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卖不起价的「小个头」 苏州地产枇杷遭遇「大年」烦恼

2024-06-01三农

一年一度的地产枇杷季渐入尾声,今年是枇杷「大年」,产量达到约1.8万吨。因此,销售情况备受关注。由于电商、物流的加持,中大果枇杷的销售十分火爆,但是达不到销售品级的枇杷小果却只能作为赠品或低价处理,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让果农们喜忧参半。

如何实现枇杷小果经济附加值的最大化,真正做到丰产又丰收?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枇杷膏、枇杷酒、枇杷冰淇淋、枇杷巧克力……一系列深加工产品正在不断涌现,为这些「小个头」开拓了一条增值创收的新出路。

现状:枇杷小果成果农「甜蜜烦恼」

5月29日一早,在金庭镇秉常村,果农黄介俊就上山采摘枇杷了。虽然已是枇杷季尾声,一上午仍有不少收获。但是,采购商在挑选过程中,从3筐枇杷里挑出了半筐达不到销售品级的果子,这让黄介俊觉得有些心疼,「枇杷季马上结束了,现在采摘的枇杷属于末茬,因此小果比例偏高一些。而且今年是枇杷大年,产量多,采购商也更挑剔,小果不太好卖。」

在东村村,记者遇到了挑着几筐小果,来到路边摆临时摊位售卖的果农徐建国。「今年雨水少,小果的产量比往年多,我家每天都能挑出一两筐。」徐建国说,自家枇杷靠儿子通过电商售卖,不过客户看中的大都是中大果,剩下不少小果。为此,他每天午饭后都会来路边摆摊卖小果。「每斤小果售价10—12元,不图赚多少,主要是不想浪费,小果虽小,也是我们果农的心血。」偶尔成交一笔,徐建国的脸上不自觉地漾开笑容。

相比徐建国摆临时摊卖枇杷小果,黄介俊的小果处理方式更加直接,「零星售卖小果也赚不了几个钱,自家又吃不完,干脆送给亲朋好友,剩下的就作为赠品送给收购商了。」黄介俊虽然说得豁达,但是也忍不住嘀咕,「明年要早做打算,把小果销售好好做一做,不能浪费。」

果农的烦恼,苏州飞翠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光旗也深有体会,「我家的果树有三千多斤枇杷产量,估计有100斤左右的小果,虽然比例不足10%,但是看着小果只能堆在家里,父母也很舍不得。」不过,邹光旗说,这几年他关注到一个现象——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一些客商另辟蹊径,开始专攻小果市场,以其高性价比吸引众多注重实惠的消费者。「小果虽然品相不如中大果,但口感品质也不差,价格也会更实惠。」

期待:「小个头」能否有很好出路?

枇杷「大年」,根据吴中区农业部门的初步统计,产量达到约1.8万吨。对于东西山的果农们来说,更大的期望是丰产又丰收。然而,按照10%左右的小果比例,小果产量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为此,小果的出路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最近网上「一元一斤的枇杷」的传言,让果农们更加担忧小果销售。「一元一斤的枇杷,其实是个别果农觉得品相不好的残次果扔掉可惜,就拿来低价处理。」采访中,不少果农反映,小果与残次果不同,只是品相不太好,达不到销售级别而已,实际品质并不差。

「目前,小果的批发收购价格确实不高,但是也不至于一元一斤。」邹光旗说,今年,匀果、采摘的人工费超过每人每天400元,按照目前小果几块钱一斤的收购价格销售,收入还不能覆盖匀果、采摘等人工费用,所以大家希望在中大果热卖的同时,小果也能有更高的经济收益。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更高的收益?在果农中,各种讨论的声音层出不穷。在一个西山果农聚集的微信群中,有果农提道,「准备用小枇杷来熬枇杷酱,或者做点枇杷冰淇淋试试」;也有果农总结,「不仅要改变思路,拓展销售渠道,关键还要针对性地开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才能提高附加值,避免出现打价格战的情况。」

「我觉得可以对以小果为主的枇杷进行深加工,提升枇杷的产品价值。」对此,作为合作社负责人的邹光旗十分认同,以「鲜果销售+果品加工」的形式,不仅可以解决小果销售的问题,还能为果农带来更稳定的收入来源。

探索:枇杷深加工已有多种尝试

「枇杷全身是宝,延伸枇杷的产业链,做好产品加工来消化枇杷残次果、小果这类‘等外果’,确实是比较好的思路,吴中区的枇杷经营主体一直在探索。」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推广研究员袁卫明看来,尤其是在枇杷「大年」,利用「等外果」加工对于做好枇杷销售,能起到一个很好的补充作用。

不过,袁卫明认为,苏州地产枇杷的产量,并不足以支撑发展大规模的深加工产业,可通过传统加工实现枇杷的增值空间,立足已有的产品基础和市场需求,发展高附加值的加工产品,「比如,枇杷膏已在市场上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同,而且每瓶售价高达几十元,附加值比较高,利用等外果古法熬制枇杷膏,加工技术简单,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事实上,在枇杷深加工方面,东西山有不少果农已经在做尝试了。」吴中区农业农村局产业合作科科长叶国平表示,枇杷膏、枇杷酒、枇杷冰淇淋、枇杷巧克力等深加工产品正在不断涌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85后「小娘鱼」谢芳萍作为一位农二代,带领金庭镇秉常村60户农民组成了常春藤农业专业合作社,从2020年就开始探索枇杷深加工。

踏入常春藤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大门,就可以闻到淡淡的枇杷果香。大厅左侧的展台上,整齐排列着合作社的「拳头产品」——枇杷露和枇杷花茶。在展台的后方,是一面巨大的展示墙,上面详细地介绍了枇杷露的制作过程。「我们建立了枇杷露与枇杷花茶的正规小规模加工厂,并进行了ISO质量体系认证,目前已通过枇杷深加工产品带动周边100多名农民就业。」谢芳萍说,为拉长产业链,合作社还与苏州市农科院合作,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制作枇杷果酱等产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今后再碰到丰产年,农户有卖不完的小果,就可以送过来,由我们代加工,可以最大化实现枇杷的价值。」

(苏报融媒记者 朱雪芬 陈兆帅 刘达 瞿毅诚 文/摄)

编辑: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