幸福,都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生命里。

我站起身,走到窗前。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我望着这片黄土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这里承载了我大半辈子的欢笑和泪水,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和姐姐虽然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但姐妹之情却越发深厚。我们的故事,或许就是那个特殊年代的一个缩影,见证了无数普通人的命运轨迹。

明天,我还要继续我的生活。我会照料我的菜园,喂养院子里的鸡鸭,等待孩子们回来看我。生活或许平凡,但依然充满希望。因为我知道,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能坚强地面对。这,就是我的人生,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