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我和我的祖国」系列记者见面会,四位青年代表讲述他们与土地的故事

2024-10-11三农

10月10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我和我的祖国」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二场,四位扎根乡村田野的青年代表围绕「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主题,讲述他们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智慧力量的精彩故事。

「从一开始的网店没人运营,到现在我们吸纳了一批90后返乡青年,打造了一支30余人的年轻有活力的电商运营团队,长年奔走在田间地头,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助力农产品销售,为乡村企业的发展增添活力。」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中国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莒县乐耕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常彦磊在现场,分享了自己通过农业电商带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的故事。

「2016年我回乡创业,以南瓜、甘薯等农产品为主要经营方向。」常彦磊说。经过几年发展,克服了缺资金、缺人才等一系列困难后,「我们先后在多个电商平台开设店铺,成为阿里巴巴盒马鲜生、京鲜生等平台的战略供应商。公司带动1000多名群众发展甘薯基地6000余亩、南瓜基地8000余亩,群众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与此同时,常彦磊与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了山东较大的甘薯种质资源圃。并通过开办甘薯培训班,传播高效栽培技术,培养出了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常彦磊也被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呼为「地瓜哥」。

「乡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希望能够有更多在外的有志青年像我一样,回到家乡,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家乡发展助力添瓦。」常彦磊说。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广饶县张守凤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超,在2015年从央企辞职返乡创业。回到家乡后,她改变了当时家乡一直采取传统的种植模式,利用外地学习的先进知识,在原来的规模种植基础之上,新建500立方米沼气池一座,10座智能钢构温室大棚,4座羊圈,形成了「羊→沼→菜」绿色生态循环产业链,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

现在,刘超的家庭农场已从最初回乡时的1130亩,扩大到2100亩,主要种植胡萝卜、地瓜及其他蔬菜、粮食作物,成为集养殖、种植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循环农场。同时通过修建仓储设施,延长产业链,采用订单种植和互联网+的模式拓宽销售渠道,产品销往北京、上海等多个大城市。2023年,农场收入达1200余万元,带动周边300余名妇女就业,人均增收3000余元,还为周边群众提供种植产业前沿信息、农产品仓储、专业知识培训等,促进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

「脚踩在家乡的这片大地上,我心里感觉特别踏实,我会继续走好我们的科技兴农之路,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带动更多的青年参与乡村振兴,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大舞台上展现青春作为、贡献青春力量。」刘超说。

「在国外留学期间,当我看到高程度的机械化作业和清一色的智能温控大棚后,心中不由燃起一个梦想:让家乡的黄土地也长出‘金疙瘩’。」谈起留学归来回乡创业的动机,山东省省级乡村好青年、齐鲁乡村之星、山东棋山艾乡田园综合体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炜昊说道。

2019从英国毕业回国后,刘炜昊创办了棋山艾乡田园综合体。其公司以大健康领域的艾草生产研发为主,以农业科技示范观光、红色旅游为辅,打造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农旅结合项目,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刘炜昊和团队成员的摸索下,通过引入高科技农机设施,建设荷兰模式智能温控大棚,对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进行「育、耕、种、管、收」全生命周期自动化周期监测,实现了40天高效栽培,产量提升一倍以上,先后申报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目前,艾草产业年产值超过1200余万元,带动周边村庄艾草种植面积超6000亩,增加就业岗位400余个,农户年增收10000元。对于未来的发展,刘炜昊说:「作为扎根在农村的年轻党员,我将持续奋斗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带动更多年轻人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让乡亲们的生活更有甜头、有奔头、有盼头,为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而科技则是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山东省现代农业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张大健,长期致力于大豆产量与品质的系统深入研究,深入挖掘大豆的优异基因资源,努力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大豆产业的发展。目前,张大健已带领团队收集了大豆种质资源1000余份,建立起黄淮海区域大豆核心种质库。利用形态学标记和DNA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建立了高通量分子育种智慧平台,最终得到显著耐盐碱的大豆种质材料36份、高产种质材料21份,为育种研发提供了样本。

张大健和团队还根据大豆核心种质库的信息,利用分子育种智慧平台,选育出两个适宜黄淮海地区种植的高产、高油、耐盐碱的大豆新品种——「山豆2号」和「山豆5号」。目前,这两个大豆品种已分别进行国家和山东省夏大豆区域试验,经田间种植「考验」,豆子颗粒饱满,产量远超当前我国大豆平均亩产。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后,预计正常种植条件下,产量能提高10%。

对有志于投身乡村振兴的青年人,张大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乡村工作千头万绪,要坚守‘青春书写在大地’的初心,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百姓家中,听民声、察民情,静心了解乡村的根基脉络、禀赋优势、风土人情,从中洞察农业技术革新、发展模式创新的契机,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