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中国唯一高原深水生态渔场——澜沧江小湾十五载蝶变路

2024-07-23三农

这里的每一条鱼,从投放鱼苗到送上餐桌,至少要游4万公里,这是云南高原深水长河所独有的。它们「人放天养」,不依靠任何人工饵料,要在大江中觅食5年以上,才会被捕捞出水,是完完全全的野生鱼类。

近日,开屏新闻记者走进国内唯一的高原深水生态养殖场——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澜沧江小湾渔场,探秘其十五载生态渔业发展之路,体验高原渔业收获的喜悦,看到了澜沧江渔业未来发展的光辉前景。当地群众也将依托云南高原生态鱼养殖走上致富的幸福之路。

高原生态鱼

每条鱼一生要游4万公里

「云南澜沧江小湾出大鱼,每一条鱼都有2公斤以上,更大的鱼重量能达到三四十公斤。」很久以前,记者就听当地人讲过,澜沧江是一个出大鱼、出好鱼的地方。

为探寻澜沧江小湾生态渔业发展的独特之路,7月12日至13日,记者来到澜沧江小湾渔场,对这里的自然环境、水质、鱼类的养殖与土著鱼的保护等进行了全方位的采访。

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好,澜沧江奔涌向前。江的两岸是高耸的群山,天空中时不时落下一阵雨,使得这里空气湿润、负氧离子充沛,人在这种环境中感觉格外舒服。

云南小湾生态渔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湾渔业」)董事长沈飞说:「这里地处云南高原的崇山峻岭之间,奔腾不息的澜沧江孕育了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15年前,依托澜沧江流域的小湾水电站,小湾渔业应运而生。当时,我们就看中了这里的环境,这里是中国唯一的高原深水生态渔场。我们这里的每条鱼,由于不投喂人工饵料,处于野生状态,每天为了吃饱,至少要游上24公里。每一条鱼从投放鱼苗到送上市民的餐桌,生长周期要5年,这5年里它总共游程超过4万公里。所以小湾鱼又有‘万里鱼’的别称,是其他湖泊或水库鱼无法比拟的。」

沈飞说,这里的鱼头大,是因为它们每天要张嘴不停地觅食;它们的腰身偏瘦,是因为它们运动多;它们的体色是黑色的,是因为它们常年处于深水之中……这些都是鱼儿高品质的象征。

「人放天养」

鱼群养殖净化水质

沈飞介绍,小湾渔业的独特之处来源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小湾渔业坐落在海拔1200米的高原之上,依托小湾水电站形成的库区进行养殖,这在全国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小湾水库蓄水较深,平均水深达100多米,最深处接近300米,水体溶氧量高,为鱼类健康生长提供了保障。此外,小湾水库水质优良,常年保持全流域地表二类水质,为生产高品质生态鱼提供了保障。

采访中,沈飞透露了在澜沧江中养出好鱼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放天养」。他说自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用生命守护生态,以真诚养殖健康,诠释云南渔业、共享绿水青山」的经营理念,秉承「人放天养」的养殖方式,不投放任何人工饲料,让鱼类在自然环境中自由生长,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鱼肉的鲜美和营养。

公司在「以渔净水,以水养鱼」的发展宗旨指导下,始终把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养殖的鱼类常年以鲢鳙鱼为主。主要考虑到了鲢鳙鱼搭配养殖对水体有净化作用,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小湾渔业至今为止鲢鳙鱼苗投放量累计已经超过5000万尾,至少净化了300万吨蓝藻,成功保护了澜沧江小湾库区全流域地表二类水质多年未受污染。

深水出好鱼

打造云南绿色品牌经济新名片

小湾库区海拔高、水温低、水流急,鱼类生长周期长达5年以上,使得鱼的肉质更加紧实鲜美。公司自2012年起,连续12年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目前正在申请「澜沧江(小湾)有机江鱼」产地保护,致力于打造云南绿色品牌经济新名片。

经过15年的积累,小湾渔业已经成为中国高端有机江鱼食材供应优良基地,也获得了全国各地餐饮界和食客的一致认可。2024年即将启动云南绿色品牌经济新名片「澜沧江有机江鱼」新品牌战略,筹划「到凤庆小湾喝千年古树茶,品澜沧江有机鱼」地方特色品牌服务,逐步向精细化企业经营发展,打造一条从江面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走出「云南澜沧江有机江鱼」的品牌之路。

小湾渔业自成立以来,就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开展库区守护、增殖放流、土著鱼保护等工作,并与科研院所合作,不断提升生态养殖技术水平,大力发展保水渔业,成为了国内第一家高原深水生态养殖企业。

另外,小湾渔业立足「一江连六国」的区位优势,与老挝ACTS公司达成合作意向,筹备建立小湾生态渔业国际示范基地,与老挝农林部共同打造「澜沧江—湄公河」生态渔业发展平台。

小湾渔业用15年的坚持,为云南高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树立了典范。

十年努力

培育出5000多条云南土著鱼

在澜沧江畔,小湾渔业的养殖技术员丁吉辉默默守护着一种被称为「神鱼」的珍稀鱼类——镇康四须鲃。他十年如一日,只为将这种云南土著鱼从濒危状态中拯救出来,走科学养殖之路,让镇康四须鲃茁壮生长,走向市场。

在这个土著鱼养殖场,「神鱼」真是难得一见。饲养员投喂时,水面噼噼啪啪响成一片,等用网兜想抓住一条时,又瞬间没了踪影。

丁吉辉说:「镇康四须鲃原产于怒江、澜沧江水系,曾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即使经过人工繁育达到可销售的种群规模,但因其数量稀少、肉质鲜美、有治疗风湿的功效,价格仍可达240元/公斤。」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这一珍稀鱼类,小湾渔业决定在澜沧江流域进行镇康四须鲃的人工养殖。10年前,丁吉辉从湖南老家来到澜沧江边加入小湾渔业,作为技术骨干承担起了科学繁育镇康四须鲃的重任。

澜沧江水流湍急、水温变化大,给镇康四须鲃的人工养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丁吉辉和团队成员经过反复试验、不断摸索,最终攻克了技术难关,成功将镇康四须鲃繁殖了4代,满足了可以向市场销售珍贵鱼类的标准。

「经过10年的努力,最初的1000多条鱼苗,已经发展到5000多条鱼了,个体最大的能达到50多公斤。」丁吉辉说,尽管镇康四须鲃养殖已经取得了成功,但他和团队并没有急于将其推向市场,「我们想先完善养殖技术,扩大养殖规模,同时也要做好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

十三年坚守

见证「水上牧场」壮大

碧波万顷的澜沧江上,一艘艘捕鱼船来回穿梭,网中鳞光闪闪,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位渔民的脸上。来自湖北的李建华,已经在澜沧江上「漂泊」了13年,与这片水域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建华告诉记者,澜沧江水流湍急,水深超过100米,给捕捞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恶劣的天气更是家常便饭,辛辛苦苦放下去的渔网,经常会被突如其来的巨浪冲毁,让他们一整天的辛劳付之东流。

小湾渔业捕捞队采用传统的「赶、拦、刺、张」和自动进箱的捕捞方式,李建华说,这样的捕捞对鱼群的伤害是最小的。捕鱼网上孔的大小是固定的,只能网住大鱼,还未长大的幼鱼就可以从孔中游走,这让鱼群可以持续地繁殖下去。另外,每年4至10月为捕捞期,其他时间休渔,让鱼群自由繁殖生长。

「我们捕捞上来的鱼,主要销往省内、广东、四川等地,甚至还出口到东南亚国家。」李建华自豪地说,「有一年,我们捕捞的一批鱼还被送到了北京,参加了国家级的农产品展销会。」

13年来,李建华亲眼见证了澜沧江「水上牧场」的发展壮大。每年的捕捞量从最初的几百吨增长到现在的两三千吨;最初的两支捕捞队,也发展到现在的3支。

澜沧江「守护者」

为高原生态鱼保驾护航

川流不息的澜沧江上,一群「护鱼人」日夜巡逻,守护着这片水域的生态安全。雷斌,就是这支队伍的队长。现年35岁的雷斌担任小湾渔业守护部队长已有一年时间。他带领着70多名队员,守护着小湾电站库区水域的安全,打击偷捕活动,护送小湾鱼游出大山。

雷斌介绍说,他们的工作是24小时不间断的,白天巡逻一次,晚上还要再巡逻一次,时间不定,有时候凌晨两三时也要出动。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雷斌将队员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各自的水域。整个库区约有30个守护巡逻点,队员们轮流值班,确保24小时都有人在岗保护库区鱼群的安全。

夜间巡逻是最辛苦也是最危险的。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江面上,队员们只能依靠手电筒照明,沿着岸边搜寻可疑目标。「晚上视线不好,很容易发生意外。」雷斌说,除了要防范偷捕者,还要时刻注意安全。今年上半年,他们已经查获了4起较大规模的偷捕事件,有效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

除了打击偷捕,雷斌和守护部的队员们还负责协助公司捕捞队进行捕捞作业,并对捕捞上来的鱼进行监管和运输。

打造好「三条鱼」

生态游成发展新亮点

视频加载中...

说起小湾渔业未来的发展规划,沈飞说,小湾公司在这15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养殖、捕捞技术体系。接下来,公司将重点打造「三条鱼」:

第一条鱼是「生态鱼」。 继续在小湾渔业保水渔业发展的宗旨下,不忘初心,坚持以生态养殖为基础,继续做好生态鱼。

第二条鱼是「品牌鱼」。 把这条鱼打造出一个澜沧江有机鱼品牌来,让全国的老百姓都知道。

第三条鱼是「领头鱼」。 现在国家对环保方面很重视,云南要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那么小湾渔业要紧跟这个发展理念,打造出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头鱼」。

沈飞介绍:「下一步,小湾渔业将助力乡村振兴建设,计划投入建设一个加工厂,将捕捞过程中一些受损害的鱼进行深加工,做成鱼丸、鱼滑或者鱼粉之类的产品;我们还想用‘企业+党建+合作社+群众’的模式带动周边百姓共同致富。另外,公司在江面作业中也聘请了周边的居民,共同来守护好这条江。我们也正在跟千岛湖渔业学习,把小湾渔业做强做大。同时希望把澜沧江小湾休闲游、体验游发展起来,带动当地的发展,走出一条水域生态保护和渔业生产相协调的大水面生态渔业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

开屏新闻记者 左学佳 熊波 实习生 肖锐思 文 蓝灏 摄

一审 孙琴霞

责任编辑 何丹 陈洁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陈洁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