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抓实农业项目 做强发展支撑 ——我市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系列报道之二

2024-01-03三农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今年,我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把项目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引擎,突出「固底板、补短板」,聚焦关键着眼长远,科学精准谋划项目,「向上争取」和「对外招引」并举,千方百计引进项目,强化保姆式服务,全力以赴推进项目,掀起「大上项目、大抓产业」的热潮,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固底板 以项目建设保障农业生产能力

为加快构建「4+4+N」现代农业产业新格局,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着重从农业重大基础设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绿色循环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盐碱耕地治理等方面,谋划了一批综合性、引领性、投资大的项目。

今年,我市农业项目集中向上申报4批次154项,其中67项补充进入「十四五」项目储备库和中央预算内项目储备库,31项进入国家2023-2027年农业农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暨社会资本投融资项目库,全市「三农」项目库进一步充实,达到18个专项783项。会宁县「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列入国家首批试点,平川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列入2023年国家100个创建计划,我市被确定为全省设施农业建设奖补试点市、农村社会化服务整省推进试点市。

同时,平川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会宁县马铃薯产业集群建设、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靖远县田间监测点建设、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平川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景泰县和平川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列入中央和省级专项支持。

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白银区水川产业强镇、靖远和会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地膜科学回收使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等重点项目获得中央资金继续支持。

补短板 以项目建设提升产业质量效益

农业科技含量少、设施化水平低、产业链条短曾是我市农业发展显著的三个「标签」。围绕补上这三项短板,我市注重「引资」与「引智」相结合,突出「科技型」「加工型」两个方向积极引进科技、产业项目,着力提高项目科技含量和产业层次。

今年,全市共争取中央、省级项目资金10.98亿元,白银区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等3项获债券资金支持9600万元,2.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万亿国债支持计划,全市单项获中央投资过千万元项目达13项,平川区文冠果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靖远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3项纳入中央资金支持储备计划。

同时,市农业农村局加强项目绩效评价和清单化管理,全年实施重点监管项目60项。涉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培育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种业及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农产品加工及产业强镇建设、农产品产地市场及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数字农业建设、农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及乡村建设等9大类,完成新增投资44.75亿元。

此外,我市积极对接金融机构,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产业发展融资需求,向金融机构滚动推荐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现代设施农业等4个项目获金融机构授信支持3.2亿元。全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信贷直通车」等形式净增涉农贷款40.98亿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项目资金需求量大的问题。

如今,一个个农业项目犹如强劲的引擎,为推进白银农业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在变得可观可感。

(白银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乔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