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宜兴这所红色桥梁——西锄桥

2024-01-24三农

————西锄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期,西锄村在宜兴农业上是很有名气的,不仅田种的好,收成好,重要的是非常重视农村建设。农民的住房从那个时候就领先于宜兴所有的乡村,今天尚能看到那个年代有序安排的房子。集体化制度应该说在这个村得以充分体现出了优越性。

今天我们看到的桥就是1957的作品,虽不是古桥,但,它是在原古桥的地基上建造,而且因地制宜采用人工小窑烧制的青砖,作为拱券主材,真正的「土洋结合」,小桥既能走拖拉机,小汽车,更可以让村民的自行车,板车通行而不花太多气力。

我在西锄村为此桥作过一些走访,据几个老人回忆,原西锄桥是石头拱形桥,因为不能走拖拉机,加之老桥也需要彻底修建,所以才有今天的桥。当年的老桥是西侧村的大户以及全体村民捐资建造的,桥北留有功德碑(石碑),捐资者的姓名,捐款金额全刻在碑上,由于时间久已经很模糊了。问起他们是否对拆古桥有无意见或遗憾,他们几乎都认为应该拆,现在的桥好。

我很能理解他们,毕竟桥是拿来走,给人省时省力的,好看或历史与他们没有关系。我想,这很现实,也很对。

什么年代造什么样的桥,西锄村就是最好写照,老桥北岸,有昔日的蒋氏祠堂(老房子仍在),我想,这是西锄人对老桥的念想,同时今天的桥算起来也已60多年了,它不仅仍然坚固,而且还在方便西锄村人,并与他们一道朝朝暮暮,日出日落,见证西锄村的历史。

西锄村在南新乃至宜兴来说,一直是个出人才的地方,其中蒋姓据考证是东汉蒋澄、蒋默后人与蒋介石是同宗(也传蒋默死后墓地在西锄村)。另外,现江苏省作协章建华是西锄村人。

长江后浪推前浪,桥的沿革一定与时代相关,一定与人文相关。我们今天欢喜老桥,是因为我们有了新桥。老桥只是一种陪衬,一种视觉享受而已。

图文原发表于2018.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