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误会了!杀只鸡,跑十里路,湖南规定农民鸡鸭鹅要到指定地点屠宰

2024-06-03三农

农村生活素朴自然,世世代代延续着与土地的亲密连接。对于农家人来说,随手宰杀一只家养的鸡鸭鹅,做顿美味佳肴,既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节庆时的必需品。这份世代相传的习惯,未来或许将面临改变。

近日,湖南省政府拟修订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草案引发热议。除了生猪,该草案还将鸡鸭鹅等家禽纳入指定屠宰场的管理范围。这一举措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由于可能给农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而遭到部分民众的质疑。 毫无疑问,集中屠宰有助于规范化管理,确保肉品来源可查、环节受控,是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

但就家禽而言,由于体型较小、屠宰过程相对简单,传统上农户多采取就地屠宰的方式。 这种习惯行为如果被禁止,势必会给农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我们家住在偏僻的山沟里,如果想吃只鸡,得骑着自行车沿崎岖的山路跑几十里去指定屠宰场,这未免太不方便了。"一位农民无奈地说,即便真的有这个规定,恐怕也很难执行。

类似的困扰不只存在于永州这个小城,对于大多数农村地区来说,去往较远的指定屠宰场面临着交通不便、时间成本高等诸多困难。这不仅影响日常生活,在节假日来访的亲朋好友欲品尝乡土风味也将受阻。 "过年的时候,城里亲戚总喜欢来家里吃顿农家饭,尝尝当地的土鸡土鸭,如果不能在家里杀,怕是要让他们大失所望了。"一位农民如是说。

一时之间,规定实施与否都将引发不便。除了影响农村生活,也担心此举会加重农户的经济负担。 "现有的屠宰场并非遍布城乡,运输成本几乎是无法承受的。"湖南某养殖场主如此说道,他希望草案在执行时可以量体裁衣,对特殊区域予以适当优惠政策。那么,在保障食品安全和方便民生之间,我们如何寻求平衡?

此次修订只是鼓励推行家禽集中屠宰,并非强制性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对确有困难的特定地区可以适当放宽,仍然允许农户就地屠宰。我们要充分征求民意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具体操作。这项政策绝不是一刀切,而是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农村生活固有的传统做法,正是沿袭了数千年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环境和生活质量有了新的要求,过去一些做法也逐渐显现出不足。 如果大家都在家里随意宰杀家禽,那污水、动物内脏和其他污染物就无处可去,很容易对环境造成破坏。散养散宰也容易导致动物疫病的扩散。正是出于这些考量,才酝酿对家禽屠宰行为进行规范。

除了湖南,广东、江苏等地已经先行一步,通过引导和扶持政策,推动家禽屠宰向集中化和规模化转型。集中屠宰并非是剥夺农民的权益,而是有利于提高整个产业的环保和防疫水平。 未来,我们还将推行标准化改造,引入机械化自动化设备,让传统屠宰业焕发新的活力。

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正在多地持续推进。 规范家禽屠宰,只是整治工作中的一个环节。与此同时,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改善养殖业污染等,也都在同步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细节都需要重视和整治。

规范家禽屠宰只是工作的一部分,未来我们还将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方面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一些地区已经在先行先试,探索家禽集中屠宰的具体做法。 比如在江西农村,采取"百村一屠宰场"的模式,集中连片建设家禽屠宰加工点;在山东,则推出"屠宰上门"服务,由专业公司对农户所养家禽实行流动屠宰。

传统的屠宰方式已难以为继,但具体的解决路径并无一劳永逸的办法,我们需要大胆创新,敢于先行先试。 纵观这一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特点:在监管与便利之间寻求平衡,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契合点,正是亟待我们去探索和实践。

作为农村改革的重要课题,规范家禽屠宰问题虽然尚存争议,但其决不能因噎废食。相比城市,农村现代化进程仍面临诸多短板和痛点。 只有摆脱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村生活环境才能真正改善、人居品质才能持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