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重读童年课本里的这个麦收场景课文,你还记得那些难忘的瞬间吗?

2024-05-26三农

每年端午之前,阳历的五月底六月初,正是我们皖北大地收麦子的时间,千里沃野,已经是一片金黄。现在因为有了收割机,收麦子太方便了,外面打工的人可以选择不回来,家里的中老年人一样可以自己收割,但麦收不但对农村人来说是件大事,也是一个每个人都难忘的情结,所以该回来的时候,还是得回来。

而麦收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在我们以前上学时的课本里,因为那个时候,关于麦收,可以说是农村人一年里最重要的农事。

因为在那样的时代,没有多少机械,基本上收麦全靠人力和牛马,偶尔也有拖拉机的帮忙,麦收季节不等人,所以那个时候叫「抢收」,为了把成熟的麦子收到家,农村人几乎每天都在麦地里,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所以每户人家,都会在早上准备些煮熟的鸡蛋和咸鸭蛋,到了中午就在地头配点啤酒白开水,那样的日子,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美好回忆!

要说八十年代课本里,关于麦收的场景,无疑属五年制第六册语文中的【送水】这一课最难忘了!原文如下:

「麦子熟了。金黄的麦浪,一眼望不到头。远处,在蓝天下面的麦地里,一台台红色的联合收割机正在来往奔驰。

村边路旁的几块麦地里,小伙子们在展开劳动竞赛。他们挥动着镰刀,热火朝天地忙着抢收。看到今年的麦子长得特别好,麦穗沉甸甸的,他们一边割一边笑。

在割过的麦地里,小学生们一字排开,每人挎一只小篮,蹲在地上拾麦穗。他们那么仔细,那么认真,要让丰收的麦子颗粒归仓。

村边走来了两个小学生。她们胸前的红领巾,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她们俩是专管送水的,走在前边的头上戴着草帽,肩上挑着一担水,扁担一颤一颤的。她干劲真大,扁担头上还挂着个水壶呢。紧跟在后面的比她小一些,可也背着三四个水壶,右手还提着一个篮子,里而装着几个碗。

到了,到了,她们俩停住了脚步。挑担的女孩把左手拢到嘴边,大声喊起来:‘’喂,叔叔们,同学们,水来了,水来了!」身旁的女孩望着地里,像是在说,「割得多带劲啊!又是一个丰收年!」

现在重读此课,再想想我们童年在农村麦收的场景,马上有些难忘的时光就会浮现在眼前,以前的农村麦收,真的是辛苦了,家里劳动力多,可能就意味着你家的麦子收得比别人快,在那个靠天吃饭,靠人生产的年代,人的辛苦程度,现在的人根本就没办法相像。

同样的课文,或者说是关于农村与农民,丰收与劳动的课文,在以前的课本中太多了,那是对劳动的赞美,对农业的敬畏,但现在的课本里,关于农村,关于农村,关于庄稼好像太少了,这又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