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农村穷困地区大移民 卫生综合治理 厕所改造工程 合村并居 新型社区

2024-02-13三农

龙年春节话乡村振兴

文/清平乐

龙年春节照例电话拜年。银川到邳州老家1400余公里,春节专门回去给舅舅姨姨们拜年,几乎不太可能。除了距离遥不可及,拜年的成本太重,包袱压力山大。

我有四个姨姨,早些年三姨因病去世了,但是,三姨夫身体很健康,活到80多岁,前年去世了。三姨不在了,三姨夫还是要探望的。

我有四个舅舅,三个舅舅年龄比我大,小舅比我年龄还小,年龄不是问题,关键是舅舅就得拜年。

我的四个姨姨和四个舅舅都在苏北农村生活,土里刨食,辛勤劳作,皆是本分人家。算上我家,九个家庭的第二代人口超过了25人,家族庞大,人数众多。

这第二代人中,只有5人考上大学。其中,举家搬迁到城市的两家人,在城市有正式工作和生活的9户人家,占比约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人文化水平不高,多以居家种地为主,以外出打工为辅,家境并不是太富裕,也就是衣食无忧,基本上解决了温饱。所以,土地对他们来讲就是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就是延续和发展的「母体」,须臾不可分离,永远都不能丧失。

这十年来,乡村全面综合治理,面貌日新月异,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土地耕种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生活保障覆盖面越来越广。吃菜有肉了,买菜有钱了,有病敢看了,住房改善了,出行买车了,人情礼节也越来越重了。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工程势在必行,建设美丽乡村赢得民心符合民意,广大的农民人心向往,翘首企盼,憧憬着无限美好的未来生活。比如,村卫生综合治理,厕所改造工程补贴,符合条件的应保就保,低保覆盖到真正的低保户。然而,在具体操作层面,地方基层往往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甚至不切实际的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面子工程,为自己升官发财「修路搭桥」,农民心生怨恨,但是,迫于压力又往往不敢发声。农民作为弱势群体,怎奈有一百个不愿意也都是敢怒不敢言。

地方大搞迁村集中建设并居点,实行新型社区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是,在 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不能搞一刀切,还是要视绝大多数农民的自愿而定,量绝大多数农民的财力而行,实事求是,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决不能强行命令,粗暴拆迁,更不能一下子「掏空」了农民的「钱袋子」,甚至借机敛财搞腐败。

据说,镇里实行先拆迁、后安置、按照政策补偿的办法强制执行。不管农民愿意不愿意,都要签订搬迁安置协议,表明自愿行为,在房屋安置过渡期间,自由选择投亲靠友或者租房居住,什么时候新社区的房子统一建好了,再予以分配安置。分配安置的新房子还要交房款的差价,拆迁补偿款交差价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等于置农民的利益不顾,明目张胆的搜刮农民的血汗钱,也同时打乱了农民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为什么农民不愿意搬迁呢?因为,农民现在有吃有喝,生产生活稳定且有安全感。一旦拆掉了原有的旧房屋,势必增加不必要的一大笔支出。而且,农民暂时没有了稳定固定的住所,新农村社区的房子什么时候能建好?什么时候能住进去上?两年?三年?都是未知数。

农民最主要的是担心房款差价太大,到底要补交多少心中没数。按照搬迁安置方案规定,改善了住房条件,应该补交差价。但是,补交的标准是多少,让农民心中没有定数。农民的拆迁补偿款不够支付怎么办?钱从哪里来?新楼房盖好了,农民的生产农具、拖拉机、三轮车、收割机等等怎么办?还能不能养鸡养鸭养羊喂猪?农民平时的副业没有了,还叫不叫农民?

农民的忧虑还在于,搬迁上楼后的生活怎么正常维系下去。那时候,农民吃一根葱都要花钱去买,农民的现金流从何而来?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没有收获就没有现金流。收获都是有季节的,生活支出却是每天都不能隔断的。这些矛盾怎么解决?

我前年清明陪老人家回去,听到农民议论纷纷,顾虑重重,似乎既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憧憬,又对现行政策充满了困惑和不满不安。

我想说,上面再而三的强调,合村并居搬迁不能违背民意。我们一定要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多想一想,多倾听农民的心声,要把好事办好,要让广大的农民像吃了定心丸一样心情舒畅。两好归一好才叫真正的好!

2024.2.12(图片来源于网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