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当年一个学校教书的48名年轻人,35年后,结局却谁都无法想到

2024-07-26教育

声明:文章事件来自我的亲身经历,有加工提炼,内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旨在弘扬正能量,请勿对号入座。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长跑,输在起跑线上并不是输了结局,中途的落后也不是结局的落寞,60岁以后,人生的马拉松逐渐谢幕,最后阶段拼的是……

35年前,我中师毕业分配到乡村中学教书。学校离城20公里,是一所初级中学,有18个班级,61名老师,其中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生34名,民办老师转正的18名,还有9名非师范学校毕业的代培大专生。

那是1989年,全校老师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绝大部分,有48名。我们年轻老师城里没有房子,都吃住在学校。民办老师转正的普遍年龄较大,已结婚成家,老婆孩子都是农村户口,放学后都回家经营责任田,他们都羡慕我们这些刚刚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人。

应该说,我们48个年轻老师的起点都差不多,若说当时各方面条件差一点的就算民办老师转正的老赵、老魏、老相3个人。 这3人年龄差不多,都34、5岁了,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而且已经结婚成家,老婆都是当地农民,孩子也在当地小学读书。

但是,到1992年,老赵通过农村教师选调进城考试,到城区重点小学教书,1995年后成为该校教导主任,2000年担任另一所城区小学校长。那所小学学生近2000,老师近100,老赵是我们当年48名同事当中最风光最厉害的,那些年城市人口剧增,每到新学期开学前后,老赵直接见不到人影,因为找关系插班上学的人太多了,老赵躲起来了,老赵是当地教育界的红人。

到1993年,民办老师转正的老魏也高升了,被教育局提拔为另一个乡镇学区辅导站副站长。1996年,老魏成为站长。乡镇学区辅导站管理着全镇16所学校,300多名老师。当年的乡镇学区辅导站站长被称作「土皇帝」,全镇学校领导的调动任命、老师的调动、职称评审等,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老魏手头的权力很大,资源很广,这是农村工作过的老师都懂的事。

当年一起工作的48名年轻老师,在后来的十几年里,渐渐地拉开了差距。 老赵和老魏,当初起点最低,民办老师转正,只有初中文化,家庭负担最重,却直接成为我们大批科班出身的师范生的领导。最主要是是老赵和老魏社会经验丰富,善于利用社会关系。而我们一群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尽管文化基础扎实,热情似火,教学成绩突出,但是大部分只是一名学生眼里的好老师,面临找对象困难、没钱买楼房、孩子城市上学等现实问题,生活中常常焦头烂额,一地鸡毛。

可见,生活中从来没有输在起跑线上的事,在漫长的马拉松比赛中,起跑线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人生的路还没跑完,生活还得继续。

2006年,区委书记到老赵的学校周边暗访,发现学校管理不善,校园安全存在隐患,老赵被免去校长,任为学校党总支书记,老赵那年52岁。那些年,学校都是校长说了算,书记基本不去学校上班。老赵的儿子,初中毕业考了技校,分配到国企工作,后来下岗,老赵拿出多年积蓄50万,给儿子投资开了家小超市,生意不温不火,这几年一年不如一年,老赵今年70岁,养老金8000多元,但是越来越节俭,还要给儿子一家三口贴补,平时见到过去的同事熟人,基本不打招呼,匆匆而过。

2009年,老魏被学区的老师举报,纪委调查了一个多月,最终被免职,老魏那年55岁。2018年老魏的妻子因病去世。老魏的儿子上的独立院校,毕业后一直没有固定工作,那些年,老魏是站长,给儿子介绍了本学区的女教师结婚了。老魏免职以后,女教师和儿子闹离婚,儿子去了新疆。现在老魏一个人领着孙子,按时接送孙子上学放学,平时不出家门。

这些年,当年一起工作的老师,都评了副高职称,有一个还评了正高,工资都到8、9000元,老师们的孩子基本都上了985、211大学,在城里都有了房有了车。 有两位当年的师范生,也当上了学校领导,一位是城区中学校长,一位是城郊乡镇中心学校校长兼学区辅导站站长,现在都已50多岁,过几年就要退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民办老师转正的老相 ,本来一直默默无闻,最大的特点是工作一丝不苟,对学生高度负责。老相一直是班主任,数学老师,每天早上早早来到学校,守在教室门口,一个一个检查辅导学生家庭作业,雷打不动。老相的教学成绩谁都比不过。老相在学校除了备课、教书、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就是去教室里看学生,下午放学准时回家干农活。

老相最值得骄傲的是自己的儿子。老相的儿子2002年考取兰州大学化学系,2006年分配至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工作,单位分配了房子,有职工食堂,福利待遇好,月工资20000多元基本没处花。

老相退休后在城里买了房子,退休金花不完,给儿子存下,儿子却说,你们尽管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哪里游就去哪里游,钱不够花我给你们。老相一辈子细微惯了,根本舍不得多花钱,两口子仍旧粗茶淡饭,也不去外地旅游,只是每天早晚都到公园里转悠,看上去精神矍铄,气色红润,遇到过去的同事总是笑哈哈的。

35年前,我们在一条起跑线上的48位年轻人,看上去输在起跑线上的,在中途却弯道超车了,看上去途中风风光光遥遥领先的,却在最后阶段落寞了,看上去一直不起眼甚至让人小瞧的,却笑到了最后。

唉!人生的结局,拼的只是子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