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在农村,没有儿子真不行,不但受人欺负,祖屋也没人守,很悲凉!

2024-06-08三农

城里人总觉得农村人见识不行,骨子里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他们觉得农村人,很多不管生多少女儿,都还想要生一个儿子,是一种思想的陋习。那么穷,还生那么多孩子,真是可怜了那些孩子,男孩女孩不都一样吗。作为农村人,只想对城里人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在农村,没有个儿子,还真不行。我大伯家就是如此。

我大伯的一生,可以说是辉煌的一生。在农村人中算是完美,但唯一的缺憾,就是没有儿子。因为此,大伯一生的腰杆都挺不直,至死都有遗憾,在和人吵架时,都没有底气。

大伯生有三个女儿,就是我的大姐、二姐、三姐。本来大伯是要继续生的,直到生出一个儿子。但伯母在生了我三姐后,身体出现了些状况,不能再生了。大伯,就成了农村没有儿子的家庭。在农村,没有儿子的家庭,是受人欺负的,在和别人吵架时,人家只要骂一句「你是绝代子、绝子绝孙」,就不知道该怎样回怼人家。

大伯在接受没有儿子以后,性情也大变起来。由以前性情开朗,变得斤斤计较起来,同时非常的勤劳节俭。大伯内心是个要强的汉子,是的,他是没有儿子,但在他心里,已经做了决定,一定要让我堂姐三姐妹读书,有出息。在那个年代,农村人的确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一般女儿,在村小读完三年级,基本上就不读书了,就开始帮家里干农活了,儿子则可继续读书。

大伯家只三个女儿,所以我三个堂姐,都能继续读书。我三个堂姐也很争气,成绩都是班级数一数二的。大伯和伯母勤劳节俭,在他们心里,就是一定要让女儿们有出息,将来不生活在农村。即便再苦再累,大伯都觉得值得。那时寨里,和堂姐们一般大的女孩子,都是超级羡慕她们。

寨里的人,也开始说风凉话,对大伯说,女孩子家,迟早是别人家的人,送她读那么多书,就算读到北京长沙,又有什么用。干嘛把自己搞的那么辛苦。但大伯都不为所动,内心就是坚持送女儿们读书。

一晃很多年过去了。我的三个堂姐,都很争气。大姐读书读到北京,还在北京安了家。二姐读到了省城,也在省找了丈夫。最撇的三姐,也是在县城工作。大伯觉得扬眉吐气,在寨子里走路都带风。他看见一些有儿子的家庭,儿子仍然在农村干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心里想到「这样的儿子有啥出息」。

寨里的人,也开始尊敬大伯起来。按农村人的观点就是大伯家城里有人,是惹不起的主。更多的心思,是想未来的某一天,我城里的三个堂姐,有可能能帮助到他们。农村人都是那样,「人捧有的、狗吠丑的」思想根深蒂固。大伯也觉得无限风光,在村里有些话语权。

但后面一件事,让大伯很心寒。因为一小块土地,大伯和村里的一户人家争执起来。双方都是寸步不让,吵得不可开交。农村人大多如此,为了一点土地,就会争吵不休。那家的女人,骂得很难听,说大伯是绝代子,绝子又绝孙,儿子都没有一个,神气个什么,将来祖屋都没得人守,还和她家争地。

这让大伯很受伤,气得都病倒了。打电话给我城里的堂姐,叫她们回来教训那一家子。三个堂姐知道老爹气得病倒了,都从城里赶了回来。到这个事,她们也不好把人家怎么样,只是一个劲的安慰自己的老爹,别和别人争吵,他家不缺那一点地。

大伯本以为自己三个在城里有权有势的女儿,会为自己出一口恶气。那知道女儿们是这个态度,嘴上没说什么,但内心很受伤。都是没有儿子的错,要是有个儿子,谁敢这么欺负他。从那以后,大伯总是唉声叹气的。

三个女儿在老爹不开心,就商量着把老两口接到城里去住。正好在县城的三姐,家里的小孩需要带。但大伯打死都不去,他就守着自己的老屋。伯母被三姐接到县城带孩子。

这个时候,寨里又有人说,外婆带外孙,就是鸭婆带鸡儿,费力不讨好。大伯听了后,就是打电话叫伯母回来。从此以后,老两口就生活在寨里,直到去世。

伯母去世后,三个堂姐觉得大伯一个生活在农村,很是孤单,要接他去城里,大伯打死也是不愿意,就一个人生活在农村的老屋里。后来大伯也去世了,葬礼办得很风光。但大伯去世后,寨里的老屋就没人居住了。

开始几年,县城的三姐,常回寨里,每次都把老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她知道,那是爹娘一辈子的心血,也是她们儿时的记忆。可慢慢地,几个女儿就回来得少了。老屋也变得杂草丛生,成了没人管理的房子,让人看起来很是悲凉。

这很悲凉,却又是现实,农村很多没有儿子的家庭,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