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这是我们的家,再远也要回来把家打扫干净!」

2024-07-03三农

编者按

6月18日以来,黄山市多地遭遇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侵袭。连日来,记者奔赴洪涝严重地区,目睹了当地众多普通居民,在灾害面前所表现出的勇敢、温暖、担当、坚韧、包容。

与诸多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相比,他们所做的极其普通,甚或有些寡淡无奇。但正是这一个个「平凡之举」,让我们触摸到防汛救灾一线最真实的温度。正是这些「左邻右舍们」的一言、一行,汇聚成众志成城守护家园的宏大壮歌。


凡人不凡,志以歌扬。

我们期望用这样一组凡人故事,致敬坚强乐观的人们,致敬团结奋斗的力量。

点击下方专题:


抗洪一线的凡人歌

回 家


叫上丈夫和儿子

从杭州买了1000多元的菜

51岁的毕雪霞归心似箭

她放下手中一切的工作

决定回家

家里有她最牵挂的老父亲

洪水退了

父亲也安然无恙

但这个家在这个时候

需要一家人去重拾

01

拨不通的电话

位于歙县绍濂乡的岭口村,村子后面是山体,前面是河道,6月20日凌晨5时左右,山洪袭来,河道两岸村民的叫吼声让不少还在睡梦中的村民惊醒。与此同时,村里微信群内要求大家疏散的信息也提醒着村民赶紧撤离。

73岁的毕大爷醒来后,发现洪水已经涌进卧室,无法从大门逃出。情急之下,他匆忙跑上二楼避险。

远在杭州的女儿毕雪霞从微信群中得知了村里发大水了。毕雪霞的心揪了起来,因为只有老父亲一个人在家,而房子又正好在河道边。

毕雪霞立即拨打父亲的电话,但要命的是,父亲的电话始终处于无法接通的状态。

她一边不停拨打父亲电话,一边在微信群里询问有没有人看到父亲。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毕雪霞始终没有得到父亲的任何信息,那个上午她心急如焚,脑子里浮现了一百种可能性。

直到当天中午时分,毕雪霞终于接到了父亲打来的电话,人没事。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她强装镇定,电话中询问着父亲家里的情况。

原来,发大水时父亲躲避到二楼后,一直等着水退,几小时后,等到水略退了时,他自己下楼从厨房位置一处被水冲出的窟窿逃了出去。因手机一直没有信号,老人等到了高处安全的地点时,才来得及给女儿报平安。


02

带上米面油回家

毕雪霞和丈夫常年在杭州上班,两人在一家企业里有着稳定不错的收入,孩子大了也在义乌工作,有着自己的事业。多年前母亲离世后,老父亲就一个人在家里务农,独自生活。父亲成了毕雪霞最大的牵挂。

「家里发洪水了,要回家。」6月20日,毕雪霞和丈夫就决定向公司请假,孩子也要跟他们一起回来看外公。然而,多方打听后,他们发现回家的道路因为塌方中断了,一家三口回家的计划不得不延迟,在等待回家的时间里,他们去超市购买了大量的米、面、油、蔬菜等食物。「我们最担心的是家里吃饭问题,村里这么多户家里进水了,最需要的是吃的饭和菜,所以我们买了很多,塞满了一车,想着给左邻右舍都带一些,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

6月22日上午,得知道路恢复后,毕雪霞一家三口在杭州集合,一起驱车赶回家。

到达歙县之后,因为又出现了塌方路段,阻挡了进村的道路,一直到当天16时许,他们才开车到达离村不远的地方。「车子进不来,只能停在半路。亲戚骑了好几辆电动车才把我们和带的东西拉回来。」一路上的坎坷丝毫没有动摇毕雪霞和丈夫回家的决心。

03

把灶台重置起来再走

看着被洪水肆虐过的房子,毕雪霞心中很不是滋味,来不及歇一会,他们就开始忙活着收拾起来。

「一楼的家具被冲走了一些,剩下的电器也基本坏了,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视都用不了了,还有就是床、柜子和衣服。」看着自己使用了几十年的老家具被水冲毁,毕大爷心疼坏了,「这次水太大了,我活这么久没见过。」

收拾了三四天,家里总算能有地方下脚了。

「这是我们的家,家里发大水了我们再远也要回来把家打扫干净。」6月26日傍晚,毕雪霞和丈夫还在不停忙活着,父亲也在一间已经被冲毁一半的旧屋子内收拾着。

毕雪霞说,等到这一遍冲刷之后,还要用清水在屋内冲洗一遍消消毒就差不多了。

她的丈夫说,这两天要抓紧时间把厨房的窟窿补上,还要给家里的灶台重新置办一个煤气灶,最重要的是给岳父买几件新衣服,把家里都安排好,可能还需要一个星期时间,等到家里焕然一新他们再回杭州工作。

与毕雪霞家里一样,岭口村不少在外打拼的年轻人这几天都不远千里回到了老家,用自己的双手重建、重饰着自家的一砖一瓦。

正如毕雪霞所说的那样,「这个时候,家里需要我们,再远我们也要回家。」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张剑 徐宏博

策划:潘艳刚

审核:马翔宇 编辑:李享 校对: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