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道真:林业生态变绿色经济

2024-03-31三农

早春二月,行色匆匆。元宵节刚过,70岁的老林农刘亮带着工人出没于三桥镇高山上的华山林场,巡山防火,栽种树苗,一年之计在于忙。

30多年苦心经营,6000亩华山林场,已然成为「绿色银行」。伐木出售、银杏树叶、林下牛羊、林下黄连、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等综合经营,刘亮一家年可收入不错。

除草、运苗、移栽,阳溪镇阳溪社区石丫口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里,基地负责人张道琼带着工人忙着种植中药材。放眼林中,种下的党、黄连、天麻,藤蔓缠绕、长势喜人。张道琼说,这里的中药材,企业和合作社负责包技术、包收购,每亩年纯收入可达3000元至5000元。

生态阳溪,林中多宝。森林覆盖率82%,多山多林,当地村民林中「淘宝」,从采药、采菇、采笋、采漆到种药、种菇、种笋、养蜂,尝满林下经济「甜头」。到目前,阳溪镇林下种植中药材1万余亩,1000余户林农3000余人年实现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远远望去,大磏镇福星村大林组林场,连片的松树林高耸挺立。树林下,一株株草珊瑚静静地生长着。「这里是1000亩林下草珊瑚种植示范基地。」福星村党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润财介绍,全村有林地2.3万亩,每亩林地收储费1200元,后期村民又以林地入股进行分红。同时,从清杂、种植到管护,为全村在家劳动力提供务工机会。王润财说,项目既带动群众增收又壮大集体经济,全村可实现户均增收1万余元,集体经济增加20余万元。

走进大磏镇文家坝村,只见山青谷幽、风景如画。该村紧邻重庆市南川区,这些年依托林业生态、气候、交通等优势,打造休闲旅游、森林康养牌,还原仡佬族特色民居,把历史融入文化,把生活融入自然,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当地村民也瞅准商机,纷纷开办乡村客栈、农家乐等,每年吸引近万名重庆市民前来避暑旅游。

穿行道真,峰峦起伏,林海连绵,碧波荡漾。年年植树、月月造林,筑牢「林长制」,推动「林长治林」,昔日荒山披上绿装。截至目前,道真自治县林地总面积达22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1.58%,森林蓄积893万余立方米,14个乡(镇)获省级生态乡(镇)命名。

良好的生态环境营造有利的林下经济发展条件。有「林」方好「淘金」,正是良好生态「绿色」催生致富经济「金色」。围绕「林」字转「钱」字,阳溪镇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其中党参达7000多亩;河口镇发展林下花椒种植6000多亩,绿化荒山又增产业新路;忠信镇、隆兴镇发展林下养蜂、林下养鸡、林下食用菌等特色产业,致富之路越走越宽;洛龙镇大塘村林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立足良好的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利用森林景观、自然环境和林下产品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森林康养等产业,该村乡村客栈、农家旅馆已发展到116家,年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0万余元。放眼道真,山山水水,村村寨寨,生态优势渐变经济优势,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生态饭」挣到「林中钱」。

林下经济点「绿」成「金」。创新举措引导社会各界和市场主体参与,加快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发展,是道真的又一做法。县总林长领办示范基地500亩、县级林长200亩、乡(镇 、街道)林长100亩、村级林长50亩,各级林长通过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等方式领办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全县发展草珊瑚、黄连、天麻等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5万余亩,林下养殖产值达2.23亿元,林产品产值达3.39亿元。

生态经济正向多元转化。道真自治县以打造「全域森林康养示范县」为主线,形成林业+旅游、林业+餐饮住宿、林业+体育运动森林康养产业,带动康养旅游、康养运动、中医药产业、养生养老产业、康复疗养产业和森林保健食品产业的集群发展,着力创建森林特色小镇、森林村寨、森林人家,推广森林瑜伽、森林骑行等户外活动,吸引游客入县旅游。全县建成县级森林康养基地6个,创建森林小镇2个、森林村寨4个、森林人家45家,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亿元。林下林边,山上消夏度假农家乐,溪水漂流水上乐,一个「林」字,叫业态更加丰富,让「淘金」更多门道。

这些年,道真自治县用好用活丰富的林地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深化集体林权综合改革,推动国有林区改革发展,推行商品林地经营权流转,完善国有林场经营机制,大力发展林畜、林禽、林蜂、林药、林菌、林旅等特色产业。截至目前,该县发展林下中药材2万亩、花椒6.5万亩、茶叶18万亩,林下养殖利用林地面积30余万亩。林业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双效益」正日益凸显。

山间草木盛,林下景象新。探索「山地增绿、群众增收、林业增效」绿色发展之路,道真正因绿而美、向绿而行、因绿而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其伦

编辑 潘树涛

二审 邱胜

三审 钱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