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化肥减下去 效益增上来

2024-01-13三农

图为沈阳市沈北新区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对「三新」示范户进行田间测产。

听说村里的种植大户宋力君应用减肥新技术后增产增效,沈阳市沈北新区黄家街道达连村的金连奎去年春耕前就向她取经,在沈北新区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乡村振兴发展中心」)技术专家的指导下,金连奎也应用了水稻高效快速营养诊断减肥技术,与常规施肥相比,减少了一次追肥过程,亩均增产17公斤以上、增加效益50元以上。

2023年,按照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要求,沈北新区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优化施肥方式、调整施肥结构、实施多元替代,加强肥料「三新」(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促进施肥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专业化,提高化肥利用率,稳定农用化肥施用总量,为稳粮保供、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该区全年共落实中央财政资金175万元,打造水稻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集成配套示范区15余万亩。通过项目实施,有效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和技术推广应用,全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58万亩以上,技术推广覆盖率达93%以上。

推广「三新」技术模式,助力农业增产增效

「刚开始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减肥技术,我也担心化肥减量后水稻植株的营养跟不上。后来长势没有问题,并且通过了技术人员在水稻灌浆期进行的营养测试,我就放心了。」金连奎告诉记者。

沈北新区在开展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开始应用水稻高效快速营养诊断减肥技术模式,可以通过对植物叶片叶绿素或叶片叶面积进行快速营养诊断,做到精准施肥。在水稻灌浆期,农技人员使用田间便携式叶绿素仪和田间便携式叶面积仪,对水稻叶绿素含量、氮含量、叶面积、叶长、叶宽等指标进行测定,结合现场人眼观测进行综合判定,指导科学施肥。

水稻后期的生殖生长阶段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此时水稻叶面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能使养分迅速通过叶片进入植物体。水稻高效快速营养诊断减肥技术模式补充了根部施肥的不足,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改善了水稻品质,减少了化肥施用,实现了增产增效。通过示范展示,辐射带动了达连、高坎、拉塔湖等村示范水田面积6万亩以上,为全区大面积推广水稻高效快速营养诊断减肥技术奠定了基础。

乡村振兴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于丽娟介绍,2023年「三新」技术示范主体在兴隆台、财落、黄家等3个街道35个村实施,推广了水稻高效快速营养诊断减肥技术模式、水稻施微促早熟提质增效技术模式、「测土配方施肥+微生物菌剂+无人机施肥」技术模式。

沈北新区在实施「三新」项目中做好宣传培训普及,强化肥料知识与施肥技术宣传、培训和指导,提升科学施肥水平。深入推进农业农村部「百县千乡万户」和全省「专家包片」科学施肥培训行动,采取田间讲堂、室内教学、微信公众号直播等形式,开展科学施肥技术培训。持续开展专家包片、分片包干,加强施肥技术指导。推广应用智能化推荐施肥专家系统,为农民提供便利的科学施肥查询服务。

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腊月的沈阳已是冰天雪地,来自沈北新区财落街道西拉拉村的刘莹,利用冬闲时间咨询区里的农业专家如何选择今年要种的品种与施用的肥料。去年刘莹种了500亩水稻,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采用水稻施微促早熟提质增效技术模式,在水稻种植中施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水剂),比常规施肥田块亩增产16公斤。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水剂)能使养分迅速通过叶片进入植物体,解决缺乏营养元素的问题,补充根部施肥的不足。在水稻生长后期,根系活力衰退、吸肥能力降低,叶面喷施能迅速补充营养,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还可避免肥料进入土壤被固定,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增加水稻产量。

随着人工插秧逐渐被机插秧替代,水稻根系在插秧过程中受到的损伤更为严重。因此其发生倒伏的风险性更高,需要采取其他措施弥补,而最经济实惠的方式便是增加微量元素肥料的用量。

测土配方施肥的普及使村民们对自己地块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刘莹说施肥也比较方便,在水稻灌浆初期每亩用无人机对叶面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水剂)250毫升。无人机具备安全性高、用肥节约、可夜间作业等优点,而且政府对无人机作业还有补贴,降低了作业成本。如今,当地的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都愿意利用无人机喷施叶面肥。

沈北新区乡村振兴发展中心根据测试数据优化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比例,调整配方肥养分形态配合,强化基肥追肥合理运筹,制定肥料配方和施肥方案。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肥料配方发布固定渠道,推动施肥方案进店、入户、上墙、挂网,引导农民按「方」施肥,有效应用智能化推荐施肥专家系统。集成测土配方、营养诊断等新技术,配套水溶性肥料、微生物菌剂、微量元素等新型肥料,采取无人机喷(撒)施等新方式,强化机艺融合、技物结合、物械配合,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三新」集成配套落地,加快农业绿色转型

「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和示范引路,我们传统的施肥观念发生了转变,减肥减量还增效,无人机施肥也减轻了劳动负担,我切身体会到了科学种地的好处。」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中心台村的李伟种植水稻35亩,是水稻「三新」示范户,对「三新」技术应用赞不绝口。

目前,沈北新区的农民科学施肥水平提高,施肥品种、用量和方法趋向合理,使用新技术、新肥料产品和新机具的观念逐步增强。广大农业技术人员拓宽了服务领域、改进了服务方式、增强了为农服务能力,为全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效保障。

如何推进「三新」集成配套落地?沈北新区充分发挥「三新」样板示范带动作用,集成推广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筛选集成配套完备且示范应用效果良好的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模式,加强技术论证和熟化验证,科学划分适用区域,通过政策引导、示范带动等多种方式加大推广力度,促进化肥减量增效。

自沈北新区实施「三新」集成配套示范区、推动开展化肥减量增效工作以来,肥料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显著降低,既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又提升了农产品品质,为实现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土肥技术保障。

「通过全面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减少了不合理施肥和过量施肥;通过开展不同技术模式,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经济效益显著。」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农技推广部部长吴天木介绍,2023年,沈北新区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集成配套示范区的水稻亩均增产18.5公斤,增产率2.72%,总增产278.06万公斤;每亩增加效益61.1元,共增收917.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