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鞍山77岁农民,40年前办小矿厂,小镇上创出110亿财富,出奇低调

2024-01-28三农

文|龙溪

来源|商业传奇

1984年,辽宁鞍山一个快40岁的农民,已经当了10年生产队长, 种了半辈子地了,仍没从地里「刨」出多少食儿来。这时候,全国各地,尤其是南方,做生意人的人越来越多, 各种厂像雨后春笋般出现。

他发现,在地上种粮食等农作物,「刨」不出金蛋,但村里镁砂矿很丰富,于是建议村里办一个小矿厂,还亲自牵头,筹集了一些资金,带领村里一群农民,办起了一个镁砂矿厂。由于没有技术,小厂只能挖镁砂,然后用土法烧制生产初级镁砂产品。

当时谁也想不到,几十年后,这个村办小厂,竟然会成为年入百亿的企业,在全球同行也排得上号,而那个带头的农民,财富则超过100亿元,登上富豪榜。

更神奇的是,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在镇上,企业的名字还是村的名字。

放在全国,这也堪称传奇。

当时那个牵头成立矿厂的农民,叫何著胜,今年已经77岁了。

1947年,他出生在辽宁鞍山海城落英镇的后英村,他所创办的企业,如今叫——

后英集团。

「落英」名字的得来,有一个传说,据说是因为有鹰落足于这里而得名。这里群山绵延,七山二水一分田,土地瘠薄。世世代代的农民在这里辛勤劳作,但「刨」不出多少东西。因此,很长时间里,落英是一个穷山沟。

后英村的得名,应该与落英有一定的关系。

何著胜早早在村里务农,从1974年就开始当生产队,像一代代的祖辈一样,受够了在贫瘠的土里难以刨食的苦恼。不过,和父辈们除了抱怨只知道种地不同,他有改变的想法,同时,时代给了祖辈所没有的机遇。

于是,1984年,他办起了一个镁砂矿厂,虽然由于技术水平差, 只能生产附加值很低的产品,但收益要比种地好,企业也逐渐壮大了起来。

海城有世界镁都之称,鞍山则是世界菱镁之都,镁矿相当丰富。

周边的人看到这是一条路子,纷纷效仿,也用土法建起窑炉,当时海城,以及营口的大石桥等地,就建起了很多镁砂矿厂。

可以想见,做的人多了,大家竞相压价,价格大战不可避免,短短几年,镁砂矿市场成为了一片「红海」。

这让何著胜的后英,一度走到了生死存亡的路口。

相比那些后来者,他们规模更大。此时,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积累的何著胜,做了一个重大决定——避开低端竞争。

他筹集了4000万元,建起了特新砖厂,产品直接出口到美、英、加等国家和地区,跳出「红海」,找到了一片蓝海,接着,又投资建设高纯镁砂生产线,随后又上马其他镁砂产品。

如今,他们的耐火板块,产品已经覆盖重烧、中档、高纯镁砂,镁钙砂,镁铁钙砂,镁砖,镁钙砖,硅砖等众多产品。

除了将目光集中镁砂上,进入新世纪后,何著胜还将目光投向了更多的行业。

鞍山有大名鼎鼎的鞍钢,2005年,何著胜斥资1亿元进入铁矿行业,后来顺势进入钢铁行业,如今后英集团的钢铁板块,年产钢材150万吨、棒线材85万吨。

后英集团每年要开采大量的菱镁矿,开采过程中会剩下低品位的菱镁矿,达500万吨。很长时间里,低品位菱镁矿基本上用于垫道或者废弃,造成了极大浪费,而这些「废物」是生产玻镁板的极佳原料,于是,2008年,他们投资建起了镁质建材基地,解决技术难题后,生产出的玻镁板平整、不变形、密度高、不老化,且具有很好的保温、隔热、隔音、轻质、防水等特点。

他们还进入滑石、水泥等领域,甚至做起了房地产开发。

另一个后英早早进入的行业是食品行业,主要是大豆深加工, 除了生产大豆油、调和油等食用油,还生产大豆蛋白肽、大豆蛋白、大豆异黄酮、大豆低聚糖等与大豆加工的相关产品,逐渐形成了海城后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经过几十年努力,后英发展成了一家大型集团,在2023年中国民营制造企业500强上榜上有名,位列第400位,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

何著胜则成为富豪榜上的常客,近年来个人财富都超过100亿元,在2023年胡润百富榜上为110亿元。

如今已经77岁的何著胜,多年前已经将企业交给了儿子何宪恕。

和父亲是「泥腿子」不同,何宪恕曾到国外留学多年。

何宪恕出生于1977年,获得新泽西州立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他17岁时,就被何著胜规划好——毕业就接班,所以,2003年毕业回国后,27岁即接掌企业,如今担任后英集团董事长。

客观地讲,最近10多年,后英集团发展并不算快,早在2009年之前,后英就已跻身中国企业500强,2009年的营业收入达105亿元。

可能相比很多企业,最近10多年的发展速度不算快,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稳健。

这有点像何著胜的风格,低调而务实,他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儿子似乎继承了他的这一风格。

几十年来,后英集团的总部一直在落英镇,不声不响,农民出身的何著胜,在一个小镇创出了百亿企业,身拥百亿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