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回老家才明白:水泥路再宽,路灯再亮,也掩盖不了农村残败的事实

2024-06-27三农

在城市的喧嚣与繁华中奔波久了,回到老家住上一段时间,本以为会感受到那份熟悉的亲切与温暖,然而,现实却让我深刻地领悟到:水泥路再宽,路灯再亮,也掩盖不了农村如今萧条与残败的事实。

曾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如今已面目全非。年轻人几乎全部出门打工,为了生活奔赴远方的城市,只留下老人和儿童在这片土地上守望。村里面冷冷清清,少了年轻人的欢声笑语和朝气蓬勃的身影,往昔热闹的场景只能在记忆中找寻。

漫步在乡间小道上,入眼的是大面积撂荒的土地。曾经,这片土地上长满了金黄的麦浪,承载着丰收的希望。如今,杂草丛生,无人耕种,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被遗忘的悲哀。那一片片荒芜的田地,像是农村失去活力的伤口,刺痛着每一个关心乡村命运的人的心。

没有了年轻人的农村,仿佛失去了灵魂。学校里的学生越来越少,曾经书声琅琅的教室如今显得格外空旷。村里的集市也不再像过去那样熙熙攘攘,摊位稀稀落落,商品种类单一。曾经农忙时节大家互相帮忙、邻里之间亲密无间的场景,如今也变得难得一见。

傍晚时分,本该是炊烟袅袅、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晚餐的温馨时刻,但如今,许多房屋大门紧闭,灯火稀疏。老人们带着孩子,守着寂静的院落,眼中满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乡村未来的迷茫。

农村的萧条,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冷清,更是一种文化和传统的衰落。那些代代相传的农耕技艺、民俗风情,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逐渐失去了传承。乡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也在逐渐淡化,人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大不如前。

然而,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农村现状的哀叹中。农村的萧条并非无解,也并非注定。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让农村重新焕发生机,吸引年轻人回归。这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出台更有利的政策,鼓励农业创新和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条件。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关注农村,投资农村,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每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人,也都应当肩负起一份责任。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哪怕只是一点点的改变,也能汇聚成推动农村复兴的强大动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村能够摆脱萧条与残败的困境,重新找回那份失落的烟火气,成为人们安居乐业、充满希望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