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尹建莉:校园霸凌的成因及解决之道

2024-03-23教育

河北邯郸三名初中生,联手杀害同班同学的惨案,这几天牵动着很多人的心。

案件相关细节,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

由案件引发的,关于校园霸凌的讨论,全社会都非常关注。

如何彻底解决校园霸凌问题?

有人寄望学校加强管理;有人支持家长棍棒教育;有人建议降低未成年人入刑年龄……

众说纷纭的「解决之道」大都聚焦于事后去「堵」,却很少有人问:

校园霸凌为什么会出现?

如何从源头预防校园霸凌?

下面,邀请您跟随 尹建莉老师 ,共同探寻答案。

霸凌的成因

儿童心理学早就告诉我们,未成年人的行为模式是通过模仿他人,尤其是身边人习得的。

这句话非常简单,却是心理学中一条重要的结论。

霸凌不是凭空发生的,带着邪恶出生的人几乎不存在,因为那不符合基因选择。霸凌是后天习得的一种行为。

如果一个孩子的原生家庭是正常的,至少有一个人能无条件爱他,他的心理不被扭曲或压制,进入校园后就既不会去欺负别人,也不会被别人欺负——因为人性的自然取向是与他人和环境相融合,这是出于生命自我保护的需要。而在一个经常遭遇惩罚、缺爱的环境中,儿童会扭曲天性,扭曲也是出于自我保护的需求——霸凌就是这种需求的延伸。

所以说, 校园霸凌虽是发生在学生之间,但根子却在家长和教师身上。

成年人对孩子的粗暴,是孩子人生遭遇的第一霸凌。批评、打骂、冷漠、强迫等等,所有这些违背儿童意愿,并给他们带来恐惧和羞辱的行为,都具有霸凌的性质,给儿童做了坏榜样,也激起了他们内心的恨意,既恨他人也恨自己。

内在恨意满满,从小只见识过恃强凌弱的坏榜样,没有机会学习平等与友善,这样的孩子遇到一起,有的成了专爱欺负别人的小霸王,有的成了被欺负的受气包,霸凌就这样形成了。外人看到的是他们截然相反的表现,其实问题的成因都差不多。

无效的解决思路

霸凌问题一直有,近年来更呈现出增加且严重的趋势。

每次媒体报道未成年人霸凌事件,总是引发公众的愤慨,大家不但呼吁法律的严惩,还有人同时呼吁把惩戒权还给教师,支持家长棍棒教育。也有一些专家出来说要降低未成年人的入刑年龄,把现有的入刑年龄再往前提几岁,这也得到很多叫好声。群情激昂的舆论声中,我们很少能听到根本性的解决思路。

那些霸凌者,他们缺的是惩罚吗?把入刑年龄提前,能解决他们内心的扭曲吗?监狱关进更多少年犯,社会能变得更好吗?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情况能好转吗?

触犯法律的霸凌事件当然应该用法律来解决,这没有问题,可以震慑霸凌者,也能替被霸凌者主持公道。但法律再怎么有效,已经是在终端上做文章了,属于末梢解决方案,并不能真正疗愈这些未成年人的心理创伤,他们极有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隐患。

一个好的社会不是修建更多的监狱,而是让监狱变得空荡荡。

对于已发生的校园霸凌案件,当然应该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施害者及其监护人必须向受害人及其家庭道歉并进行相应赔偿。触犯法律的,要交给法律来制裁,施害者个人及其监护人都应该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及经济赔偿。法律必须为受害人讨公道,震慑施害者。

但更重要的是要预防,校园霸凌涉及的多半是未成年人,他们不成熟,这使得他们做事无所顾忌,而法律又给未成年人划出了特殊保护时段。这样一来,大约12-18岁这个时段就变成了有能力做坏事却很少受到法律制裁的特殊真空地带。未成年人制造出骇人听闻的恶性事件,法律却对其无可奈何,这让人们意难平,于是降低入刑年龄,加大惩罚力度成为一边倒的呼吁。

法律法规的制定本就是件严肃的事,修改同样是件严肃的事,无法轻易言改。并且法律只能惩戒霸凌,无法根治霸凌。 最根本最有力的解决方案应该是预防,而不是制裁。

釜底抽薪的解决办法

预防行动其实非常简单,就是给孩子爱。一方面让孩子感受到爱,另一方面给孩子做个善良有爱的榜样。

家长如果在家庭里不对孩子动粗,不欺负孩子,孩子就不会去欺负别人,也不会被别人欺负。教师如果不以职业之便伤害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做出好榜样,在原生家庭受伤的孩子也会在学校得到心理疗愈,就不会发生相互间伤害。

对待儿童的日常错误,最应该忌讳的就是惩罚心理。我们应该确立一个信念, 孩子没有任何问题,或者说他的任何问题都不需要经由惩罚来纠正。 惩罚儿童是反教育、反智、反人类的行为,正是种种惩罚把儿童推向邪恶和堕落。

教育是比惩罚更有效的纠错手段,也是唯一正确的手段。但现在有人把惩罚和教育合起来,创造了「惩戒教育」这个说法,这是个假概念,因为这两者水火不容。「惩戒教育」不是教育,无非是成年人霸凌儿童的变相说法,它羞辱了教育。

对惩戒教育的支持就是让成年人霸凌未成年人合理化、合法化——这会给社会带来长久的、痛苦的、灾难性的影响。事实上我们的很多社会问题,就是霸凌意识的延续和后果,只是时间的长跨度和根源的隐蔽性使人们无法看清楚这一点。

只有看清楚问题的根源,才可能有效解决问题。 要根本性地解决霸凌的问题,最大化地减少此类恶劣事件的发生,必须回到源头,回到家庭。

家庭是最小的教育单位,是构成大教育的细胞。父母爱孩子,孩子内心有温度,眼里有光,他既不会霸凌同学也不会被霸凌,成年后不欺负弱小者,成为教师更不会欺负学生。

学校是连接家庭和社会的桥梁,老师的职业底线是帮助学生在学业上成长,对学生有基本的关怀,不以任何理由欺负任何学生。在这个底线之上,如果老师能用心去爱每个学生,关注学生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并对他们有所帮助,激发他们内在的善意和正向力量,则霸凌也不会形成。

近期河北邯郸发生的霸凌事件,其邪恶度令人发指。三名行凶者当然应该受到相应的惩处,围绕着他们的不合格的家长和不称职的教师更应该受到谴责。家长如果对孩子有正常的关爱,孩子不会这样;老师如果能稍微留点心,发现问题及时对孩子们进行教育,至少做个有爱的榜样,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他们都渎职了,联合生产出了伤害别人的劣质产品,难辞其咎。就这件事本身,本文不做过多评论,只说这么多。

总之, 预防霸凌的发生,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应从家长不霸凌孩子、教师不霸凌学生开始。消灭成年人对儿童的霸凌,这是解决此类问题釜底抽薪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