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乡村旅游火出圈】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袁家村方案」

2024-02-15三农

2023年是乡村振兴关键之年,也是特色文旅遍地开花的一年。而乡村旅游经济作为一种复合型经济,能够有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提振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农林卫视新媒体春节期间推出「火出圈的乡村游」系列图文,选取优秀乡村文旅产业案例,展现各地火爆的乡村旅游现象,进一步感受农文旅融合发展带来的乡村新风貌。

乡村旅游最早脱胎于农家乐,农家乐的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2007年前后,乡村旅游开始脱离农家乐的标签,正式成为一种创新的旅游产品和有品质的生活方式,这其中标志性的事件是袁家村、莫干山等一批旅游目的地的崛起。

不靠山不近水,关中平原上一个只有62户人的小村子——袁家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小小乡村,为何能赢得如此大的流量?

袁家村小吃街人头攒动、热闹非常。

小吃街,是袁家村最「出圈」的招牌。

凉皮、泡馍、甄糕、桂花醪糟、粉汤羊血……一条街集中了几乎所有的关中特色小吃。一路走下来,空板凳竟屈指可数。正应了那句俗话,「浓缩就是精华」,坐下吃一口,保证竖起大拇指。

值得一提的是,街上数百种小吃,品类竟无一重复,并全部为村民手工现做。在店里,你能看到食材变为食物的全过程——记者点了一碗饸络面,眼看着和好的面团被放进饸饹机,轧好的面条跃进开水锅,再捞出上料,浇满汤底,最后香喷又热乎地端上餐桌。

袁家村发展乡村旅游,起步于2007年。当时村里修建了一条50米长的民俗文化街,鼓励村民在家办农家乐,可时间一长,业态同质化严重,浮现出许多问题。

小吃街在建设时,便吸取了农家乐同质化的教训,村里规定「一店一品、绝不重样」。如果好几个村民都想开肉夹馍店,就厨艺比武,让做得最好吃的那家开。

而在同一条街上,总有几家门庭若市,几家无人问津,但其产品对于整个关中民俗而言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此,袁家村将整条小吃街做成了一个合作社,从商户到保洁人员,全员持股,共商共赢。村民的利益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避免了「争红眼」的现象。

这些「巧思」尚不足以构成完整的袁家村。除了小吃街外,村中还有康庄老街、作坊街、回民街、祠堂街、书院街、酒吧街和艺术街等街道,美食文创娱乐一应俱全,游客能看表演、住民宿、体验非遗文化,沉浸体验关中生活方式。

袁家村中的乡村民宿。

如今的袁家村人流如潮,却一直免门票开放;这里有全国第一家开在农村里的星巴克,进驻了网红奶茶「茶话弄」、网红甜品「陕拾叁」,不远处就是财神庙与老戏台,年轻与古朴在这里融洽共生……

这也正是袁家村发展文旅产业的底层逻辑之一。「保留原真乡土文化,引进新生代要素,做没有门槛、无关男女、不论老少都能畅游的业态。」

袁家村一隅。

目前,袁家村已建成32家农民股份合作社,实现了「人人是股东、户户有分红」。袁家村的原住民只有286人,而现在已经吸引了3000名—4000名外地人在这里就业创业。

如今的袁家村已然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村,这里既有民俗风情,又有创意文化,既有田园乡愁,又有都市时尚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胜地。走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袁家村」 高质量创新发展之路,为中国脱贫致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为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案例。

来源:中国日报、澎湃新闻、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