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麦客,一个遥远的名字!

2024-05-31三农

昨日回到乡下,看到成片金黄随风起伏的麦田,忽然感到的无比亲切,闻着麦浪的气息,才知道自己内心一直还藏着一个乡村的梦。

记忆在一望无际的麦田中打开,儿时农忙的快乐与收获的喜悦 在脑中飞快流淌。

那时候每当农忙时,学校都会放十天左右的农忙假,我们放下书包,也投入到大人忙碌的脚步中,乐此不疲的田间地头乱窜,送水送饭。

每当这个时候,村里就会来很多陌生面孔,他们皮肤黝黑,头戴草帽,衣着朴素,都标志性的跨着一个久经风霜的粗布黄袋,里面鼓鼓囊囊不知装着什么东西,腰间带着一把以磨出包桨的镰刀,操着一口让人似懂非懂的方言,与本村民村民热情的交谈,然后先被请到家中喝水吃饭。

我那时还小,只知道大人都管他们叫麦客,是请家里帮着收割小麦的人,他们每年如此,农忙必来。

很多麦客都是村里的老熟人,到村里,也不用找雇主,直接上门和朋友一样。雇主大多也殷勤招待一番,有些关系处的好得,也会给雇主带一些他们那里的土特产,关系处的十分融洽。

我后来才知道,他大多来自甘肃天水,平凉,庆阳等地,每到关中地区小麦成熟时,就搭伴而来,赚一点辛苦钱贴补家用,他们勤劳质朴,善良热情大多人对粮食都有一颗敬畏之心,干起活来,干净利落基本保证小麦颗粒归仓,深受关中人民喜爱。

因为父亲工作原因,农忙时就必须请麦客,所以麦子成熟前几天,家里就忙起来了,收拾闲房,准备床铺,多准备一些生活用品,用来招待马上到来的麦客。

虽说本地村民与麦客是雇佣关系,但我们这是还保持着一个农忙时的口头语,叫请麦客,不说叫,也不说找,这也是关中人对甘肃麦客的尊重,也是对下苦人的同情,我们这里见面也都以乡党相称,显的十分亲近。

在麦客忙碌的几天时间中,家里伙食都会比平时好点,父亲下班也会常带一些肉类与 乡下买不到蔬菜, 叮嘱我妈把饭做好,别亏待了下苦人,村里大多家也基本如此,尽力让麦客吃好一点,活也能干的更好一点,也是谁也不愿落下亏待下苦人的恶名。

我家农忙过后,结算了工钱,我妈也会收拾一些旧衣服送给他们,他们再三感谢后, 匆忙收拾好行装,跨上粗布黄包奔赴下一片待收麦场。

随着现代工具的普及,早己没了甘肃麦客的身影,但那段记忆却深刻在关中大地之上。

历史见证了他们勤劳质朴的性格,也见证了陕甘一家亲的悠久历史传统,关中的麦客更为这长久的友谊写了浓重的一笔。

朋友们你们有过麦客这段历史记忆吗?关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