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一人能耕千亩地,矿坑也能变良田,太湖之畔这个村,数字化程度超高!

2024-03-26三农

【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系列

播出内容:【东衡——数字乡村 现代江南】

播出时间:2024年3月12日(周二) 20:00

播出频道:CCTV-4

江南水乡 智慧农业

追肥的时间到了,打开手机,点进小程序,预约一下,无人机和无人机操作手就会根据合适的时间前来作业,其间完全不需要农户亲自到场,人家分分钟就给搞定。

这是浙江德清县东衡村农田里的景象。在这里,施肥、播种、翻耕、收割等重要农事生产环节,都可以通过当地打造的数字化智慧农业系统来完成。不仅如此,连什么时候需要施肥,什么时候开始播种,灾害天气如何应对,病虫害怎么防治等问题,系统也都会给出提示。

位于太湖南岸杭嘉湖平原腹地的东衡村,距离杭州不到60公里,距离莫干山风景区仅30公里。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传统江南水乡风光,还能领略到现代化数字乡村的魅力,无论种田还是养鱼,一部手机都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如今,东衡村所在的德清县,建有11个数字农业示范园,4100个物联网应用示范点,在种植、养殖等多领域都实现了数字化。

化劣势为优势 变矿坑为良田

东衡村拥有7000多亩耕地,和别的村庄不同,这些耕地里超过一半都是2016年经由矿坑填埋后改造出来的。而矿坑变农田的故事,还得从30多年前说起。

20世纪90年代,东衡村附近的上海、杭州等地先后开展大规模城市建设。东衡村拥有几座石山,且水路通达,可以运送石子到周边城市,由此村里人便开始了开山采石的营生。这营生能带来丰厚利润,所以几乎家家参与开矿。钱越赚越多,然而村庄环境却一日不如一日,挖采出来的矿坑连草都长不出来。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不能长久。2009年,东衡村关掉了所有的矿坑。关是关掉了,但是几十米深的矿坑安全隐患可不小,然而2100多立方米的体量填埋起来代价也很大,那时的村集体根本负担不起这笔费用。

直到有一年,有人主动找上门来,说自己有一批泥浆可以免费拉到村里填埋矿坑。后来又有人找来,说是可以贴钱倾倒泥浆来填坑。经过一系列考察之后,人们发现村里的矿坑可以作为泥浆的消纳场所,而且可以通过公开招标,把矿坑的利益最大化,以此来发展村集体经济。

思想一转变,劣势就变成了优势。2011年,通过招标,东衡村进账1.08亿元,后续参考这个价格,东衡村靠矿坑填埋总共获得了1.6亿元的收入。这笔收入的一部分,以分红的形式平均分配给了每一位村民,另一部分则用作了村庄发展资金。

劳动力有去处 村民多收入

如今,德清县数字农业系统的支撑,让东衡村的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大大减少,而富余出来的劳动力该如何就业,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2016年,东衡村依托村里原有的湖州钢琴厂建起工业园,从木材加工到零件生产,到钢琴整体组装,都可以在园区内完成。工业园的建设,不仅解决了村里人的就业问题,也让村集体资产从2013年的200多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3亿多元,村集体年收入超过3500万元。

今晚20:00,锁定CCTV4,【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系列#,走进杭嘉湖平原上的江南水乡,看一座数字化程度超高的现代乡村!

编辑 | 王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