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怀念母校——50年办学历史的农村高中走向没落并停止办学

2024-01-14教育

前言

近日网上看到一位友友写的一篇短文:「一所农村初级中学走向没落的轨迹」勾起了我对于母校的回忆。我作为近30年的IT行业从业者有时候自诩:「戈是打字员」。近年来因工作关系同全国各类高校交集密切,闲暇之余同教授们也交流颇多。跟随年龄的增长,时不时也会回忆起儿时在老家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讲给对于老家印象模糊的小女儿听,也许是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要她脑补父辈那时无忧无忧无心无肺的快乐时光,更多的是希望能够了解我生活的那片故土风土人情。(文中怀念母校特指高中,为了便于识别县城中学称为:「一中」,我的母校镇中学称为:「二中」)。

我的老家位于陕西北部靠南,方言及生活习俗更接近于渭南北部或者关中地区。全县人口也就在20万左右徘徊。我的初高中是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那时候对全县学校的分布大致情况:有几所中专学校,有师范,有卫校,有技校、初中10多个乡镇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一所;高中全县只有有两所,1所位于县城的一中,一所位于县南塬(县城南边的乡镇统称)的二中(我家镇的二中便我的母校)。每个乡镇所在地几乎都有一所中心小学,大村庄辐射周边小村庄都有一所小学。

我的小学和初中

我家在南塬的一个小镇,镇子不大但教育资源丰富从小学,初中,高中一应齐全。镇上的小孩子们从小学直到上大学的时候才离开家乡,整个学习阶段上学是不用路途奔波,为吃饭和睡觉发愁。现在回想那时候基本上学条件是相当的优渥,一日两餐都可以吃到热乎的饭菜,冬季的晚上躺在热乎乎的炕上呼呼大睡。

我们那时候没有上过幼儿园,也没有任何学前龄前教育。孩子们到了上学的年纪直接就是一年级,大家都背起书包结伴步入校园。一年级书包内也就一本语文,一本数学,一支铅笔,一个橡皮,开始学习生活。

我上小学是最后一级的5年制。农村学校都有忙假,大概10天左右,主要是老师们要回家收麦子。那时候农村学校的老师大多数都是一头沉,爱人是农村户口都有地需要耕种。民办教师,本来就有地要种。不少老师都是农村出来自己家里也有地,都需要回家帮忙龙口夺食,抢收一季庄稼。忙假是小升初的关键时候五年级同学们都不放忙假的,要在校复习。五年级时候的数学老师跟我同姓同村,他也是位民办教师。王老师忙假期间干农活之余还要抽空要到学校给我们复习数学,那时候小升初是要通过考试,考上才可以上,考不上就要留级。五年级的班主任是位姓郑一位干练的女老师,后来上高中的时候她的老公是教物理的老师。那时候镇上初中招生仅4个班大概200多个学生样子。那时候同龄的生源学生挺多的印象。

小学5年时间大概在五处办学点上。最初刚上一年级是在西街四队的老公社院子。二年级则是在我们二队一户村民家老院子和队上饲养室的窑洞里完成,二年级的时候是没有现成的桌椅。课桌子是村民用砖块和泥巴糊成墩子然后在墩子上面架块木板,凳子则是自己从家里带。三年级又回到了了老公社院子。四年级以后就搬到八年制老校区(八年制也就是原来的初中,他们搬到下面说的新街初中新校区了)。现在回想那时候上小学就像打游击一样,几乎一年就换一个地方。

老家的冬季寒风刺骨,零下10多度非常常见。雪花确实是鹅毛般大小,房檐冰柱子非常常见。学校根本没有取暖条件,教室也入冰窖一般。1-3年级低段年龄,太小不抗冻,早晨不去,都是上半天学。我告诉我女儿我是每天上半天学,她觉超幸福,超美(早上起来大概八点多九点的样子吃完早饭,太阳出来,才去学校;下午到三四点的样子在放学回家;那时候农村学校都是吃两顿饭,早饭基本上都是九点多十点吃,午饭到下午三点多,四点才吃)。取暖基本及是靠跺脚,教室里绝对是尘土飞扬,或者找个有依靠的墙角,挤到一起(俗称挤窝窝)。

学校里没有食堂,不是本村的老师们都是轮流到学生家吃饭,我们叫管饭或者派饭。吃完饭老师们也总会留饭钱,一般都互相推让一番,最终也是没有谁会收饭钱。淳朴的家长也只是希望老师们能够好好用心教书给孩子们。好像是按照每家学生数量轮流管饭,一个学生一天。管了多久我也忘了,每次叫老师吃饭,总是灰溜溜的跟到老师屁股后面。我对于小学的记忆能记得的也就这些了。那也是最快乐的几年时光。

图片来源于网图,我们那时候条件可以脑补下

我上初中的的时候,镇上的初中已经搬迁到新街上了(镇上的机关单位都搬到新街上了,主要是沿公路边)。镇上初中的办学条件设施已经非常好了,三栋两层教学楼、一栋用老师办公室兼宿舍和厨房、有一排平房是后勤办公室和学生灶房,有两间锅炉房。全镇的初中都在这里上,学校没有住宿条件,学生都是自己想办法通过各种关系找我们村子家户闲置的窑洞,厦房住宿。多数都是拐弯的亲戚朋友,是不需要付费的。

我们镇初中的生源和质量还是非常好,吸引了周围其他乡镇的学生前来上学,导致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很多,大概也有60多人,一排4张课桌,中间都是座五个同学,靠墙的座2个同学。初二的数学老师女老师脾气很火爆,动不动就教鞭伺候,直到去年遇到一位朋友的朋友也是小老乡,瞎聊中得知这位老师多年前因病离开了我们,有时候还真想念此类严师。

原来的初中校院现在已经成为了镇中心小学,老家镇上有知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国英雄,建国后担任省部级领导,镇中心小学已经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算是缅怀先辈的奋勇杀敌,为革命所做贡献。

怀念我的母校二中

之所以要怀念母校二中,是因为母校的历史非凡,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南塬的文化中心,对于提升乡亲的文化素养和文化传播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我的母校在2009年8月18日起彻底停办了,原校址如今也成了镇上的初中,据说前几年办的也是摇摇欲坠,这几年有些起色。

二中建校于1959年,直到2009年秋季停止办学走过了风雨50年不平凡的风雨历程。1970年开始高中招生,我上高中时候的两任校长就是七二届的校友。我的父亲也是七三届高中毕业,后来大学毕业于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科科技大学),幸运的是我的大女儿研究生和她爷爷成了校友。

对于二中的记忆如果是我的中学同学刘老师他大学毕业后在母校任教多年可以写出很多感人的故事。母校不能以我为荣,我只能是作为一个无名小卒的学生,紧靠自己的记忆随便胡乱写写,没有章法的流水账般的堆积一篇。

现在工作关系经常看材料说到最多的也就是党的教育总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回想下那时候的这几个方面,均需要学生参与其中。那时并不知道学校安排这些活动的目和背后的教育意义是啥。

有关劳动实践,学校有农场主要是果园。每年都会组织老师学生进行劳动,反正就是干农活。最为有趣的就是一帮同学抗着工具边说边笑,边玩耍!有的则骑自行车带同学前去。最美和高兴的事情就是偷摘苹果吃。每年的植树节必备节目,师生都要到政府林业站指定的沟里植树造林。

文娱活动其他形式的,歌咏比赛,体操表演。至今还能够说出来的几件事情,其一、学校的院子除了建筑物和家属院以外的其他区域几乎都会划分给各个班级来负责打扫卫生,我们叫做清洁区,每天清晨安排同学负责打扫卫生并收拾垃圾。第二、每个班级在教室外围区域都有一块黑板报,教室都是大瓦房的缘故。班级每周都会更新一次黑板报内容,重要节日学校团委会组织评比。第三、每周一是全校卫生大检查,学校有老师带队,各班级的卫生委员一起检查所有教室、清洁区卫生,并给打分评比,依据分数颁发卫生流动红旗。

有关体育锻炼,每年秋季都开运动会,各班级都要组织报项目参赛!运动会有非常热闹的盛大开幕式。印象最为深刻的三件事情,其一、后勤学生灶改善伙食;其二、校体育队拿奖到手软,运动会这是他们的主场,轮到他们大放异彩;其三、晚上会放电影。元旦的10公里越野赛,这两项大型体育赛事不但学生参加,老师也参加,整个运动会期间校门是向社会开放的,周边的父老乡亲可以进校观看比赛。元旦越野赛在乡村公路边举行,那时候车辆相对很少,沿途安排有老师和学生在拐弯处巡逻保障安全和秩序。

文体活动之篮球比赛,每天下午南操场那一排排篮球架总是满满的师生,有参战的、有关观赏的、有看热闹的。篮球则是有自己玩耍的,有组织的比赛的。篮球比赛班级之间比,比完之后年级之间比。那时候都是土操场,遇到夏季会事先撒点水,以免尘土飞扬,可以脑补下黄土坡上安塞腰鼓,尘土飞扬的场景。元旦的时候每个班级都要组织元旦晚会,部分同学进行才艺表演,每逢元旦晚会文艺委员总会把教室布置装饰一番。那个时候我们每学期都要交班费,这时候也会用班费购买些水果糖,花生瓜子之类的小吃。

有关德育教育之一,周日晚看电影。电影的放映规律已经记不清了。但只要看到放电影的师傅拿起包在校门口(校门口不远处就是上县班车的停靠点)等班车上县大概率就是换电影片子去了,放电影通常是放在星期天晚上。现在想想安排到这个时间也许是为缓解疲劳,老师和学生大部分都是农村的,周末回家都要干农活,星期天下午都要按时返校。放电影的晚上学生就只上一节晚自习,周天的晚自习必备的就是点名看看谁还没有回到学校。同学们有的拿起板凳,有的站立看。遇到放电影的晚上,学校的大门就会打开,便于周围的村民和镇上的各机关单位的干部、工人,家属等前来观看。

文初提到是南塬的文化活动中心,镇上村子有五个队,周围5里路左右的村子就有六七个,周围村民也都会到学校看电影。爱国电影,其他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学校的领导放映前还会简单的讲几句。这些都会成为同学们作文题材。

有关德育教育之二,周一早上的早操结束后全校师生都要在操场举行升旗仪式。旗手由每个班级轮流担任。仪式结束后校长或者教导主任会讲话,也会做本周工作安排和上周总结之类的。

有关美育教育和才艺展示。歌咏比赛,有必唱歌曲和选唱歌曲。偶尔也组织校级的演讲比赛,印象中同级一班的一位杨姓同学演讲是屈原方面的内容,他后来也做了老师在教书育人。

在高二的时候学校开始动工修建了三层的教学楼,非常的漂亮!在高三最后一学期大概也就是清明节前后吧,我们由大瓦房搬进了教学楼,桌椅板凳,所有的都是全新的。真实的享受了一次,那天清晨校园内一片喜气洋洋,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的。对于现在的学校而言不算啥,在哪个时候尤其农村绝对是值得载入校史的一件大事,时任校长绝对大功劳一件。

同学刘老师提供的二中当时教学图片

碎碎念念胡乱堆砌几千文字这也是就一个学生离校三十年后仅有的点滴回忆,也紧以琐事和文字怀念我的母校二中!二中母校的功劳,二中的一切都还是留给在二中曾经的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来评判为妥。

二中停止办学,我还是从父母的口中得知。二中50年办学历史停止办学了,停止办学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我不是教育工作者,我也紧以外行的视角聊聊而已,纯属胡言乱语,并不涉及行政教育管理方面的问题。

其一、大趋势近年来全国出生人口率的大幅下降,适龄学生总体提数量下降;前段时间有报道日本的一些大学停止招生就有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

其二、城乡一体化发展,村民经济趋势逐渐提升,他们对于优质教育资源要求的也是提高了很多,更加希望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

其三、改革开放以后尤其近些年来人员流动范围逐年扩大。已经不再是在固守原来几母薄田,小的时候乡亲们可能就是周边干点灵活,近年来大范围的全国劳务输出;

其四、学校招生政策的变化,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县两高中,南塬几个乡镇的学生就考我们镇上的二中,一中的招生范围是中几社和北边的乡镇学生,明确的学区的划分。私立学校办学后也介入开始竞争生源,全地区范围内的优质学校各种方式进行掐尖,甚至省城的个别学校也加入进来。

其五、城乡各类资源的不平衡和差距,促使了编制内的优质师资想尽办法调离进城、甚至有的辞职去公职去了更优的平台发展、师资的流失。无论和种情况总之部分老师不再甘愿坚守农村普教阵地,也不愿意家人子女生活在农村;

其它、一个20万左右人口规模的县,两所高中是不能满足需求的,学生都去哪了呢?局外人无权也无从说起.........

总之:这些都是时代的使然、人口、资源、布局都再进行重新调整,普通百姓唯一能做的和需要做的就是适应。

后记

一、也就这一两年吧,原来的一中也全部变为初中部了,高中学生并入名为:某某县某某市第一中学(也就是文初提到的中专学校师范,中专停止办学后成为高中,全地区范围内以北边几个县为主要生源第进行招生);全县20万人口紧有一所高中大概学生3000多学生的样子,网络数据没有核实。

二、母校二中也彻底变成为镇初级中,我的侄子上的时候三个年级可能也就不到100个学生吧,网络上看到的几组数字,2018年全校大致37名学生,高中录取为个位数。真心的为我的老家基础教育担心,。经过一任校长和老师的努力,目前全校三个年级大约160名左右学生,九年级45人,19人考上高中,均是网络数据没有核实。从网上能找到各种表扬,宣传,对于这任校长和老师的努力必须表扬,点赞!相对城市学校农村学校没有区位优势,狠抓教学质量,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升学率,促进学区内的适龄学生回到学区上学是应该的,也是管理者和老师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那天学校真的没有学生了,学校也就只有关门了,大家也就失业了。

三、高校都有招生政策,对于专业而言是有吸引优秀生源的一些列制度和措施的。从校招生办到二级学院院长,专业负责人,专任老师,学生俯下身子宣传学校,宣传专业,并建立优秀的生源基地。真心希望家乡基础教育同样境地的学校领导,老师,管理者,借鉴优秀农村学校的做法狠抓质量,拿出数据说话,采取各种吸引适龄生源的措施和办法,叫家长放心的,愿意把孩子上到辖区学校上学,而不是舍近求远的去县上,去市里,甚至去外县、学生家长付出人力物力甚至是抛家舍业。

四、其余的就留给各位专业人士和友友们各抒己见了......

戈是打字员 2004年1月于古城