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乡村叙事:君看一叶舟

2024-01-01三农

战友重才自省城来我乡间家中小住,今天上午要返回,乡下没有什么特别物产相赠,唯有珠湖野生鱼在城里算是稀罕的了。

于是,天刚放亮,我便赶到对门村湖岸边碰碰运气,那里有一户捕鱼人家,头天傍晚在湖里撤网,第二天一大早,便去收网,几乎是风雨无阻。遇到渔情好时,可收获几十斤各类鱼,种类比较杂,有草鱼鲤鱼鲢鱼白鱼,还有许多杂鱼,偶尔也有鳜鱼鲇鱼等。每天早晨除了附近村民还有几家农家乐渔莊饭店也在这儿等候,挑选自己需要的鱼。这湖里的鱼纯天然,且味道比大湖中的还要鲜美,故珠湖水产在鄱阳县是最出名的了。

我6点不到便到了岸边。已经有三三两两的人在候着。今天阴天,远处虽然懸着一簇簇密云,但风很小,湖面显得安静,见湖上一条渔船正在收网,估摸着离靠岸还有半个小时。

我已很多次来这买鱼了。那船上打渔收网的是祖孙两人,确切地说是祖母带着一小孙子,这祖母已七十来岁了,孙子十来岁。我们虽然多次打交道,但我并不知这家人姓名,因为他们并非本乡本土人,只听大家叫她安徽佬,安徽那个市县也不知道。他们家是二十年前从安徽来这儿承包水面养鱼的,他们家过去是以渔为生,老人的儿子养鱼捕鱼是把好手。刚来几年赚了一些钱,便在蛇山买了地盖了楼房安了家。近几年听说外出承包水面养鱼亏了本,又有说是被人骗了钱去,儿媳也跟别人跑了,家里欠下了几十万外债,反正自去年春节后儿子便外出躲债了,留下老母亲带着两个孙辈在家。老人和孙儿沒有了经济来源,而且经常面临债主纠缠。为了生活,老人只有自己下湖捕鱼为生,有时碰到鱼情好,会有一些收获,但有时也会放空。今年春季的一天,刮着大风,我那天清晨在湖边拍照,见老人独自划船在风浪中颠簸,一波一波白头浪几乎盖过船头,老人艰难的顶着风浪划着船,看到这一幕,忽然想起范仲淹那首诗: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在鄱阳任过饶州知府,见过众多这样的场景,一定是有感而发了。我在想,在当下很多渔民作业都机械化了,像她这样原始作业的已经少有了,让人感到酸楚的是,这位阿婆如此年纪还要如此艰辛地在湖中讨生活,真的不容易。记得第一次见她时,只见她一头花白的头发,蓬而不乱,虽满脸皱褶难掩当年的清秀,一口安徽口音是那么别致。身体略显瘦弱,但她熟练的撑竿收网姿势让人无须怀疑她的干练与力道。不一会船上岸了,因为风大,人们以为她不会下湖了,岸上没有来购鱼收鱼的人。也是,今天并沒有收获。就在我正要离开时,老人喊了我一声,我有点吃惊地回头,只见她提着一塑料袋,说:「这儿有一斤多黄丫头,你拿去吃吧」。我说:「我沒准备买鱼,沒带钱」。她说:「不要钱,你拿去吃吧」。她的举动让我一时不知所措。尽管我们面熟,但算不上认识,因为我叫不出她的姓名,她也不知我姓甚名谁,也许她知道我是从省城回乡下居住的退休老人,因为我几次从她那买过乡下人舍不得吃的鳜鱼和白鱼,她对我也显得很客气。此时我无法拒绝她的那份热情,只好接过那袋活蹦乱跳黄丫头。当然,第二天我让人捎去了购鱼的钱,自此我知道了她不仅吃苦勤劳还十分热情与善良。

正在遐思间,渔船靠岸了。等在岸上的人迅速聚拢来。今日渔获不多,不到二十斤。听说我家有远来客人,除了两条大鲢鱼给了渔莊,她将其它好点的白鱼黄尾鱼都留给了我,我自是十分感谢。

居住水乡,除了这儿是我的故乡,随处都有儿时的记忆,这儿还有城镇无法比拟的水和空气,当然还有湖鲜美食。在我尝过的这些湖鲜中,有不少饱含这位安微老阿婆的辛劳。

每当品味那鲜美湖鱼时,便时常想起那飘荡在波浪中的一叶小舟,还有那位辛勤的白发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