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我有一座小菜园!」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摇篮农庄」养出科学小苗苗

2024-09-23三农

「朝天椒很辣。」「香菜种植需要注意什么?」「农庄里还种了豌豆和土豆呢。」在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操场一角的「摇篮农庄」里,每天都有学生们忙碌的身影。每天中午饭后的半小时,在学校党团员教师、青年教师带领下,三至五年级的8个学生都会轮流参与农庄实践活动。在自然笔记中,学生阮宸熙用文字和图画生动地记录着番茄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的成长过程。

「种植、养护,观察农作物,绘制自然笔记,记录植物生长的每个细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培养了观察力和科学素养,体验了从播种到收获的喜悦,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与生命脉动,更收获了植物生长带来的满满自豪感和成就感。」科学正高级教师姜娅敏告诉记者,从2012年9月起,学校便成立了科学教育实践社团「摇篮农庄」,从最初的一块树荫下的小菜地逐渐发展成如今师生们心中的一片乐土,学校被授予上海市「百校创意绿园」的荣誉称号。

摇篮农庄活动

2021年,经过一个学期的升级改造,农庄划分出七块区域、三个高盆,休息区、工具房和花架一应俱全,使得它焕然一新,也成为了校园十大景观之一。经过校级海选后,学生孙乐萱成为给「摇篮农庄」题字的人。每年10月的丰收采摘节成为了学生们最期待的活动之一。为了让劳动、环保和科学教育融合发展,全校80%的教师都参与到农庄活动中,这里也成为了社团课、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和高年级的科技课的育人沃土。

学生孙乐萱为摇篮农庄书写的题字

学校科技教师季楠认为,科学不仅能改变人的生活,而且能改变人。科学教育,从一粒种子开始,最终孕育出成长的自信和生命的希望。毕业生顾博文性格内向,但他在农庄种植探究里发掘了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并在家长和老师的陪伴与鼓励中,从青少年家庭盆栽比赛中脱颖而出,还参加了第七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电视节目录制,分享自己记录自然的科学故事。科学教育让顾博文越来越自信。季楠表示,这只是众多学生成长案例之一。

在学校科技总辅导员、科学学科备课组长张婧懿看来,这种以赛促教的方式能让学生在实践中绽放光彩。学生邵俊熠活泼好动。在「摇篮农庄」的课堂上,邵俊熠对香菜产生了浓厚兴趣。从此,他每天早早到校,观察、记录香菜的变化,还向张婧懿提出制作香菜成长日记的想法。于是,张老师鼓励邵俊熠参加盆栽制作比赛。在参赛准备中,邵俊熠不仅学会了养护技巧,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最终,他获得市一等奖。

科学教育不仅限于课堂内,更延伸到了校园的每一处。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竞赛平台,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老师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因兴趣而坚持,因挑战而成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小问题,不断创新,成就一项项小发明,也让心中科学种子慢慢萌芽和成长。

育苗活动的观察笔记

作为全国文明校园、国际生态学校,打一小学始终秉持着「点亮科创梦想,呵护绿色家园」的理念。去年,打一小学获得「上海市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称号。十年来,打一小学在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评选中获得各类奖项近10项,在上海市「未来科技之星」评选中获得各类奖项共8项,还获得国家专利25项。近年来,学生在上海市青创赛、「宋庆龄杯」「智多星」等各类创新竞赛中的获奖人数也逐年增加。学校还在全国「环球自然日—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活动」中荣获展览组团队二等奖,在国际环境小记者项目新闻作品大赛中荣获国内选拔活动二等奖,在上海市青少年生态文明探究小论文评选中多次获一等奖。

图片由学校提供

东方教育时报 微信号 DFJYWX

分享 :请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

关注 请点文章主标题下「 东方教育时报

或查找搜索公众账号

=== 从教育的视角看社会 | 从 社会的视角看教育 ===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