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保护传统村落⑥|古窑村「炉火千年不绝」的活化改造之路

2024-03-18三农

编者按:

传统村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文化的传承。保护好传统村落,就是守住乡村文脉的「根」。近年来,山东坚持科学规划、整体保护,突出重点、活态传承,推动传统村落有效保护、持续发展。

为更好展现我省目前拥有的168个中国传统村落、384个省级传统村落,大众网·海报新闻与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推出【保护传统村落 赋能乡村振兴】专题报道,通过挖掘传统村落由静态保护向活态传承转变的优秀案例,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基因库」,助力乡村振兴,共同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海报新闻记者 仇艺畅 通讯员 孙全亮 亓志伟 报道

位于淄博市博山区山头街道的古窑村,享有「陶瓷琉璃之乡」的美誉。它地处博山孝文化核心区,民风淳朴,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古窑村始终秉持节孝守义的传统美德,深受礼孝文化、陶琉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的熏陶。作为齐鲁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和展示窗口,古窑村也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陶瓷文化而备受瞩目。

窑火重地 工业遗珠

古窑村是一个因生产陶瓷而形成的传统村落,其陶器生产相传始于北宋,清代至民国时期,古窑村窑业振兴,村里共有圆窑140余座,这些窑因其形状酷似馒头,又被称为「馒头窑」。在这里,一代代匠人们薪火相传,不断发扬和创新,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陶琉文化。

沿着巷道步入古窑村,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面由罐形器皿垒成的墙壁。墙体材料皆为匣钵,当地俗称「笼盆」,匣钵墙是古窑村独有的建筑形式和形象标识,匣钵的颜色有深红、浅红、金黄、米黄,色彩艳丽、构图巧妙。圆形的匣钵宛如古代的铜钱,圆柱形的则排列在一起,犹如古代的编钟,古朴而庄重。古铜色的匣钵叠摞成规矩有序的图案,与错落有致的石砌小路相互映衬,使得古窑村的建筑和小巷别具一格,成为一道独特风景,置身其间,仿佛游走于一座露天的陶瓷博物馆。

古窑村记载着独属于博山的荣光,诞生了亚洲最大的陶瓷厂——博山陶瓷厂和中国第一条煤烧隧道窑,然而随着产业升级,手工作坊与传统圆窑渐渐被淘汰。90年代末,烧制陶瓷琉璃的老牌企业纷纷倒闭,荒废的车间疏于管理,老陶瓷厂所在的古窑村一度成为当地的「棚户区」,曾经的140余座圆窑,大多数在废弃后被拆除,仅留存13座。这种衰败的景象令人扼腕叹息,许多村民也因此选择卖掉老宅,离开故土,古窑村的文化传承和村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千年古窑 薪尽火传

如何让古窑村「炉火千年不绝」,成为当地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为国内唯一成规模的原生古窑集群,古窑村拥有中国手工业体系中唯一具有城镇规模的完整遗存。采用匣钵、窑墼等独特的陶瓷辅助材料砌筑的民居以及散布在其中的13座古窑,让古窑村极具辨识度。值得庆幸的是,古窑村并未丢失陶瓷所赋予的「灵魂」,尽管时代变迁,但与之相匹配的传统手工业并未消亡。当年众多国有企业培养的大批优秀人才和生产技艺犹在,一套完整的师徒传承体系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确保陶瓷文化的生生不息,为古窑村的重生注入了强大活力。

为深入挖掘和展现古村落的深厚历史底蕴与文旅价值,2019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古窑村引进厦门朗乡集团,担负起让曾经落寞破败的老厂区与古村落焕发新生的重任,力求使这个拥有千年陶瓷历史的古村落实现华丽「蝶变」。他们精心策划,对传统民居进行加固与修缮,使古老的圆窑与当代建筑相互呼应,既保留了历史原貌,又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元素,不仅让村民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利,也让游客在古村落中体验到清幽宁静的乡村乐趣。

幽静的街巷、13座古圆窑遗址、百余座明清建筑群落、民国民居,50年代工业遗存……这些都是博山陶琉文化的精华和缩影,在多位专家大师的精心设计和打磨下,这些历史遗产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焕发出勃勃生机。

浴火重生 古村焕新

经过数年的精心打造与不懈努力,古窑村成功蜕变为一个充满地方特色的文旅度假胜地和产业小镇,3A级旅游景区「颜神古镇」应运而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并日益扩大着自己的影响力。

瓷音悠然,窑火斑斓。走进保护开发后的古窑村,余温尚存的古窑口,光泽如玉的琉璃,精美雅致的陶瓷……一砖一瓦尽是窑火匠心,一叶一木皆能将人们带到那个工业繁荣的火红年代。

古窑村巧妙地将古老遗存与崭新业态相融合,两者相映衬之下形成的反差感也显得极其自然,给人一种既古朴又现代的独特体验。

如今的古窑村已经蜕变为一个集多元化文旅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度假胜地。这里不仅有传统村落的历史底蕴,还有精致的度假酒店、充满乡土气息的民宿、风格独特的古窑酒吧、大师工作室以及琉璃工艺实验室,供游客们深入领略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度体验陶瓷与琉璃艺术的魅力。同时,设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街区和美食街区,让游客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感受当地的乡土人情、民俗风情。陶琉精品展示、交易市场和民间地方艺术品收藏博物馆,为游客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为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古窑村精心打造了多个特色平台,包括全国性的大专艺术院校学生实习培训基地、以陶琉文化为主题的少年儿童艺术教育研学基地以及青少年研学平台,为年轻一代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通过设立文化产业(陶瓷、琉璃)研发、生产、营销平台,吸引众多艺术家们汇聚于此,既为他们提供了创作与展示的舞台,也为陶瓷和琉璃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经过整体性修缮保护、改造提升、活化利用以及业态导入,古窑村踏上了全新的活化利用之路,颜神古镇成为古老遗存与现代业态交织映衬,历史文脉与文化创意交相辉映的文化新地标,也成为一道璀璨的文旅新名牌,这不仅是对传统村落保护的生动实践,更是乡村振兴的有力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