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保送直博、留学归国!四川「90后」学者,成果3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2024-07-28教育

走在 四川农业大学 的校园里,吴雨珊总是会被认成学生。在课堂上下,她能轻松与学生「打成一片」……然而这位年轻的「90后」已经是副教授和硕导了。同时,她还是团队中的核心骨干,研究成果被三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为解决我国的「卡脖子」难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而取得累累佳绩的她,其实是一名从文科转向理科的「闯关者」。她的学术道路,始终与川农紧紧相连。

吴雨珊,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8年,吴雨珊考入了四川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本学院设有人力资源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和土地资源管理 3个 本科专业,其中土地资源管理为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农村区域发展为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吴雨珊所学的正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当时,中国的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下降,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在川农的一场讲座上,吴雨珊了解到了学校杨文钰教授研发的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有望破解这一「卡脖子」难题,于是她也燃起了投身科研的热情,开始了一场华丽的「逆转」之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本科四年积极奋进,吴雨珊最终以 专业第一 的成绩,顺利拿到了公管学院内 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直博生保送名额 ,成功从文科转攻理科。之后,她在杨文钰教授的带领下开始了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学习,开启了漫漫科研路。由于是文转理,刚开始读博的吴雨珊倍感压力,于是她通过积极倾听本科课程来弥补和夯实自己的基础,逐步克服重重坎坷。

2017年到2019年,吴雨珊曾公派至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博士联合培养。期间,她的眼界得到了拓展,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吴雨珊学习了先进的作物生长模型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学科融合的创新性成果, 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核心技术的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技术支撑。

杨文钰带领吴雨珊和学生们清选种子,为播种做准备 图源:封面新闻

博士毕业后,吴雨珊选择了留在川农任教,继续躬耕科研。这些年,她作为课题组核心骨干,主研完成的国家级科技成果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三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目前,该技术在全国累计推广 1.06亿亩 ,新增大豆产量 1283.9万吨 ,成功缓解了国产大豆面临的危机,为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粮油安全的玉米大豆争地矛盾,提供了切实可行方案。

2021年底,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政策发布后,川农杨文钰教授成为了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指导组组长,开始带领团队为各省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同时,吴雨珊作为团队作为核心骨干,协助各级政府和农技推广部门开展培训、调研、会商等活动,协助制定了18个省的技术方案,为当地的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2020年吴雨珊参与【大咖说科普】知识科普型栏目 图源:科创龙泉驿

在科研之外,吴雨珊还用汗水和辛劳搭建起教学育人的桥梁。

目前,她共指导了硕士研究生12人,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了国家发明专利5项、制定了国家农业行业标准1项。她是玉豆推广之路上的青年先锋,是教育之路上的「四有」师者,也是将科研做在祖国大地上的川农人。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四川农业大学本科招生」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四川农业大学官网/官微、四川农业大学新闻网、封面新闻、科创龙泉驿、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