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毛乌素沙漠:最「没尊严」的沙漠,被中国人拿来种土豆,产出万斤

2024-10-12三农

毛乌素沙漠曾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长久以来以其荒芜、风沙肆虐而闻名。随着治沙人的不懈努力,沙漠正在慢慢消失,被我们乖乖降服,也被网友称之为「最没尊严」的沙漠。

现如今,毛乌素不仅成功栽种数百万棵树木,还成为种植土豆等农作物的丰产区,从昔日的荒地变成绿洲和农场,土豆产量更是达到1万多斤,创造生态修复和农业发展的奇迹。

治沙英雄石光银

石光银出生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石家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深受沙化之苦,石光银童年时期就经常受到沙尘暴的侵扰。

七岁时,他曾与村里的一个男孩赵虎娃一起放牧,突然被龙卷风卷走飘出30里远,幸而被父亲找到,赵虎娃则再也没有出现。

这次经历给石光银留下深刻的印象,认识到沙漠的危害和无情,决定改变现状拯救家乡。1967年,年仅15岁的他开始组织村民进行治沙工作。

石光银明白沙漠不可能一夜之间变绿,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带领村民在沙漠中不断种树、挖沟修渠,以此来稳固沙土恢复植被。

治沙的过程极其艰难,毛乌素沙漠的地理条件更是极度恶劣,土壤贫瘠水资源匮乏,连草都难以生长,更别说大规模植树造林。

石光银和村民则每天背着水袋,步行几十公里为树苗浇水,即便如此树木成活率也很低,三年内栽种的1.4万亩树苗大部分都因水源不足而枯死

面对一次次失败,石光银并没有气馁,不断总结经验寻找合适的种植方法。

要想让树苗在沙漠中存活,必须要找到适应沙漠气候的植被,他开始引进各种耐旱植物,经过多年的试验,终于找到适合在毛乌素沙漠生长的树种,比如沙棘、柠条等。

这些植物不仅能够在极端干旱的环境下生存,还能够固沙,为其他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

1984年,石光银意识到要想真正改变毛乌素沙漠的生态环境,必须调动更多人参与到治沙行动中来,于是放弃公职承包治理五万亩荒沙的重任。

他还带领村民成立治沙公司,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鼓励村民们参与治沙。治沙的道路充满艰辛,2008年石光银的儿子在运送树苗的路上遭遇车祸不幸离世,这一事件给石光银家带来巨大的打击。

不过,他们并没有放弃,继续治沙事业,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使得毛乌素沙漠的治沙工作最终取得显著成效。

在石光银的带领下,毛乌素地区的土地逐渐恢复生机,草木逐渐覆盖大片曾经的沙地,风沙的频率和强度大幅度减少。

与此同时,他的治沙行动还帮助当地的经济发展,土地复耕、粮食产量上升,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21年,石光银的努力得到国家肯定,获得中国的「七一勋章」,这是对他几十年如一日的最高褒奖,也是对中国治沙事业的一次全面认可。

现如今,毛乌素沙漠的面貌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沙漠正在从中国的地图上逐渐「消失」,曾经荒芜的土地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

毛乌素沙漠的生态破坏

毛乌素沙漠的位置很特殊,位于我国西北部的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与陕西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占地约4.2万平方公里。

该地区现在被人们称为「沙漠」,但它曾是一片草木繁茂、牧草肥美的土地,匈奴称其为「临广泽而带清流」。

只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美丽景象逐渐消失,成为我国四大沙漠之一,水资源稀缺、土壤贫瘠。

毛乌素地区的生态恶化可以追溯到唐朝中叶,当时人口快速增加,老百姓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大规模开垦耕地、过度放牧,导致原本草木茂盛的土地变得脆弱。

唐宋时期,军队经常在毛乌素地区驻扎,战火摧毁大片森林和草原,加剧自然环境的破坏。战争结束后,植被的恢复速度缓慢,而人类的活动依旧高强度地进行,如此便形成恶性循环。

元朝时期毛乌素一带的战争逐渐减少,生态环境开始自行修复,沙化的现象有所缓解,只是这样的稳定局面并没持续多久。

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战争,再度对毛乌素进行破坏,而且明清时期是我国人口快速增长期,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必然会出现大规模农业扩张。

毛乌素地区进一步受到破坏,再加上自然气候的干旱、水源减少,这片土地逐渐失去自我修复的能力,沙化愈发严重。

时间进入近现代,毛乌素沙漠已然成为我国北方生态灾害的象征之一,沙尘暴频繁侵袭、风沙漫天,原本适合居住的村庄被沙漠吞噬。

许多当地居民被迫迁移,留下的土地无人管理,进一步加速沙化的蔓延,到20世纪中叶毛乌素沙漠已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海。

面对如此情况,我国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组织多项治沙工程,试图恢复沙漠的植被,但这些努力在早期并未取得显著成果。

直至20世纪60年代,石光银的治沙事业正式开始,才为毛乌素沙漠的治理打开一条新的道路,也就有了上述的故事。

农场模式的推广

毛乌素地的植被覆盖率提高、沙土固定后,土地逐渐恢复部分肥力,农业开发被提上日程。

为合理利用这片沙化严重的土地,政府和农业专家开始在毛乌素沙漠边缘进行农作物种植试验,首选的作物是土豆。这种作物耐旱、耐贫瘠,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与当地的环境相得益彰。

2011年,陕西一些农业公司和科研机构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地带建立大规模的农场,专门用于种植土豆、玉米和牧草等耐旱作物。

通过合理的灌溉系统、先进的耕作技术以及耐旱作物的选择,农作物在毛乌素沙漠中获得显著的收成。

经过几年的种植与优化,土豆产量逐年提升,年产量高达1万多斤,一些地方甚至达到4到5吨。

这样的高产量给当地居民带来新的经济收入,为进一步推广这种成功的农业模式,政府和企业合作将毛乌素的农业开发纳入到可持续发展计划中。

随着农业机械化、优化灌溉技术、改良种子的进行,毛乌素的农场面积逐步扩大,作物不再仅仅局限于土豆,玉米和牧草的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

毛乌素沙漠种植土豆的成功,标志着沙漠生态系统的转型与升级,从曾经的不毛之地到如今生机勃勃的农场,这一成果不仅仅是生态环境改善的体现,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资料:毛乌素,中国沙地的绿色逆袭--地方--人民网 (people.com.cn)

毛乌素:「沙漠」没有消失,只是被人类缚住-新华网 (xinhu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