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海口龙桥古村落,海南打铁第一村,技艺传承400年,产品远销两广

2024-01-02三农

清晨阳光刚洒在羊山大地,有个村子的村民们早早起了身,不一会整个村子传出了「叮叮咣咣铛铛」的铁器撞击声,时不时还会见到忽明忽暗,四溅迸发的火光,以及扶摇直上的缕缕青烟。

寻铁声而去,笔者来到了龙桥镇儒鸿村。在静谧幽深的羊山小道旁,立着一座挂满岁月沧桑的古村门。古门门匾正面镌刻着「儒鸿毓秀」,背面刻着「安定芳徽」,蕴含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和高贵品质的期许。穿过村门,往里走去,林荫下的火山石屋间透着与世无争的安详,依稀让人感受到村子蕴藏的历史韵味。

这座古村便是有着四百多年的打铁历史,羊山地区远近闻名的「打铁村」。这个古老的手艺穿越了漫长的时光,养活了世世代代的儒鸿村民。在土地贫瘠、资源匮乏的羊山地区,打铁技艺俨然成为了整个村子的经济支柱,也是这个村子最绚丽的人文画卷。

打铁为业,世代传承

据村中长者所述,儒鸿村的打铁技艺可以追溯到明万历年间。当时,明代进士、兵部侍郎、海南梁氏先祖梁云龙平叛有功,受到皇帝嘉奖。他荣归故里后,便指派一支族人研习打造兵器。此后,这支族人以打铁为业,世代相传。

这支梁氏族人的二十四世先祖梁邦球从梁氏祖地梁沙村迁出后,移居至儒鸿村。从最初打造兵器,再到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改为打造各类铁器。梁氏后人将打铁工艺作为安身立命的手段,在儒鸿村生根发芽,繁荣发展。

现今,儒鸿村由梁、吴、邓、张四姓族人,500多户村民组成。四姓族人分别由梁沙村、吴西村和昌荣村迁居而来,共同沿袭了梁氏先祖传统打铁技艺,传承至今。

风靡琼岛,远销两广

数百年来,由于村里铁匠多,手艺又好,而且主要打制镰刀、柴刀、菜刀、铡刀、锄头、铁锨、镢、镐、斧、铁链、门挂等农用器具,产品畅销远近。

当年,兴盛的时候,儒鸿村村民打造的刀具和小农具不仅风靡羊山地区,而且销往海南全省各地,还一度远销两广地区,深受乡邻百姓的喜爱,「铁匠村」也因此得名。如今,儒鸿村生产的刀具、农具依然在海口东门市场、大致坡等乡镇农贸市场进行销售,时不时还有儋州、澄迈等其他市县的客户前来预定。

精益求精,百炼成钢

儒鸿村打铁技艺有师徒传承,也有父子传承。走进村民的家门,打铁棚一般设在自家家庭,或后院。看似杂乱无章的「家庭作坊」,却一点儿也不「简单」,该有的器件可一个也不少,一切都布置得井井有条。打铁棚由铁柱子和铁皮组建而成,除了打铁所需的火炉、铁锤、铁砧,铁夹等工具,还堆积了不少铁块和煤炭,以及散热的风扇和水桶。

儒鸿村民自小就跟随父辈、师父学习打铁。上了年纪的村民对打铁这门手艺的流程已经烂熟于心。外人看的「敲敲打打」,在儒鸿村民眼里面可是有相当多的学问。

近距离观察与了解后,笔者发现所谓「简单」的打铁流程,包括了选料、生炉火煅烧、捶打、夹钢、淬火、打磨,以及后期制作等十几道工序。

以制作菜刀为例,只见村民们先用木炭引火,再打开鼓风机「呼呼」地把焦炭烧红。待火炉烧热后,村民用铁钳夹起铁块放入炭火中,烧至通红,再和旁人配合,相继完成捶打、修剪、打磨、淬火等多道工序。最后,装上刀把,再经过磨刀石打磨、刻上自家的招牌和上油后,一把上好的菜刀才算是宣告打成。

值得一提的是,儒鸿村每家每户打造的刀具上,都有着独特的标识印记,如同一个「商标」。比如,有一家人打造的铁具都刻有三个丁字组成的图案,寓意「人丁兴旺」。此处看似不起眼的标识印记,折射的是羊山人自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消逝技艺,不灭精神

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钢铁制造业公司的兴起,传统打铁技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过去家家户户打铁为业的儒鸿村,如今只剩数十户人家敲打各式各样的铁器。由于待在打铁铺里,整天「叮叮咣咣铛铛」地和生铁、焦炭、烟火等打交道,生活既枯燥乏味又汗流浃背,还挣不到很多钱,导致许多年轻人不愿再学,儒鸿村打铁工艺因此逐渐没落,铁匠铺也逐渐褪去原有的温度。

即便如此,村内还有不少老人仍然对这个传统行业不离不弃,在自家打铁棚内,独自抡起小铁锤敲打着铁器,神情一丝不苟,没有丝毫懈怠。他们的人生岁月在打铁的流年度过,他们用自己布满厚茧的双手坚守着祖辈们留下的打铁技艺。

一个破破烂烂的打铁铺、一个粗糙乌黑的大火炉、一个转动不止的鼓风扇,一双厚实苍老的手掌,还有持续不断的「叮叮铛铛」,这就是儒鸿打铁匠的「诗与远方」。这里没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的是火炉内的火苗发散、火星四溅的炙热。此时,看着老人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笔者被震慑了,那是被一种平凡劳动者人性之美的震慑和感慨。

俗话说,世上行业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探访时,有位老人对于打铁的艰辛,生性乐观地跟我说道,要打到打不动为止,才会放下手下的铁锤,才会真正放下手上这份重任。

不难看出,至今仍在打铁的村民们对于打铁充满了感恩。也许正是有了祖传的手艺谋生,才让世世代代的儒鸿村民度过了「无地可种」的贫困生活。即便如今,打铁早已不是他们必需的经济来源,但已然成为他们生活的一个习惯、生命的一个部分。

一个又一个的铁具凝聚着儒鸿打铁匠们的智慧与汗水,也寄托着他们对生活的期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种继承传统打铁工艺的敬业精神,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怎能不让人为之动容,为之钦佩呢。

路马伏波,安定芳徽

在村口,立有路马伏波纪念馆,是为儒鸿村公庙。这座庄严肃穆的公庙中,供奉着路博德和马援两位伏波将军的神位。在村民心目中,路马伏波两位将军是惩恶扬善、平安福祉、开疆拓土、保境安民的象征。

某种程度来说,公庙里的路马伏波民间信俗与村门门匾上的「安定芳徽」四个大字交相辉映,也都体现了村民们崇尚的美好、高尚的精神品质。

除了每年重要节庆盛大的祭祀仪式,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通过各种方式来纪念两位将军。在新居落成、婚嫁喜事、求子升学等重要时刻,村民们也都会焚香祈愿,祈求将军福佑,公庙内香火缭绕,终年不绝。

经过长年累月的沉淀,路马伏波信仰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塑造了世代儒鸿村民的性格底色。他们勤劳勇敢、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美丽家乡。这不仅体现在他们面对生活的坚韧和勤劳上,更深深融入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他们向往高贵品质的动力源泉。

民主革命时期,不少村民冒着生命危险,掩护革命同事,自发运输物资支持琼崖纵队。抗日战争爆发后,儒鸿村涌现出邓中坚、邓建民等革命烈士。他们勇敢地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用生命捍卫着家乡的尊严和荣誉。解放后,儒鸿村民继承先辈革命精神,走出村子,勤劳致富,在各行各业奉献一己之力,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