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托底层、安全网,事关困难群众衣食冷暖,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是民政部门履行基本民生保障职责的重要方面,是提供基本社会服务的具体形式,是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应有之义。
10月23日,民政部举行「民政这五年」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副司长许昀会上表示,总体上看,五年来,社会救助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扩容、提质、增效。下一步,将推动社会救助从「保生存」向「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拓展,健全完善、迭代升级社会救助体系,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的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体系,更好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许昀指出,五年来,民政部聚焦覆盖全面,扩大政策供给,做到兜住底。全面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和国办转发的【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不断完善「8+1」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推动社会救助制度由离散的单项救助转变为系统的救助体系,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更加密实牢靠。加快推进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和应用,健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完善「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工作机制,强化风险监测、及时预警,逐步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
同时,许昀介绍,民政部切实发挥好社会救助部际联席会议和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作用,有效统筹各类救助资源,形成救助合力。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系统集成,指导各地建立健全民政部门统一认定、各职能部门分类帮扶的工作机制。
此外,民政部推动专项救助向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等更多低收入人口延伸。规范与人均消费支出挂钩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确保救助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稳步提高低收入人口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