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陇县奶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4-01-30三农

上一节我们调查了陇县县域实际和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依托农业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思路,结合畜牧产业基本规律,精准分析制约陇县奶畜产业发展的内在因素,总结产业发展的利好措施,点准奶畜产业的制约因素,找准奶畜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为陇县奶畜产业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来源:中机院)

一、陇县奶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受土地政策制约

规模场建设用地紧缺,建场扩群难;由于鲜奶收购质量安全要求,50只以下小规模散户缴奶难,全县奶山羊总体数量增加难。

3.2 受人力、资金、效益制约

养殖场扩产扩群难。小型家庭牧场受劳动力、资金影响,扩群扩产动力不足;部分养殖场受经营效益影响难以扩群扩产。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或不愿从事牧业生产,奶山羊养殖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规范化养殖技术难以落实、养殖效益低,扩群扩产的动力不足。

3.3 受当地环境气候条件影响和饲草加工技术设施制约

陇县奶畜产业饲草料自给不足,奶畜养殖成本大、效益低。

3.4 奶山羊人工授精等繁育技术没有完全突破

制约着奶畜养殖场良种扩群扩繁,由于受奶山羊人工授精技术普及率低、受胎率低的影响和良种精液供应体系的制约;良种繁育能力不足;多数养殖场户仍然以种公羊本交繁殖为主,奶山羊良种扩繁难以适应奶畜产业发展的需要。

3.5 规范化、标准化养殖技术普及率不高

养殖技术参差不齐、养殖效益难以显现。一是由于从业人员年龄大、文化程度低规范化、标准化技术落实难;二是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规范化养殖技术推广普及机制等原因,致使养殖技术普及难,养殖效益参差不齐层次,养殖效益难以凸显。

3.6 乳品加工企业创新研发销售能力不足

龙头企业技术优势、效益带动优势不强。

3.7 缺乏联动融合发展机制

产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体系不健全、陇县奶畜产业整体抗风险能力不足。「龙头乳品加工企业+养殖场户+饲料供应商」利益共建共享机制不健全,奶畜产业整体稳定性不强。

3.8 缺乏区域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点

养殖安全风险大。县域内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点体系缺失、奶畜产业的疫病风险、质量安全风险制约着产业持续安全稳定发展。

二、陇县奶畜产业发展几点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建议:陇县以奶畜产业为引领的畜牧产业,要突出奶畜产业优势,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道路,增强县域产业优势和整体奶畜产业抗风险能力。

2.1 持续发展不动摇

坚持「科技引领、全链打造、规模养殖、智能加工、园区承载、体系支撑」的发展思路不动摇,久久为功、持续发展。

2.2 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从政策、资金、人才、服务等方面支持龙头企业创新研发、加大宣传销售、达产达效、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2.3 探索建立「企业+农户+保险」利益链接机制

实现奶畜产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增强奶畜产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和产业整体稳定性。

2.4 稳定产业政策支持力度

营造稳定的产业政策环境,招得来大商、留得住企业、稳得住养殖基础、抗得住产业市场风险。

2.5 聚力奶源建设和抓好基础养殖

一是抓奶源,增效益。鼓励有意愿、有志向的群众投入养殖,适度规模、兴业建场、扩大养殖基础;二是抓品种,提质量。坚持自繁和外引相结合,培育县域良种场、推广人工授精繁育技术,提高全域良种覆盖率。三是抓技术、提效益。坚持技术标准化、操作标准化养殖理念,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养殖技术推广,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2.6 聚力饲草饲料建设

降低养殖成本,坚持「种好草、养好羊、产好奶」的经营理念。一是在提高优质饲草自给率上下功夫。推广「粮草畜」种养循环模式,积极实施粮改饲项目,做好青贮玉米和优质饲草管护、收储和加工利用。二是在饲草加工储存技术上实现突破。充分利用地方饲草资源,降低养殖成本。三是探索饲料统一加工供应机制。研发地方饲料配方、降低饲料采购价格、降低养殖成本。

2.7 聚力产业质量安全

保障产业发展,实施全域防疫,探索创新免疫机制,扎实推进奶牛「两病」和奶山羊布病监测净化,构筑坚实的免疫屏障,完善建设全域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不断健全动物疫病综合防控、动物卫生监督、生鲜乳质量监管体系。确保奶畜产业生物安全和乳品质量安全。

2.8 聚力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技术服务,坚持高层次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并重,不断充实基层畜牧兽医技术力量,理顺基层畜牧兽医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村级防疫员薪酬管理新机制;持续开展奶山羊养殖、冬季羔羊培育、动物疫病防控、布病检测净化、官方兽医等技术培训,提升养殖水平。(作者:闫鹤田,唐军辉,赵建,张星星,张慧云,李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